2020年健康管理师《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题(2020-03-05)

发布时间:2020-03-05


2020年健康管理师《操作技能考核》考试共10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计划书的内容,通常不包括()。【多选题】

A.摘要

B.绪论

C.前言

D.思想

E.方法、评价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计划书的内容,通常不包括绪论、思想。

2、对于成年人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天能fi摄 人量男性为()kcah女性为()kcal。【单选题】

A.1800; 1350

B.2250; 1800

C.2500; 2050

D.3000; 255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成年人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天能fi摄 人量男性为2250kcah女性为1800kcal。

3、控烟策略分为立法、()及信息传播和组织全国范围的控烟项目三大类。【单选题】

A.行为

B.心理

C.教育

D.健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控烟策略分为立法、教育及信息传播和组织全国范围的控烟项目三大类。

4、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中, 界限值BMI<18.5()。【单选题】

A.体重过低

B.超重

C.正常体重范围

D.肥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中, 界限值 BMI<18.5体重过低。

5、45岁以上血糖控制正常者血糖筛检周期为()。【单选题】

A.3年一次

B.半年一次

C.2年一次

D.1年一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45岁以上血糖控制正常者血糖筛检周期为3年一次。

6、相对危险性反映的是相对于一般 人群危险度的增减量。一般人群的危险度是按照人口的年龄性别死亡率/发病率来计算的。如果把一般人群的相对危险性定成1,被评估者的相对危险性就是()的值。【单选题】

A.大于1

B.小于1

C.AB都是

D.AB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相对危险性反映的是相对于一般 人群危险度的增减量。一般人群的危险度是按照人口的年龄性别死亡率/发病率来计算的。如果把一般人群的相对危险性定成1,被评估者的相对危险性就是大于1、小于1的值。

7、以下选项()是现场研究应注意准则。【多选题】

A.确定实验区和对照区的条件,确定资料收集的详细方法:包括调查表设计以及实验室检验方法、资料记录分析方法

B.指出研究范围并描述地理、气候、 及人群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确定研究方法、样本大小如何选择样本

C.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资料和宣传品的制作

D.提出在计划实施中执行工作程序的每个步骤,说明每个步骤将在何时开始、何时完成

E.计划和准备阶段:包括基线资料的调查物资的购置、组织及后勤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1)指出研究范围并描述地理、气候、及人群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确定研究方法、样本大小、如何选择样本。

8、根据预期的健康教育效果,又可以将具体目标分为()几类。【多选题】

A.预期目标

B.认知目标

C.整体目标

D.行为目标

E.健康目标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根据预期的健康教育效果,又可以将具体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行为目标、健康目标几类。

9、体重反映的是体内()的总和。【多选题】

A.蛋白质

B.矿物质

C.水分

D.脂肪

E.碳水化合物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体重反映的是体内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总和。

10、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占总体高血压的()。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占总体高血压的()。【单选题】

A.90%以上、5%~ 10%

B.90%以下、5% ~ 10%

C.90%、5%

D.90%、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占总体高血压的90%以上。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健康管理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男士45岁,外企白领,身高170cm,体重92公斤,烟龄20年,每天吸1包左右,喜食肥甘厚味,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测结果目前都正常
第3问:与该男士协商后定制“平均每周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达到180分钟”,这个目标属于

A.总目标
B.过程目标
C.认知目标
D.健康目标
E.行为目标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技能第三章,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包括行为目标、认知目标、健康目标。运动属于行为目标。

政治局2016年8月26日审议通过()规划纲要。

A.“健康中国2020”
B.“健康中国2025”
C.“健康中国2030”
D.“健康中国2050”
答案:C
解析: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8月26日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认为只有人们相信他们的行动能够导致预期结果,才愿意付出行动,否则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就不会有太强的动机也不愿长期坚持。

A.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B.自我效能理论
C.知信行模式
D.健康信念模式
答案:B
解析: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来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某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和产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人们相信他们的行动能够导致预期结果,才愿意付出行动,否则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就不会有太强的动机也不愿长期坚持。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