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考试《写作》模拟试题(2019-10-27)

发布时间:2019-10-27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在马瑞地区,开一个爵士乐俱乐部能够给公司带来大量的利润。现在,离这个地区最近的爵士乐俱乐部也有65公里的距离;因此,我们建立一个爵士乐俱乐部能够占有当地全部的市场。此外,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去年夏天,有超过100000的民众参加了马瑞爵士乐节,一些著名的爵士乐家都居住在马瑞地区,并且在当地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是每天的“爵士乐之夜”。最后,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爵士乐的粉丝愿意花1000美元在爵士乐的娱乐上。这些都说明,爵士乐俱乐部在这个地区一定能够赚钱。【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04.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有市场空白→建立一个爵士乐俱乐部能占有全部市场→开爵士乐俱乐部能够赚钱
①一个俱乐部是否能占有当地的市场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决定的,比如市场投入成本、其自身提供的俱乐部服务质量、当地民众是否对爵士乐有较大兴趣以及竞争者的竞争水平等,这些都与是否有“市场空白”无过多关联。
②最近的爵士乐俱乐部有65公里的距离,说明市场有空白,市场有空白很可能是由于当地人们对爵士乐不感兴趣,没有市场需求,或者是由于建立俱乐部投入的成本很高,而当地市场需求量很少。这时即使当地有市场需求,也不仅不能赚钱反而可能亏本。
论证二: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爵士乐俱乐部赚钱
①爵士乐俱乐部能否赚钱除了爵士乐在马瑞地区是否流行以外,还受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例如当地需要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民众对俱乐部的消费有强烈的欲望、自身的服务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竞争对手是否强大等因素也很重要。
②爵士乐在当地流行,只能说明当地人喜爱爵士乐,但人们可能更愿意选择在家听爵士乐或者电视广播等,而不一定会去俱乐部。所以,即使爵士乐在当地很流行,爵士乐俱乐部也不一定能赚钱。
论证三:去年夏天许多民众参加马瑞爵士乐节→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
①去年夏天的状况并不代表将来的情况,显然论证忽略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参加爵士乐节的民众未必是当地居民,可能是外来游客,因此爵士乐不一定在马瑞地区流行。
②即便许多民众参加马瑞爵士乐节,如果参加者大多数并不是爵士乐的爱好者,只是图一时新鲜凑个热闹,而并非真正喜欢爵士乐,那么就无法得出“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
论证四:爵士乐家庄在马瑞地区→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
爵士乐家住在马瑞地区并不能说明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爵士乐家住在马瑞地区,可能因为当地的房价低、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物价水平低等原因。并且他们也许只是在马瑞地区居住,而非演出。
论证五:“爵士乐之夜”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
收视率高可能是因为节目本身受欢迎,比如节目主持人很受观众喜爱,或者是由于节目是在黄金时间档播出等等,未必说明爵士乐流行。即便其流行,也很可能说明大家都去看电视了,而非选择爵士乐俱乐部。
论证六: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开爵士乐俱乐部能够赚钱
①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并不能代表马瑞地区,显然存在“集合体性质误用”的嫌疑。可能马瑞地区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者爵士乐在别的地区发展很完善了,并不能说明开爵士乐俱乐部在马瑞地区可以赚钱。
②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粉丝愿意花钱在爵士乐娱乐上,但未必会选择去俱乐部消费,也可能在网上、论坛上进行交流。

2、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理论,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可以采取三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聚化战略。我们逐渐意识到成本领先战略对于中国企业的弊端,因此中国企业实行差异化战略必定能取得成功。
       美国许多企业的成功,揭示的正是这个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虽然,中国企业目前的现实状况是普遍缺乏核心技术,但是这也不妨碍中国企业寻求差异化的步伐。从主观方面进行分析,差异化指的是超出竞争对手的部分,这体现在质量、服务、渠道或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速度等方面,中国企业还是可以在这些地方大有可为的。这给企业带来的额外利润也将比竞争对手高得多。
       在美国,人均月收入3000美元左右,购买一台冰箱占消费者月收入的比例很低。因此,家用电器类产品的价格弹性比较低,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价格较高的品牌产品。这就是迈克尔·波特反复提醒中国企业家要回避的价格战。而在中国,降价却往往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并且最奏效的手段,中国企业的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些理论基本上是在西方工业化社会中总结出来的,其成熟性、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相信企业可以照搬这些管理理论,那些看起来不太理性的企业战略决策背后往往有着更为复杂的环境。那些是这种管理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东西,不需要中国自己的管理理论来解释。
       中国企业的个体行为是否说明世界普适性的管理理论在中国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呢?中国企业遇到的所有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解决也没有能力解决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的有效使用。【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11.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成本领先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有弊端→中国实行差异化战略必定能取得成功
①该论证显然存在着“非黑即白”的问题。“成本领先战略”有弊端并不能说明“差异化战略”就有优势。即便不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我们还可以选择“聚焦化战略”而非一定是“差异化战略”。
②成本领先战略有弊端,说明其战略不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符合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可能说明中国暂时无法采用此战略,而差异化战略论证中没有详细阐释,未必就能说明可以实行。
论证二:美国采用差异化战略取得成功→理论对于中国同样有意义
①由美国企业的成功案例并不可推知该理论在中国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显然是不当类比。美国与中国在市场背景、企业类型、竞争程度方面都有诸多不同,两者之间的类比无任何意义,也无任何关系。
②美国采用差异化战略成功,说明此战略对美国而言是对症下药。美国与中国在国情、市场竞争和企业构成上有很大区别,所以此战略不一定适合中国,有可能会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
论证三:美国家用电器类产品价格弹性低→中国价格弹性低
在美国,家用电器类产品的价格弹性比较低,并不意味在中国价格弹性就低,这显然是不当类比。美国与中国在许多方面不具有可比性,两国在经济发展程度、消费水平、人口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家用电器类产品价格弹性低,中国的家用电器类产品价格不一定弹性低。
论证四:西方理论的成熟性、有效性毋庸置疑→中国可照搬理论
①中国企业可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的运营方式、经营状况、管理模式、市场需求、客户群体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吸收西方管理学理论中有益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仅仅因为其成熟。
②西方理论的成熟性,未必适应中国企业面临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理论,而非单纯地将西方的管理理论移植到国内。
论证五:没有解决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的有效使用→是中国企业遇到的根本问题
没有解决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的有效使用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但不能认为就是根本问题。比如建立规范的、稳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家精神与变革的提升等,它们和解决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的有效使用一样都只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其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是要加快企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提高质量等。

3、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下文出自于某报纸的一篇金融短评。
       黄金价格跟随原油价格节节上升,昨日升上307美元,创下两年来新高。金价走势与油价有密切关系,油价居高不下引发市场对通货膨胀的忧虑,金价再次受到投资者青睐,而金市经过十多年大熊市之后,必定迎来一次新的牛市。没有一个市场只跌不升或是只升不跌,黄金价格过去十多年走势是反复向下,但去年初已稳定回升,而今年以来,受到客观环境刺激,升势更转急,已建立稳步向上的走势。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越来越明显,通胀有重现之势,是孕育金市重现牛市的尚佳条件,再加上以巴冲突升级,刺激原油价格上升,有利金价造好。同时,更重要的是,今年年初开始明显有资金流向黄金市场。去年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出现经济放缓,甚至处于衰退边缘,但未出现大量资金流走,全球资金仍眷恋美国市场,主要是环顾其他地区,包括日本及欧元区,没有一个地区比美国市场更为安全,原因在于日本经济仍是半生不死,而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相比,更是相形见绌,这亦是欧元汇价不振的原由之一。不过,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在望,加息周期即将开始,资金不能集中停留在美国债市上作避风塘。至于美国股市,企业盈利前景有明显改善前,债市资金不会一窝蜂流向股市,在资金必须寻求新出路与考虑分散投资原则之下,低沉多时的黄金自然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鉴于目前全球投资市场受多项政治经济不明朗因素所影响,增加黄金投资的比重,将不失为最佳的中长期投资组合。【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28.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油价居高不下引发市场对通货膨胀的忧虑→金价再次受到投资者青睐
①石油和黄金是两种投资品,可能有关联,但不一定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油价和金价的关系究竟如何?论证者并未给出足够的论据。会不会由于油价一路上扬,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把资金投放到原油市场去了呢?
②油价居高不下并不代表金价会再次受到投资者青睐。如果油价一路上扬,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把资金投放到了原油市场,或者如果它更多的是刺激房地产、债券的收益率的大幅上扬,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死抱着黄金不放呢?
论证二:金市经过十多年大熊市之后→必定迎来一次新的牛市
论证者过于绝对地认为金市经过十多年大熊市之后必定迎来一次新的牛市。牛市和熊市的出现没有既定的规律可循。有的市场一直不景气,持续十几年的“超级熊市”,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是不存在。
论证三:日本经济仍是半生不死,而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相比,更是相形见绌→全球资金仍眷恋美国市场
全球资金眷恋美国市场可能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比如美联储加息、美元的坚挺等。日本经济半生不死,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相比,更是相形见绌,这些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部分,不能充分得出结论。
论证四:在资金必须寻求新出路与考虑分散投资原则之下→低沉多时的黄金自然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
即使大量资金仍然停留在美国,而这种资金需要找寻新出路,但金市也未必是最优选择。除了金市之外,个人投资还可以有债市、股市等诸多选择。在没有更多论据将其比较之前,就说金市有明显优势,这未免有点绝对化。
参考范文:

如此论证,失之偏颇
        此金融短评看似高瞻远瞩,根据各方数据得出金市将出现牛市的结论,从而引导读者加大黄金投资,但是实际上论证混乱,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首先,经过十多年大熊市之后,未必很快迎来新的牛市。诚然,市场的升跌反复是很正常的,但是作为投资者,必须关注升跌的周期和转向的时间点。仅仅从去年和今年的一些回升现象就断定“已建立稳步向上的走势”是草率的。谁又能保证不出现急速下降的可能性?这种市场升降周期是可长可短的,应该谨慎,不能盲目乐观。
        其次,石油和黄金是两种投资品,可能有关联,但不一定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油价和金价的关系究竟如何?论证者并未给出足够的论据。如果油价一路上扬,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把资金投放到了原油市场,或者如果它更多的是刺激房地产、债券的收益率的大幅上扬,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死抱着黄金不放呢?
        再次,“日本经济仍是半生不死,而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相比,更是相形见绌”并不意味着“全球资金仍眷恋美国市场”。全球资金眷恋美国市场可能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比如美联储加息、美元的坚挺等。日本经济半生不死,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相比,更是相形见绌,这些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部分,不能充分得出结论。
        最后,即使大量资金仍然停留在美国,而这种资金需要找寻新出路,但金市也未必是最优选择。除了金市之外,个人投资还可以有债市、股市等诸多选择。在没有更多论据将其比较之前,就说金市有明显优势,这未免有点绝对化。
        综上所述,上述论证还需进一步完善。

4、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一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近些年,30个省份的高考状元中,女生比例超过70%。就像有的教育工作者说的那样:基础阶段学习,女生更占优势。
       针对以上现象,天庆小学张校长认为:男女生在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应当采取男女分校的方式。根据张校长多年的教学经验,相对于男生,女生更加的细致耐心。反之,男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不太注重细节。男生比较占优势的动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现在的书面考试方式往往难以检测出来。
       在社会评价中,考试制度不应该成为这个现象的着眼点。现在的考试制度经过高考30年的不断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高考试卷,从最初的几道大题,到标准化改革,到3+X;从全国命题,到现在的分省自主命题,一切都从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教育制度才是造成女状元不断产生的根本原因。
       我们再向社会上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女研究员、成功的女商人、卓有建树的女工程师……各种行业女性精英的身影越来越多,都足以证明女性的能力不断增强。刚刚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的背后,为其上天服务的各类专家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4000多名,女科学家的比重约占十分之一。这都说明女性在基础阶段的优势成为她们事业成功的关键。【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31.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高考状元中,女生比例超过70%→基础阶段学习,女生更占优势
高考状元中,女生比例超过70%不必然得出基础阶段学习女生更占优势。计算近年高考状元女生所占的比例,没有将男女生在高中阶段的人数比例以及高校男女入学比例考虑进去。比如:如果女生在校人数很多,产生状元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还有如果男生考上大学的比例更高,也不能说明基础教育女生有优势。
论证二:男女生在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采取男女分校方式
男女生心理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更应该鼓励男女合校,使男、女在思维、心理等诸多方面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共同发展进步。
论证三:考试制度日渐完善→教育制度是女状元不断产生的原因
①女状元产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女生在学习方面比男生认真,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勤奋,自控能力比较强,因而容易取得高分。
②考试制度日渐完善并不意味着教育制度是女状元不断产生的原因,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考试制度不断完善不代表它已经完美无缺到对女状元的产生毫无影响。考试试卷可能更适合女生答题,题目设计的变化更多考查了学生的细心,而这正是女生的优势,更容易产生状元。
论证四:各行各业女性精英增多→女性能力不断增强
各行各业女性精英增多未必能证明女性能力不断增强。有可能是社会对女性需求量比较大,或者同期男性精英增长的数量更多,就有可能说明女性能力在下降。
论证五:女性事业的成功→基础阶段的优势是她们事业成功的关键
女科学家等一些成功女性,有可能她们在基础阶段不优秀,但是通过后天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取得成功,而材料中缺少对后续阶段的分析。再有从提供的数据看,女性成功的比例也不能够说明她们在基础阶段的优势有所延伸。
参考范文:

基础教育阶段女生更占优势吗
        材料从近年高考状元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入手,欲得出“基础教育阶段女生更占优势”的结论。该论证过程是缺乏有效性的。
        高考状元中,“女生比例超过70%”并不能说明在基础阶段学习“女生更占优势”。计算近年高考状元女生所占的比例,没有将男女生在高中阶段的人数比例以及高校男女入学比例考虑进去。如果女生在校人数很多,产生状元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还有如果男生考上大学的比例更高,也不能说明基础教育女生有优势。
       “男女生在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不同”未必要“采取男女分校方式”。男女心理、思维等方面的不同,不仅不需要男女分校,反而更应鼓励男女合校,使男、女在思维、心理等诸多方面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共同发展进步。
        即便“考试制度日渐完善”,也不能将女状元不断产生的原因归于“教育制度”。考试制度不断完善不代表它已经完美无缺到对女状元的产生毫无影响。考试试卷可能更适合女生答题,题目设计的变化更多考查了学生的细心,而这正是女生的优势,更容易产生状元。
       “各行各业女性精英增多”未必能证明“女性能力不断增强”。有可能是社会对女性需求量比较大,或者同期男性精英增长的数量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说明“女性能力不断增强”,很有可能说明女性能力在下降。
        综上所述,该论证过程是存在缺陷的,若想得出其结论,还需提供更为有力的论据。

5、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甲:有人以中医不能被西方人普遍接受为理由,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我不赞同。西方人不能普遍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乙: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但科学标准是相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因此,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将中医的科学地位不为西方科学界认可归咎于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是荒唐的。
       甲:“科学无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无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
       乙:从科学角度看,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而生物学又建立在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但中医的发展不以这些学科为基础。因此,它与科学不兼容,这样的东西只能是伪科学。
       甲: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治好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是伪科学呢?人们为什么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西医自然有长于中医的地方,但中医同样有长于西医之处。中医体现了对人体完整系统的把握,强调整体观念,而系统思维,就是西医所欠缺的。
       乙:我去医院看西医,人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给我检查一遍,怎么能说没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呢?中医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古代和近代都只有三十岁左右。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提高到七十岁左右,完全拜现代医学所赐。【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34.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西方人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普遍不能接受中医
①西方人能否“接受中医”与他们是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相关。因为判断中医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科学范畴的问题,其判断标准应为科学的标准,而非“传统文化”的标准。
②“西方人普遍不能接受中医”并不一定是因为“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可能是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可能是因为中医方面专业书籍外文译著较少,西方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外国学通中医的人可能很少,因而难以普及;还可能是因为中西方人士的体质有较大差异,西方人体质不适合中医疗法等。
③有可能西方人并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由于从科学理论知识考虑,中医这门理论确实符合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准,那么很有可能西方人因此是能够接受中医的。
论证二: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不必然得出科学没有国界,以及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是两个不同的话题。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则受到民族和文化的影响。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论证三:科学无国界→外国不应诉讼中国企业侵犯知识产权
科学是一门具有理性思维的学科。而知识产权是指知识所有权,即权利人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显然,科学和知识产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无国界不代表知识产权无国界。
论证四:中医与现代医学不兼容→只能说是伪科学
中医与现代医学不兼容只能说明中医可能不是科学,并不能证明中医一定就是伪科学。中医可能不是科学,也不是伪科学。伪科学显然不是科学的补集。二者非矛盾关系,而是反对关系。因此论证者没有足够、合理的论据得出结论。
论证五:科学对人类有用+中医对人类有用→中医是科学
①科学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正确、普遍适用、可以得到证明等等,有用只是其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论述者仅因为科学对我们有用,就得到有用的就是科学,显然是忽略了科学其他的多种表现形式,因此该论证是不必然成立的。
②“科学”是“有用”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因此并不能反推出“有用的”都是“科学”,即中医是科学。例如,水对人类有用,但它并不是科学,而是一种物质。
论证六:从头到脚检查一遍→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
“从头到脚检查一遍”并不等同于诊断具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前者是指从上到下的操作流程,从机器行为上检查;而后者是指医生在进行诊断时,从病人体质、患病病因、特殊症状等多个方面全面考虑病人病情并做出专业判断,而不仅仅是从物理层面上“从头到脚”检查一遍。
论证七:平均寿命的增加→完全拜现代医学所赐
人的平均寿命的增加原因有很多,如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质变好等。现代医学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因此说“完全”由现代医学导致是过于绝对的。
参考范文:

无效的中医科学性之辩
       在上述材料中,甲乙双方针对“中医的科学性”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然而,该辩证过程存在一些缺陷,现分析如下。
      “西方人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意味着“普遍不能接受中医”。西方人能否“接受中医”与他们是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相关。因为判断中医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科学范畴的问题,其判断标准应为科学的标准,而非“传统文化”的标准。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不代表“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是两个不同的话题。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则受到民族和文化的影响。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中医与现代医学不兼容”未必得出中医是“伪科学”的结论。中医与现代医学不兼容只能说明中医可能不是科学,并不能证明中医一定就是伪科学。中医可能不是科学,也不是伪科学。伪科学显然不是科学的补集。二者非矛盾关系,而是反对关系。因此论证者没有足够、合理的论据得出结论。
       “科学对人类有用”不必然得出“中医对人类有用,是科学”的结论。“科学”是“有用”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因此并不能反推出“有用的”都是“科学”,即中医是科学。例如,水对人类有用,但它并不是科学,而是一种物质。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甲乙双方都未能守住各自阵地,他们在论证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纰漏,因此他们的论证还需完善。

6、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一位阿拉伯王子出门去寻宝,临行前许多人送了贵重东西,而一位长老却送了一柄小木勺,他很不以为然。沙漠的路途十分辛苦,他就扔掉了随身携带的那柄木勺。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王子找到了埋着宝藏的山谷,可他用了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打开藏宝的山门。一天夜里,真主显灵,告诉他,打开山门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这是一则寓言,要求找出所要表达的道理(即论点)。首先要概括事件,并从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王子扔掉了他不以为然的小木勺,找到有宝藏的山谷后三年未打开大门,原来不起眼的小木勺才是打开大门的钥匙。然后,联系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进行联想和推理:“小木勺”与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细小的事情”类似,有时这些东西或事情往往在关键时刻起重要作用。然后归纳答案:有时不起眼的东西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或者:要珍惜身边细小的事情)。
参考范文一:

莫以物微而弃之
        阿拉伯王子出门寻宝,而长老却只送了他一柄小木勺,他很不以为然,随手就把它扔了。没想到,打开山门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世上之事成败常常在细小的事中。
所以,莫以物微而弃之。
        细小的事和物就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有时却会决定成败的东西。比如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将油桶焊接剂减少几滴,就节省了千万财富;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觉察到手机系统发展迟缓,从而开创了世人瞩目的安卓系统。
        从哲学角度来说,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因此,“莫以物微而弃之”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从现实角度来看,成功无捷径,有了“莫以物微而弃之”的思想,才能使我们站得高、望得远、想得全,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踏实。日本商人安腾百福就是通过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排队买面不易这一细小事情,潜心研究出了方便面这一快捷食品。还有淘宝网的创始人马云,他使淘宝网在不停完善细枝末节中收获了成功。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偶然中经过的一个又一个机遇,看似细小却威力无穷,如果把它重视起来就能取得成功。细小的事情在关键时刻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树立“莫以物微而弃之”的思想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要时常审视自己的内心,摒弃不切实际的庸俗思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多思考,重视细小事物的重要性,不要看大放小,要双管齐下。
        “莫以物微而弃之”的思想是人生的大智慧。
参考范文二:
注重细节
        细节,看似卑微,但往往是成功制胜的关键。
        寻宝的王子丢弃了看似无用的木勺,也丢弃了唾手可得的成功。点滴之处方显人之本性,看似微末的细节才是铸就成功的基石。注重细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达成人生目标。因此,注重细节势在必行。
        注重细节,可使人卑己自牧,径情直行。
        蒸汽看似简单,不引人注意,瓦特却从中获得了灵感,把握了蒸汽这细枝末节背后蕴藏的机遇,发明了蒸汽机,推进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是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求间的平衡。
        注重细节,可使人谦卑自牧,谨言慎行。
        脱鞋进仓不过是最细微的礼节,但常被忽视。尤里·加加林却从不忽视,也正因注重了这细微礼节,赢得了设计师的好感,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也使社会的航天技术有了划时代的飞跃。这是个人在有限的社会环境里实现的无限自我突破,是人生价值的升华。
        反之,轻视细节往往会在关键时刻被失败迎头痛击。理查三世不过是忽视了一枚不引人注目的铁钉,却坏了一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决斗,最终亡了一个帝国。祸患长积于细微,成功的关键往往把握在生活的细小之处。看似微末的铁钉,在赌上国家命运的决斗中却成为最重要的基石。这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被铁匠丢弃,被国王轻贱,失败也是冥冥之中必然的结果。
        注重细节,保持仰视的姿态,懂得向他人学习借鉴,汲取经验,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低调谦卑的姿态丰富自己的人生,提升生命的高度;秉承俯视的姿态,时时躬身自省,审视内心,律己自持,端正谨慎的态度,以认真严肃的姿态约束自己的人生,拓展生命的深度。
        注重细节,才能突破有限桎梏,实现人与社会的无限和谐。

7、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说的。【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有含义。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
“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①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②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参考范文一:

物质与精神共存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面包是我们的身体食粮,而水仙花是我们精神上的寄托,在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我们也不能抛弃精神生活。
        充饥的面包是物质的,而有品味地去欣赏生活则是精神的,人的境界离不开物质与精神。一味地追求吃喝、财富等物质上的享受,但精神生活是贫瘠的;而在物质的基础上追求思想的、精神的境界,才是丰富的高境界生活。
        完美的人生需要物质与精神方面兼修。追求物质与精神上的契合,有时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富有价值。历史上人称“诗佛”的王维,朝上居于要职,朝下则归于田野,追求精神上的解放。他不像陶渊明那样完全归隐于田园之中,而是隐于朝,如此一来既可以为国效力又能够享受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我们不能为了物质而抛弃精神,那样的人生只能一直平庸下去,但我们也不能过于追求精神上的高尚,以至于为了气节而丢失生命。就如同商朝的伯夷、叔齐二人,认为武王未葬父而出兵,为臣子而弑君王,不仁不义,最后因发誓不吃周粟而饿死在山上,这种行为连庄子都认为不值得。
        精神比物质上的生活更重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物质上的富有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为什么有的人敢于舍弃已有的物质繁华?因为他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更加透彻。古有李白一生不畏强权,为了自由舍弃高官厚禄、豪华宫殿;今有陶行知为了百姓的前途未来,甘心居于农村一心投入教育事业,开办学校。即使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们活得自在,不违心。
        所以我们应该做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相统一,我们只有坚持追求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统一,人生才更有价值和意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要相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参考范文二:
重视精神生活
        穆罕默德曾说过:“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在重视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重视精神生活,生命才有价值。
        精神生活指的是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不同体味、感受,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活动,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理想的选择、道德品质的修炼以及兴趣、信念、社交、爱情和对知识的追求与文化娱乐享受等。
        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无一例外。肉体与灵魂是无法分开的,身躯是人存在的形式,而精神才是人的本质内容。精神是最关键的。“人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安宁,而非肉体的享乐。”因此,唯有重视精神生活,躯壳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
        重视精神生活,有利于个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史铁生而言,精神生活的意义更加特别。在他的作品中,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他身患疾病却不忘精神世界的充实。他对精神生活的重视,让他勇于面对死亡,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企业来说,重视精神生活也就是重视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品,赢得好的口碑,赢得顾客的信赖,有利于企业走向成功。假如忽视了精神生活,就会像诺基亚一样,只顾享受获得的成功,而忘记了创新升华自己的产品价值,过度的广告与包装将诺基亚推向了悬崖。
        重视精神生活,要求个人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应过分在意物质的享受,要关注精神食粮的获得,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知识,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企业要想重视精神生活,必须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倡导健康的精神文明,不应该沉溺于暂时的成功中而忽视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菩提深悟需要时间,重视精神生活才能有生命的永恒。

8、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所以,做事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
参考范文一:

把握本质,铸就卓越
        坚实蛮干如铁棒也打不开那把坚实的锁,但瘦小机智的钥匙最了解锁的心,能轻而易举打开它。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只有把握事物本质,按规律办事,方能铸就卓越人生。
        所谓本质,是事物发展背后的内在要点,是事物构成及自身发展的实质部分。毛泽东带领共产党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启游击战等新模式,他看到了革命发展的本质趋势,最终获胜,这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典型例子。
        对个人而言,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利于个人顺应趋势,抓住核心,有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而事半功倍。郎成平教授一再强调要看清事物的本质,看清行业发展本质,进而稳步经营。IBM前管理者郭士纳同样深谙其理,看到IBM发展受阻的本质原因,消减成本,进行结构重组,带领IBM重拾昔日风采。
        对企业而言,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在竞争中成长,在合作中共赢,生机勃勃,基业长青。苹果公司作为现在最成功的电子产品公司,其卓越之道离不开创新二字。而创新也正是当代电子产品行业发展的本质所在。从最初的iMac到iPad到如今的iPhone,苹果公司以不停地创新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把握事物发展本质要求个人在思想上要重视规律,明确规律的重要性,然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在行为上要细心地分析事物变化的趋势,并合理利用规律。要求企业要做到知己知彼,建设相关的企业文化,定期制订相关的策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
         把握本质,就如同开启成功之门的万能钥匙,只有充分利用好其本质方能铸就卓越。
参考范文二:
把握规律
        铁棒使尽浑身解数最终也无法打开锁,而钥匙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开启,只因为钥匙了解锁的“心”。
        心,便是规律;把握规律,不可或缺。
        规律是亘古不变的,它反映了事物现象和内在的必然联系。
        老子曾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们只有把握天下万物的内在规律,用心认知和感悟,世间万物才能了然于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我们才能更快捷地取得成功。
        充分了解事物客观规律,便可如钥匙般轻而易举成功。牛顿把握苹果落地的规律,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科研人员把握水母反冲的规律,帮助火箭成功升空;国家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才能更好调控,规避风险。
        忽视规律,只能像铁棒般无从下手。正如滥砍滥伐导致的“荒漠化”现象,因为人们不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而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不充分了解规律,必然会遭受其制裁。
        把握规律,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我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甚至为人类造福。
        把握规律,要求我们不能蔑视客观规律,不能逾越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只会办不好事情,也可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灾祸。
        正如康德所言:“规律未必令你感到愉快,但是它就是这样的,不会以你的好恶为转移。”有的时候,规律可能并不和我们内心的愿望相符,但是,把握规律却可以为我们带来轻而易举的解决方法。
        把握规律,为生活中的每一把“锁”寻得一把“钥匙”。

9、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喜爱的,也是旁人喜爱的;自己恐惧的,也是旁人恐惧的;自己厌恶的,也是旁人厌恶的。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究其原因,人有一种陋习,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所以爱以己度人。【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人生有尺,尺度在心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喜爱的,也是旁人喜爱的;自己恐惧的,也是旁人恐惧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究其原因,人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爱以己度人。
        这就告诫我们一个道理:要把握好心中的尺度。
        “尺”是量长度的器具,“度”是计量长度的标准。有尺亦有度。“人生有尺,尺度在心”是指待人处世都要把握好分寸,因为人生各异,尺度不一,不能将自己当成衡量他人的标准,以己度人。
        共性是社会的基础,个性是社会的灵魂。每个人的内心持有的尺度不同,这就是个性的体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因此我们要尊重个性,尊重他人的处事标准。共性的成长依赖于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越多越优,则共性的根基越深厚越发达,发展的空间也越广。因此应认可与学习他人内心的尺度,从而完善自身,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拿自己的尺度衡量别人,将会失去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陷入偏见。人生的经历不同,处理事情的结果也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从中的得失不一,从而造成不同的待人处世的标准。沟通中若僵持己见,不肯尊重对方内心的尺度,就会失去沟通的意义,并且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偏见带来的结果是内心的狭隘,是双方的冲突。可见,“人生有尺,尺度在心”的意义在人际关系中尤为重要。
        因此,人生在世,首先要在思想上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一分为二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意识到尊重他人意愿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应该求同存异,承认差异,相互尊重,善于学习,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多替对方考虑,经常反省自己行为的恰当性,共创和谐社会。
        人生有尺,尺度在心,唯有如此,人生才能精彩!
参考范文二:
切莫“以己度人”
        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自己爱的,也是别人爱的,自己厌恶的,也是别人厌恶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的尺度,我们不应该“以己度人”。
        所谓“以己度人”,就是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和揣度别人。切莫“以己度人”便是不要把自己的行为准则当成评判他人行为的标尺。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己所不欲未必就是他人不欲,己所欲也未必是他人所欲。万事万物适宜为佳。
        只有深谙不能以己度人的道理,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做到尊重每个个体的客观性,最终量身制订出最佳策略,取得辉煌成绩。马云将美国的PayPal引进中国市场时,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因为他明白在美国适用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因此,他做了大量的中国市场调查,在PayPal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之适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这便是支付宝的前身。马云也因此登上首富宝座。
        相反,美国麦当劳公司在本土取得傲人成绩,成为快餐行业的霸主,并且在进驻中国后依旧基业长青,但它没有对印度市场进行客观分析,便将自己的衡量标准强加在印度市场中,最终以惨败收场。若它勿以己度人,因市场而异,客观分析,则不至于此。
       切莫“以己度人”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一颗付诸实践的心,不仅要在思想上勿以己度人,更要在实际行动中做到。顺天时,适时而为;察地利,因地制宜;求人和,因人而育。它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齐步走,而应有所差异,要因人而异。勿以己度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选择。
        在纷乱的文化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勿以己度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方能创造和谐社会!

10、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人是要靠超越来建筑自己的高度的,而在所有的超越中,做了错事之后让自己的灵魂“示众”是最困难的一种。【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勇于承认错误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而勇于承认错误更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问题。
        勇于承认错误,是指发现自己做错事情的时候,敢于承认的气魄,是一种胆量,更是一种勇气。哲学上说,现象富于变化,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其后面的本质。
        勇于承认错误,不仅会使一个人得到别人的原谅,也会使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尊重。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写过著名的《忏悔录》,他要做的是“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在《忏悔录》中,他直面自己的隐私,承认自己在少年当仆人时,嫁祸诚实的奴仆玛丽偷主人家的旧丝带,破坏了她纯洁、善良的名声。但正是因为他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仍然获得了大家的尊重。
         勇于承认错误,会使一个国家受到他国的尊重,也会使国家更加繁荣和昌盛。德国二战时期纳粹的残忍行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磨灭的惨痛历史。而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惊世一跪”,向全世界受害人民表示歉意。让媒体惊呼:“一个总理跪下去,全国人民站起来。”而与此相对,日本一直不敢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样的民族,注定是自私狭隘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索福克勒斯也说过:“一个人即使犯了错,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执,这个人并不失为聪明之人。”勇于承认错误,把错误当成是一次教训,改过自新,才能使个人更加优秀,更加卓越,更加被人们所尊敬;同时才能使国家安定和平,繁荣昌盛。
        勇于承认错误是人生中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去细细体味。
参考范文二:
敢于让“过失”示众
        人是要靠超越来构建自己的高度,而在所有的超越中,做了错事之后让自己的灵魂“示众”是最困难的一种。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敢于让过失“示众”,不失为明智之举。
        过失就是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犯下的偏差或过错。而敢于让过失“示众”就是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体现了认真反思错误原因的态度和勇于开拓向前的决心。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人们难免会犯下错误,而错误本身也是事物发展的过程,因此错误本身并不可耻,相反,错误还为更进一步的前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敢于让过失“示众”体现了令人敬畏的勇气,能够使国家重新树立形象,能够使世界为这种磊落而喝彩。德国纳粹虽然在二战时犯下了滔天罪行,对被侵略国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但德国人从上到下无不对挑起战争和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深深忏悔。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下跪,则使德国终于走出纳粹的阴影,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谅解。
        相反,日本右翼势力上台后不仅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篡改历史教科书,妄图粉饰二战中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公然违抗“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条约,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这样的不反思军国主义行径和不承认历史的做法,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要做到过失“示众”需要我们拥有很大的勇气,正确地面对过失,从辩证的角度既看到过失本身消极的因素,也要在发展中保留积极的因素;还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晰如何改正错误,向着明亮的未来努力奋斗。
        敢于让过失“示众”,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超越。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