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前瞻:2021年专升本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020-09-18)

发布时间:2020-09-18



2020年专升本大量扩招,预测2021年专升本招生规模和今年差不多,让不少小伙伴为之心动。于是,近期有不少小伙伴都在询问专升本考试该如何备考。备考专升本,每日坚持教材学习和适当的试题练习,就能让我们轻松高效的完成备考工作。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一些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的练习题,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赶紧练起来吧。

单项选择题

1、《谏逐客书》一文语言寓于文采,善用什么句式(B)

A、铺陈B、排比C、对偶D、散句

2、鲁迅接受进化论思想的时间是(A)

A、南京求学时期B、日本求学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3、《灯下漫笔》一文的写作时间是(C)

A1918 B1919 C1925 D1930

4、《灯下漫笔》中所指的“第三样时代”是(C)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D、社会主义新时代

5、“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一句的修辞手法是(B)

A、拟人B、排比C、象征D、反复

6、试指出下面哪一组是鲁迅的小说集(B)

A、《呐喊》《彷徨》《野草》B、《故事新编》《呐喊》《彷徨》

C、《呐喊》《彷徨》《朝花夕拾》D、《呐喊》《野草》《故事新编》

7、鲁迅写作《灯下漫笔》时,当时中国正处在(A)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革命低潮时代

C、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D、革命高潮时代

8、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厨房比喻(D)

A、刑场B、黑暗的旧中国C、阶级压迫D、国家统治机构

9、《灯下漫笔写于》1925年,分两次发表在《莽原》周刊上,后收入杂文集(C)

A、《三闲集》B、《华盖集》C、《坟》D、《二心集》

1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学团体,其主要领导成员是(D)

A、鲁迅 夏衍 胡风B、冯雪峰冯乃超 矛盾 C、鲁迅 矛盾 周扬、D夏衍 鲁迅 冯雪峰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51题库考试学习网提醒:各省市专升本考试内容存在一定差异,相应的考试大纲也有所区别,小伙伴们在备考时要注意选择当地的教材哦。最后,51题库考试学习网预祝准备参加2021年专升本考试的小伙伴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专升本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如果险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时,对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是( )


A.紧急避险人

B.引起险情的人

C.紧急避险人和引起险情的人共同

D.受害人自己
答案:B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紧急避险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民法总则》第182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试分析态度的理论。

答案:
解析:
(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
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态度的分阶段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以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
(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时,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
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

1979年党中央批准试办的经济特区有( )

A.深圳
B.海南岛
C.浦东
D.大连
答案:A
解析: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