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 2022_06_10 每日一练


(2003年)中南整体橱柜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专业生产、销售整体橱柜。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掀起购房和装修热,对公司生产的不同类型的整体橱柜需求旺盛,其销售收入增长迅速。公司预计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市场潜力较为广阔,销售收入预计每年将增长50%~100%。为此,公司决定在2004年底前在北京郊区建成一座新厂。公司为此需要筹措资金5亿元,其中2 000万元可以通过公司自有资金解决,剩余的4.8亿元需要从外部筹措。2003年8月31日,公司总经理周建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筹资方案,并要求财务经理陆华提出具体计划,以提交董事会会议讨论。
公司在2003年8月31日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
1.资产总额为2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0%。
2.公司有长期借款2.4亿元,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利息。其中6 000万元将在2年内到期,其他借款的期限尚余5年。借款合同规定公司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60%。
3.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3亿股。
另外,公司2002年完成净利润2亿元。2003年预计全年可完成净利润2.3亿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假定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分配政策,年股利为每股0.6元。
随后,公司财务经理陆华根据总经理办公会议的意见设计了两套筹资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以增发股票的方式筹资4.8亿元。
公司目前的普通股每股市价为10元。拟增发股票每股定价为8.3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净价为8元。为此,公司需要增发6 000万股股票以筹集4.8亿元资金。为了给公司股东以稳定的回报,维护其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仍将维持其设定的每股0.6元的固定股利分配政策。
方案二: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资4.8亿元。
鉴于目前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公司拟发行公司债券。设定债券年利率为4%,期限为10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发行总额为4.9亿元,其中预计发行费用为1 000万元。
要求:
分析上述两种筹资方案的优缺点,并从中选出较佳的筹资方案。

查看答案

某中央级事业单位2014年上半年非财政补助收入累计超收300万元,考虑到下半年能源价格调整及用量增加带来的预算支出压力,财务处建议从超收的非财政补助收入300万元,安排200万元用于本年度预计增加的公用经费。
  要求:请判断上述建议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能源化工生产的公司,S 集团公司拥有甲公司72%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2×0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A 公司。A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制造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及石油产品,注册资本为 72 亿元。甲公司拥有 A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B 公司。B 公司系财务公司,主要负责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为 34 亿元。甲公司拥有 B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C 公司。C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0 亿元,甲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C 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 C 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D 公司。D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注册资本为 40 亿元。甲公司拥有 D 公司 42%的有表决权股份。D 公司董事会由 9 名成员组成,其中 5 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 4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 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 5 人以上(含 5 人)同意方可实施。
E 公司。E 公司系境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开发和化工产品销售,注册资本为 3 亿元。甲公司拥有 E 公司 26%的有表决权股份,是 E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 E 公司 20%、18%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 E 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F 公司。F 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88 亿元,甲公司对 F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F
公司董事会由 10 名成员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 5 名。F 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 2/3 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G 公司。甲公司拥有 G 公司 83%的有表决权股份。因 G 公司的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与其他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竞争,G 公司自 2×05 年以来一直亏损。截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G 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甲公司决定于 2×08 年对 G 公司进行技术改
造。
H 公司。H 公司系境外公司,主营业务为原油及石油产品贸易,注册资本为 2 000 万美元。A公司拥有 H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J 公司。J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2 亿元。甲公司拥有 J 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B 公司拥有 J公司 30%的有表决权股份。
(2)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甲公司在 2×07 年进行了以下资本运作:
2×07 年 5 月,甲公司增发 12 亿股 A 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发行价为 5 元。甲公司以增发新股筹集的资金购买乙公司全部股权,实施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乙公司为 S 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7 年 3 月 31 日,乙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0 亿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60 亿元;国内评估机构以 2×07 年 3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乙公司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为 110亿元,负债的价值为 60 亿元。
甲公司与 S 集团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中规定,收购乙公司的价款为 56 亿元。2×07 年 5 月 31日,甲公司向 S 集团公司支付了购买乙公司的价款 56 亿元,并于 2×07 年 7 月 1 日办理完毕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全部手续。
2×07 年 7 月,为拓展境外销售渠道,甲公司与境外丙公司签订合同,以 6 000 万美元购买丙公司全资子公司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使丁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丁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储运、中转业务。2×07 年 6 月 30 日,丁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 000 万美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15 000 万美元;丁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0 500 万美元,负债的公允价值为 15 000万美元。
2×07 年 8 月 20 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收购价款 6 000 万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8.2。2×07 年 9 月 15 日,甲公司办理完毕丁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S 集团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资料(1)中所述的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除资料(2)所述之外,2×07
年度未发生其他变动;除资料(1)、(2)所述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2),确定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合并日,以及合并日所取得乙公司资产和负债
入账价值的确定原则,并说明甲公司所取得的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其支付的收购价款之间差额的处理方法。

查看答案

甲科研所是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2018年甲科研所本级下达的预算控制限额为:基本支出80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50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500万元;财务处在编报2018年“二上”预算时,认为本单位人员经费标准偏低,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限额内对支出构成比例进行了调整,即在预算草案中确定科研所本级人员经费预算400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预算4000万元。
  要求:请判断上述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甲单位为一家省级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规定,2019年3月,该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及政府采购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甲单位下列事项可能存在问题:
(1)2018年12月,甲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资产清查,检查中发现一批办公设备(账面价值900万元,已计提折旧800万元)已严重损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甲单位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直接进行了处置,并取得的残值变价收入20万元作为单位自有资金的处理。财务处李某解释,该批办公设备的残值变价收入金额较低,应当直接留归本单位使用。
(2)甲单位拟购买一批仪器设备(不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且未达到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经批准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为尽快推进设备采购,会议决定成立询价小组,并明确询价小组由4名本单位采购人代表和2名评审专家共6人组成。
(3)甲单位按照要求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对管理用固定资产按照年限折旧平均法进行摊销,经计算,2018年9月应计提的摊销金额为50万元,甲单位将50万元计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并确认“单位管理费用”50万元。
(4)2018年12月,甲单位经领导班子会议决定,与D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准备以自有资金购入成套设备一套,该资产购置超过规定标准限额。
(5)甲单位在履行规定程序后,于2018年10月采购一批办公用品,作为库存物品的处理,该批办公用品购入后即被管理部门领用时,财务处做出减少经营费用,同时减少库存物品的账务的处理。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各项的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对事项(1)至(4),分别说理由,对事项(5),指出正确的处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