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用水远程监测适合在哪使用

发布时间:2021-05-12


智慧消防用水远程监测适合在哪使用


最佳答案

智慧消防用水远程监测适合在这些方面:

1、社会单位安全隐患巡查方面:

传统消防:采用纸质检查记录,易造成档案堆叠、信息闭塞,防火巡查不到位、检查记录不真实的状况。 
智慧消防优势:通过在单位的消防重点部位及消防设施张贴加密的NFC射频标签并建立身份证标识。运用RFID技术,手机扫描标签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工作,并且系统自动提示各种消防设施及重点部位的检查标准和方法,自动记录巡查人员检查痕迹。 
2、重点部位可视化监管方面: 
传统消防:监控能力有限,注意力不集中,海量无用视频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造成带宽及存储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淹没了少量的有用信息,使得有用信息的提取变得困难;图像质量容易受到光照变化、雨雾天气等环境影响,影响目标信息的辨别。 
智慧消防优势:可以对所监控的场景进行不间断分析,对异常事件进行检测、报警和录像。有效捕捉异常报警事件,及时发现威胁,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提示值班人员关注相关监控画面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在混乱中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延误。遇到异常事件需要从海量录像中查找时,可以进行智能筛选,大大缩减查找时间。 
3、感烟探测方面: 
传统消防:传统的独立式感烟探测器使用寿命短;在独立式报警器发生报警时,如果火灾事发现场没有人员,或者室内人员行动不便,报警不会被及时发现,不能达到真正报警的作用。 
智慧消防优势:只需2分钟,就可以手机和火灾探测器的绑定和固定安装。无需布线,采用GSM传输信号,信号强。无需WIFI,适用于多种场所,包括没有信号的地下、半地下场所等。探测器材料采用防火PC+ABS型工程塑料耐高温,3C认证,通过了120℃的高温下30分钟实验。操作简单,适合多种人群,多手机账号绑定和推送报警信息,物联网+安全。电池寿命长达2年之久,有低电量报警功能。日常维护方便。 
4、建筑消防用水监测方面: 
传统消防:人工试水巡查间隔长、工作繁重,消防用水检查难、确认难,难以及时发现的水管爆管、接错慢漏问题。 
智慧消防优势:实时监测单位室内消火栓、喷淋末端试水最不利点压力以及消防水箱水池的液位实时情况,水压、液位值实时监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水池水箱的异常情况、确保消防用水的健康运行,减少建筑消防缺水、少水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消防用水可视化管理、提高系统管理便捷性,监控中心一旦收到消防用水报警信息,并发出报警声音,同时实时数据和历史趋势曲线展示。 
5、电气安全监测方面: 
传统消防:电气火灾多发,引起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较多:电线短路、接触不良、电气设备老化、质量差、违规操作、超负荷用电等看不见的电气火灾隐患。
智慧消防优势:通过在单位配电柜中加入前端感知设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剩余电流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气线路的剩余电流、导线温度和电流参数。 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服务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电气安全数据多维度、全角度的科学分析及处理,用户可以在线查看电气安全的历史事件,可以查看周报表。还可以下载、打印这些报表。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消防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水压严密性试验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h,应无泄漏。

A.6

B.12

C.24

D.48

正确答案:C

消防给水系统管网水压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
考点:《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第116页。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5m

B.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

C.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使人员需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

D.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2h

E.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正确答案:BCDE
规范规定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为保证避难层具有抵抗火烧的能力,其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其上、下层应错位或断开布置,这样楼梯间里的人都要经过避难层才能上楼或下楼;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因此,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B、C、D、E。

卷帘式挡烟垂壁挡烟部件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织物缝制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mm。

A.10

B.15

C.20

D.25

正确答案:C

卷帘式挡烟垂壁挡烟部件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织物缝制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20mm。
考点:《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第58页。


室外楼梯的适用范围有( )。

A.甲类厂房

B.乙类厂房

C.丙类厂房

D.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丁戊类高层厂房

E.辅助防烟楼梯

正确答案:ABCDE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