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历年真题(2021-06-19)

发布时间:2021-06-19


2021年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微生物分解相同量的物质,好氧、厌氧、缺氧产生的能量按大小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单选题】

A.好氧〉缺氧>厌氧

B.厌氧>缺氧>好氧

C.缺氧〉好氧>厌氧

D.好氧>厌氧>缺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由于厌氧处理本身不需要曝气,其产物中有沼气,厌氧处理系统的整体能耗为好氧处理系统的10%?15%。因此,厌氧产生的能量最大,好氧最少,缺氧位于两者之间。

2、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自流进入,设计最大污水量设计采用 一个普通圆形辐流式二沉池,若表面水力负荷则该沉淀池 的直径为:【单选题】

A.38. 0m

B.31. 5m

C.44. 6m

D.53. 7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辐流式沉淀池的尺寸计算方法。

3、已知测得某废水中总氮为60mg/L,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为10mg/L,有机氮为 15mg/L,则氨氮和凯氏氮分别为:【单选题】

A.15mg/L、45mg/L

B.15mg/L>50mg/L

C.35mg/L>45mg/L

D.35mg/L、50mg/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总氮包括污水中各种形式的氮,主要为有机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 四部分。凯氏氮指有机氮和氨氮之和,这部分含氮量反映硝化耗氧的大小。即TN=凯氏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凯氏氮=有机氮+氨氮代入公式得:凯氏氮= 60— 10 = 50mg/L,氨氮= 50 — 15 = 35mg/L。

4、有一流动,包括了压强△p、流体密度ρ速度v动力黏度μ、管径d管长l和管壁粗糙度K等7个物理量,如采用π定理进行因次分析,应选出3个基本变量,正确 的选择是:【单选题】

A.ρ,v,d

B.△p,ρ,μ

C.d,l,K

D.V,△p,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π定理可由三个基本因次L(长度)、T(时间)、m(质量)确定,可以由ρ,v,d以作为基本变量计算出其他几个物理量。

5、某厂2009年燃煤量为3000t,煤中含硫毋为3%,假设燃烧时燃料有15%的硫最 终残留在灰分中,根据当地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要求,该厂在2014年底前将排放总量减排至90t,则预计平均每年的削减量为:【单选题】

A.4. 5t

B.9t

C.10.5t

D.15t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平均每年的削减量为:[3000x 3% x85% x (32 + 16 x2)/32 —90]/6 = 10. 5t

6、下列关于完全混合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混合稀释能力强,耐冲击负荷能力高

B.混合液需氧均衡,动力消耗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

C.不易产生污泥膨胀

D.比较适合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问题有:①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动力低,容易 产生污泥膨胀;②处理水质较差。

7、利用污水回灌补充地下水施行时,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及下列哪项工作,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工?【单选题】

A.水文条件分析

B.环境影响监测

C.环境影响评价

D.地质水文勘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下水质世标准》(GB/T 14848—1993)第七条,地下水质量保护:为防止地 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人工回灌等引起的地下水质量恶化,保护地下水水源,必须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囯水法》有关规定执行。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8、原生动物是水处理构筑物运行状况的指示性微生物,如钟虫的出现表明:【单选题】

A.钟虫的出现在污水处理前期,污水处理效果好

B.钟虫的出现在污水处理中期,污水处理效果不好

C.钟虫的出现在污水处理后期,污水处理效果不好

D.钟虫的出现在污水处理后期,污水处理效果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钟虫喜在寡污带生活,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9、总悬浮颗粒(TSP)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单选题】

A.100μ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TSP,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当t直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颗 粒物。

10、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坚持下列哪项原则?【单选题】

A.先设计、后勘察、再施工

B.先设计、后施工、再保修

C.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

D.先勘察、后施工、再保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四条,从难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坚 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保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方法与制度
B.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C.对规划和建设项目提出污水和固体废物的治理方案
D.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答案:B
解析:
提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r。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应为τ:

A.2τ
B.4τ
C.8τ
D.16τ
答案:C
解析:

在细菌的储藏型颗粒中,碘液可将( )染成红褐色。
A 异染颗粒
B 聚β-羟基丁酸
C 肝糖
D 淀粉粒

答案:C
解析:
肝糖是葡萄糖的聚合物,能被碘液然成红褐色,而淀粉粒能被碘液染成深蓝色;异染颗粒、聚β-羟基丁酸不与碘液发生明显的变色作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