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结构工程师的五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1-09-23


在2021年结构工程师考试备考过程中,有部分考生备考方法不对,导致复习效率较低,今日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带来了备考结构工程师的五大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习无规划

学习规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有些考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规划,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要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都不太清楚。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规划。

二、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考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而有的考生不善于挤时间,经常抱怨工作忙碌,经常加班到很晚,没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考生平时松松垮垮,临近考试时手忙脚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学习。因此,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留出时间来,有规律地进行学习、复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知识散乱,不善归纳

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习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考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员对所学内容不及时总结归纳,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四、不善理解,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是指不加思索地多次重复记忆,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这种方式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不提倡的学习方式。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者考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五、抓不住重点和难点

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员,在看书和听课时,不善于寻找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只能全面出击,结果分散和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带来的备考结构工程师的五大误区,大家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避开这些误区,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51题库考试学习网在此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结构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办公楼柱下桩基础采用等边三桩承台,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框架柱为圆柱,直径为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题14~17图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3根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分别是1700kN、1750kN、1860kN。试问,在进行承台计算时,由承台形心至承台边缘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

A. 1200
B. 1300
C. 1500
D. 16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式(8.5.18-3),柱下桩基承台的弯矩可按以下简化计算方法确定,圆柱换成方柱考虑0.886的系数。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300,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圆柱与方柱在计算弯矩时尺寸的转化;
  ②计算弯矩时,桩的反力的选取。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根据《地规》式(8.5.18-3),计算承台形心至承台边缘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M。

以下关于社会折现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社会折现率可用作经济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基准
B、社会折现率可用以衡量资金时间经济价值
C、社会折现率可用作不同年份之间资金价值转换的折现率
D、社会折现率不能反映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
答案:D
解析:
净现值用于项目的财务分析时,计算时采用设定的折现率—般为基准收益率,其结果称为财务净现值,记为FNPV;净现值用于项目的经济分析时,设定的折现率为社会折现率,其结果称为经济净现值,记为ENPV。

地上第3层某L形剪力墙墙肢的截面如图所示,墙肢轴压比为0.24。试问,该剪力墙转角处边缘构件(图中阴影部分)的纵向钢筋面积火(mm2),最小取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提示:不考虑承载力计算要求。

A 2700
B 3300
C 3500
D 3800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3.9.2条,应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表3.9.3,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高规》7.1.4条,底部两层为剪力墙加强部位,第3层为相邻的上一层。
根据《高规》7.2.14条第1款,一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根据《高规》7.2.15 条,AS=1.2%×(600+300)x300=3240mm2
故选(B)。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