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听过的那些结构工程师备考“谎言”要小心啦!

发布时间:2021-06-20


“不备考就能过结构工程师!备考一个月通关结构工程师!”这样的文章相信大家看了不少吧!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大神的存在,但是大部分都属于普通人的我们,要小心这些“谎言”!

谎言一

按照经验贴的步骤,就可以考高分。很多人都看到过经验贴里面说,一本练习题做2~3遍,考试就不会有大问题了,但备考过程中,不只是一两个人在吐槽,为什么刷完两遍甚至三遍练习题之后,做整完套卷子后分数依旧不理想。

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大家看复习方法的时候,不要只看到是怎么做的,真正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是达到了什么效果。

看别人的经验,不是为了照葫芦画瓢,走一模一样的路。我们依照步骤走过的过程,是为了取得一个结果,是有目的性的。因此,不带着目的去学习而只想着如何去完成过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令人失望。

谎言二

每次都会听到有人在传不复习直接参加考试的说法,虽然我们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这种情况通过的少之又少,如果自己不在学神的范围之内,那么这种说法是不具有借鉴意义的。

其实对于各种各样的“经验”,我们是要学会自己去分析、辨别。那些说不复习直接参加考试的人,可能是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神考神们,这种人考前看一遍教材或者连教材都不看,直接上考场就通过了。但是在看经验贴的同志们,请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

2、名校土木工程等专业毕业,施工经验丰富,参与过教材编写等高大上的工作,对于考试内容很熟悉。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请慎重考虑是否采取这种方式。而即使真的有这样的知识储备,也需要花点时间了解考试内容、范围、题型等相关内容,这样考试才会更加稳妥。

3、还有这样一类人存在,自己看完了教材,刷过了习题,但为了凸显智商高能或谦虚过度等等,就是要说自己没复习;这时候大家千万要保持一颗理智又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种人的外表迷惑,乱了自己的阵脚,得不偿失。

其实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脚踏实地的去学习,不要去跟着别人的想法走,毕竟每个人的起跑线不一样,只要把知识点都搞明白了,就一定会通过结构工程师考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结构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已知矩形截面简支梁计算跨度ln=8.5m,b=350mm,h=600mm,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g+q=12.3kN/m(包括梁自重),集中荷载设计值P=210kN(见图2-28)。采用C30级混凝土,若箍筋为HPB300级钢筋,则仅配置箍筋时,所需箍筋为(  )。


A.4φ8@150
B.4φ8@200
C.4φ8@250
D.4φ8@300
答案:A
解析:
采用C30级混凝土,HPB300级钢筋,则有:fC=14.3N/mm2;ft=1.43N/mm2;fy=300N/mm2;fyv=270N/mm2。c=25mm,考虑弯矩较大,取αS=70mm,h0=530mm,αz=35mm。
①总剪力设计值V=0.5×12.3×8.5+210=252.3kN。其中,集中力产生剪力210kN,占总剪力210/252.3=83.2%>75%,λ=a/h0=2750/530=5.19>3,故取λ=3。
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6.3.1条式(6.3.1-1)计算,验算受剪截面条件:V=252.3kN<0.25ΒCfCbh0=0.25×14.3×350×530=663.16kN,满足规范要求。
③根据第6.3.13条式(6.3.13)计算,验算构造配箍条件:



应按计算配置箍筋。
④根据第6.3.12条式(6.3.12)计算,



选4肢箍φ8,



取4肢箍φ8@150,满足规范要求。
⑤由于



s=150mm<Smax=250mm,同时小于15d=240mm,均满足规范要求。

若平面力系不平衡,则其最后简化结果为:

A.—定是一合力
B.—定是一合力偶
C.或一合力,或一合力偶
D.—定是一合力与一合力偶
答案:C
解析:
解根据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答案:C

计算经济效益净现值采用的折现率应是:

A.企业设定的折现率
B.国债平均利率
C.社会折现率
D.银行贷款利率
答案:C
解析:
提示: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采用社会折现率参数。

某多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4m×5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两种桩型的复合地基,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桩径均采用500mm。桩的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土层厚度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




假定,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680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1=0.9;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为R a2=90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2=1;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0.9;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17kN/m3。试问,初步设计时,当设计要求经深度修正后的②层淤泥质黏土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00kPa,复合地基中桩的最大间距s(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0.9
B. 1.0
C. 1.1
D. 1.2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4条第2款规定,对复合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2)第5.2.4条式(5.2.4)计算,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fa-ηdγm(d-0.5)=300-1×17×(4-0.5)=240.5kPa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9.6条第1款,对具有粘结强度的两种桩组合形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确定



式中,m1=Ap1/(2s)2,m2=4Ap2/(2s)2,Ap1=Ap2=3.14×0.252=0.1963m2。
代入数据计算,得



解得: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