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分析与评价》真题练习18

发布时间:2021-07-02


备考是一条艰辛而又漫长的旅程,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轻松应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分享一些咨询工程师《分析与评价》试题,备考的小伙伴赶紧来练练手吧。

1.某公司进口10辆小轿车,进口到岸价格总计折算为人民币200万元。如关税税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5%,则应缴纳的消费税为人民币()万元。

A.10.00

B.12.50

C.13.16

D.14.63

2.流动资金分项详细估算法中,流动负债的构成要素包括()

A.现金

B.预收账款

C.应收账款

D.产成品

3.某投资项目建设期为3年,第一年借款400万元,第二年借款300万元,第三年借款300万元,各年借款均在年内均衡发生,借款年利率为6%,每年计息一次,建设期内按期支付利息。该投资项目第二年应支付的建设期利息是()

A.21.00

B.21.36

C.33.00

D.33.72

4.下列关于可行性研究中投资估算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投资估算是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的依据之一

B.投资估算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C.投资估算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D.投资估算是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

5.下列费用中,在投资估算中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是()

A.联合试运转费

B.备品备件购置费

C.工器具购置费

D.生产家具购置费

6.下列关于建设期利息估算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项目建设期内如不能按期支付利息,应按复利计息

B.采用有效年利率计算建设期利息时,应按单利计息

C.对在建设期各年年内均衡发生的借款,应按全年计息

D.对在建设期各年年初发生的借款,应按半年计息

7.下列关于建设投资估算中预备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备费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可以预料的.实施中可能发生的费用支出

B.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等所增加的费用不属于预备费内容

C.涨价预备费是指由于材料价格上涨所增加的费用

D.为应对自然灾害发生所预留的措施费用属于基本预备费内容

8.与传统的公司融资方式相比,项目融资方式的特点之一是有限追索。下列关于项目融资有限追索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追索项目融资是有限追索的一个特例

B.采取有限追索项目融资,债权人只能对项目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追索有限的责任

C.项目生命周期内,项目公司的股东需要对项目公司借款提供担保

D.股东对事先预订金额的项目公司借款提供担保

9.下列关于股权式合资结构.契约式合资结构和合伙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股权式合资结构下,股东对于公司承担的责任以公司发起成立时的公司权益资本为限

B.契约式合资结构下,投资各方的权利义务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C.一般合伙制下,每个合伙人对合伙制机构的债务和其他经济责任及民事责任均承担无限连带经济责任

D.有限合伙制下,每个合伙人对合伙机构承担有限责任

10.某通信行业上市公司普通股目前市价为15元,预期每股年股利额为0.7元,股利年期望增长率为7%,该普通股资金成本为()

A.9.0%

B.11.7%

C.18.3%

D.97.7%

【答案】

1-5CBCCA    6-10ADCCB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给大家的咨询工程师考试试题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咨询工程师考试的试题,敬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咨询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特定的潜在产出的较低成本,意味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供给的数量都会( )

A.忽略

B.持平

C.增加

D.减少

正确答案:C
 答案:C较低的工资导致较低的生产成本。特定的潜在产出的较低成本,意味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供给的数量都会增加。

下列关于中间评价和后评价的区别与联系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实施的时间不同
B.评价深度和相应的指标不同
C.服务的作用和功能相同
D.两者项目的目标评价.效益评价是一致的
答案:C
解析:
考点:项目后评价的类型。项目中间评价和项目后评价都是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一方面,由于两者实施的时间不同,评价深度和相应的一些指标也不同;它们服务的作用和功能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中间评价和后评价也有许多共同点,如项目的目标评价、效益评价等是一致的。

我国批准实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机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可行性研究报告
D:资产评估报告
答案:B
解析:
《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营销策略是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销策略研究应( )。

A.以市场为导向

B.以消费者为中心

C.以扩大客户占有率为目的

D.以提高产品售价为动力

E.以改变产品形象为前提

正确答案:AB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