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章节练习(2020-10-26)

发布时间:2020-10-26


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六篇 城市地理学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以下各项中,关于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论述正确的是( )。 【多选题】

A.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B.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C.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

D.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产生这两种类型城市化的根源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2、对于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之一的城市填图方法来说,其主要方法有( )。【多选题】

A.网络法

B.方格法

C.密度法

D.断面图法

E.栅格法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对于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之一的城市填图方法来说,其主要方法有方格法、断面图法。

3、下列不在省的中心位置的省会城市是( )。 【单选题】

A.太原

B.成都

C.广州

D.杭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太原、成都、广州等省会城市均处在各省的中心位置,而杭州不在省的中心位置,却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4、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划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各项中的( )。 【多选题】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低水平均衡阶段、离散阶段、极化阶段、高级均衡阶段

C.离散阶段、极化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

D.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对区域城镇空间网络组织的规划研究,要把不同职能和不同规模的城镇落实到空间,综合考虑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交通网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合理结合。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上述选项中的A、D项之外,还包括以下内容:(1)区域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以揭示地域结构的地理基础;(2)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高级别轴线穿越区域城镇发展条件最好的部分,连接尽可能多的城镇,特别是高级别的城市,体现交互作用阻力最小或开发潜力最大的方向。本区域的网络结构要与更大范围的宏观结构相协调;(3)综合各城镇在职能、规模和网络结构中的特点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划集中体现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思想和观点,是整个成果的综合和浓缩,是最富于地理变化和地理创造性的工作。

5、( )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单选题】

A.1984

B.1992

C.1994

D.199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哪些项属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范畴( )

A.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规划
B.某大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
C.某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D.某市终期城市总体规划
答案:A
解析:
我国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其中城市规划、镇规划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可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根据()热网可分为蒸汽管网、热水管网和混合式管网三种。

A.输送介质的不同
B.平面布置类型的不同
C.热源与管网之间的关系
D.用户对介质的使用情况
答案:A
解析:
供热管网可根据不同原理进行分类。根据热源与管网之间的关系,热网可分为区域式和统一式两类。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热网可分为蒸汽管网、热水管网和混合式管网三种。按平面布置类型,热网可分为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根据用户对介质的使用情况,热网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在行政法学基础中,行政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地位是( )。

A:高于宪法
B:仅次于宪法
C:等同于宪法
D:居于各个子法之间
答案:B
解析:

城市环境容量中最基本的因素是()

A:经济技术条件
B:城市现状条件
C:自然条件
D:历史文化条件
答案:C
解析:
自然条件是城市环境容量中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及水文地质、气候、矿藏、动植物等条件的状况及特征。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