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章节练习(2020-11-15)

发布时间:2020-11-15


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篇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交通枢纽形成的主要制约或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各项的( )。 【多选题】

A.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

B.产业经济结构

C.经济联系的方向与规模

D.枢纽所在城市的发展条件

E.城市新旧区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交通枢纽是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一般由车站、港口、机场和各类运输线路、库场以及运输工具的装卸、到发、中转、联运、编解、维修、保养、安全、导航和物资供应等项设施组成。服务于一种交通方式的枢纽称为单式交通枢纽,服务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方式的枢纽叫做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形成的主要制约或影响因素:(1)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2)运输技术进步;(3)经济联系的方向与规模;(4)交通网的原有基础与发展条件;(5)枢纽所在城市的发展条件。

2、一般绿化宽度宜为红线宽度的比例为( )。 【单选题】

A.5%~10%

B.10%~20%

C.15%~30%

D.20%~4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各类绿化种植所需要的宽度不同,一般占道路红线的15%~30%,路幅狭的取低限,宽的取高限。

3、线路建设规模应按不同设计年限的设计运量,分别合理确定。初期建设规模宜符合下列规定:初期建设线路正线的适宜长度为( )km。 【单选题】

A.10

B.15

C.20

D.2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阐述初期建设规模的规定。为适应轨道交通是中长运距客流为主的定位和特征,一般市区线路平均运距大约是全线运营线路长度的1/3~1/4,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一般不短于3~4站(约4~5km),因此乘坐轨道交通的经济性运距的起步距离应在4~5km。线路长、吸引力强,效益好。实际运营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初建线路长度必须有15km,否则平均运距过短,同时也不符合快速轨道交通为中长距离乘客服务的性质,吸引客流差。据统计,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在30km内线路,不同乘距的粗框比例大致是:5km内乘距占10%,5~10km乘距占40%,10~15km乘距占20%,15km以上占30%。由此可见,5~10km乘距比例最大,因此线路初建长度不宜短于15km比较适当。

4、在立体交叉设计方面,其立体交叉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多选题】

A.为了保证快速道路交通的快速性

B.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

C.为了保证快速道路交通的连续性

D.减少或避免低速的车辆、行人对快速车辆正常行驶的干扰

E.降低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在立体交叉设计方面,其立体交叉设置的主要目的是:(1)为了保证快速道路交通的快速性;(2)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3)为了保证快速道路交通的连续性;(4)减少或避免低速的车辆、行人对快速车辆正常行驶的干扰。

5、在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中,常用于一般十字交叉口的是( )。 【单选题】

A.无交通管制

B.采用渠化交通

C.实施交通指挥

D.设置立体交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中,常用于一般十字交叉口的是实施交通指挥。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中规定,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城市规划实施的步骤和要求,编制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和计划,应包括( )等。

A.容积率
B.地块数量
C.地块位置
D.用地面积
E.出让步骤
答案:B,C,D,E
解析: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投放量应与城市土地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应当与建设项目相结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城市规划实施的步骤和要求,编制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和计划,应包括地块数量、用地面积、地块位置、出让步骤等,保证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有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可将地面规划为( )。

A.方格式
B.斜坡式
C.平坡式
D.台阶式
E.混合式
答案:C,D,E
解析:
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可将地面规划为平坡、台阶、混合三种形式。一般平原或河滩用地规划为平坡式,山区规划为台阶式,而丘陵则随其起伏规划成平坡与台阶相间的混合式,河岸用地有时为了客货运输和美化景观规划为台阶式或低矮台阶与植被组成平坡式。当地面坡度超过8%时,地表水冲刷加剧,人们步行感觉不便,且一般单排建筑占地顺坡方向差达1.5m左右时,以规划为台阶式较好。

取水点周围半径( )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 )。

A:1000m;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B:800m;设有栅栏围起
C:500m;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D:100m;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答案:D
解析:
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要划定一定水域和陆域作为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作为一级保护区。

镇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包括( )

A.《城乡规划法》
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C.《镇规划标准》
D.《村镇规划卫生标准》
E.《环境保护法》
答案:A,B,E
解析:
镇规划的依据包括:(1)法律法规依据。镇规划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自治州)、县(市、旗)有关村镇规划的规定和管理办法。(2)规划技术依据。(3)政策依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