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历年真题(2021-11-19)

发布时间:2021-11-19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用于工厂选址的信息系统属于() 。【单选题】

A.事务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人工智能系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决策支持系统能从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得信息,帮助管理者制定好的决策。该系统是一组处理数据和进行推测的分析程序,用以支持管理者制定决策。它是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的信息系统,由分析决策模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决策者的推测三者相组合达到好的决策效果。

2、下列关于住宅设计的表述,哪些项是错误的() 。【多选题】

A.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160米时,应设消防车通道

B.高层住宅一般应有2部以上的电梯

C.单栋住宅的长度小于100米时,建筑物底层可不设人行通道

D.7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住宅

E.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电梯不应少于2部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160m时应设4m宽、4m高的消防车通道,大于80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高层住宅是指10~30层。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应不少于2部。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2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居民的疏散。

3、在GIS数据管理中,下列哪项属于非空间属性数据() 。【单选题】

A.抽象为点的建筑物坐标

B.湖泊面积

C.河流走向

D.城市人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GIS管理相应的属性数据,以支持各种查询分析。典型的属性数据如环保监测站的各种监测资料,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道路路段的通行能力、路面质量,地下管线的用途、管径、埋深,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人均收入,房屋的产权人、质量、层数等等。

4、在单中心城市中,下列哪种现象不符合城市经济学原理() 。【单选题】

A.地价由中心向外递减

B.房价由中心向外递减

C.住房面积由中心向外递减

D.资本密度由中心向外递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单中心城市,促使城市土地的密集开发,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防止城市向其周围“摊大饼”式的蔓延,导致地价、房价、资本密度由中心向外递减,住房面积由中心向外递增。

5、下列关于城市环卫设施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城市固体废物分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垃圾三类

B.固体废物处理应考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C.生活垃圾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设区应大于1公里

D.常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有万元产值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固体废物分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垃圾、危险固体废物四类。固体废物处理的总原则应优先考虑减量化、资源化,尽量回收利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或其他处理方式产生的残留物进行最终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5km,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km,距居民点应大于0.5km。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一般有人均指标法和增长率法,规划时可以用两种方法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校核。

6、下列哪项因素会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资本密度() 。【单选题】

A.住房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土地价格

D.房地产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土地和资本是最重要的两项投入,单位土地上投入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密度。资本密度越高,建筑的高度就越高。在给定总成本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要根,据资本和土地的货币边际产出来决定二者的投入量。距中心区越远,土地的价格越低,单位货币能够购买的数量越多,其边际产出也就越高。

7、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环境问题从城市扩展至全球范围

B.地球生物圈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征兆

C.城市环境问题是贫困化造成的

D.海平面上升和海洋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环境问题的发展从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再到全球范围阶段。当代环境问题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主要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荒漠化和水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严重,贫困化日趋严重。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是:(1)人类自身发展膨胀;(2)人类活动过程规模巨大;(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变化效应;(4)人类影响的自然过程不可逆改变或者恢复缓慢。

8、下列关于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内容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重要地区雨水管道设计宜采用3~5年一遇重现期标准

B.道路路面的径流系数高于绿地的径流系数

C.为减少投资,应将地势较高区域和地势低洼区域划在同一雨水分区

D.在水环境保护方面,截流式合流制与分流制各有利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规定,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3~5年,其他地区重现期宜采用1~3年,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或排水条件好的地区重现期可酌情增减。建筑物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等不透水材料覆盖的地面,径流系数最大,一般为0.9;公园绿地等透水面积较多的地面,径流系数最小,一般为0.15;其他类型的地面径流系数介于这两者之间。排水分区划分时应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避免将地势较高、易于排水的地段与低洼区划分在同一排水分区。截流式合流制是直排式合流制的改进形式,在无雨天可以将全部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大大减轻城市水环境压力,且工程量相对较小。而在有降雨,的情况下,当降雨量较小时,旱流污水和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全部通过截流管截走,有利于城市水环境保护;当降雨量和污水量超过截流管的截流能力,多余部分的混合污水将从溢流井排入水体,仍然对城市水环境有影响。

9、下列关于形式美法则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研究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B.在现代建筑运动中受到大师们的质疑

C.是关于艺术构成要素普遍组合规律的抽象概括

D.研究内容包括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筑的形式美法则是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中的重要内容。人们认为,一个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当代建筑美学的特点主要反映为流派上的多元和审美观念上的拓展,既包括古典与传统主义的美学观念,也包括反形式美学、地域性建筑美学、高技术建筑美学以及解构建筑美学等内容。

10、下列关于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管线交叉时,自流管道应避让压力管道

B.布置综合管廊时,热力管通常与电力管、供水管合沟敷设

C.管线覆土深度指地面到管顶(外壁)的距离

D.工程管线综合主要考虑管线之间的水平净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地下工程管线避让原则,压力管让自流管。根据城市工程管线共沟敷设原则,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术语与技术规定,管线覆土深度指地面到管道顶(外壁)的距离。综合布置管线时,应考虑管线之间或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除了要满足技术、卫生、安全等要求外,还须符合国防的有关规定。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场地竖向设计时,设计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

A:自然地形的坡度大小
B: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影响
C: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D: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
答案:A
解析:
场地竖向设计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1)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2)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影响:(3)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4)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根据风景名胜区资源不同价值和代表性,可将设立的风景名胜区划分为( )。

A.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B.特级风景名胜区和一级风景名胜区
C.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地区级风景名胜区
D.一级风景名胜区和二级风景名胜区
答案:A
解析:
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发展需要,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根据风景名胜区资源不同价值和代表性,将设立的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依据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除了分级以外,还应分区,下列哪个不属于分区内容()

A:核心区
B:中心区
C:缓冲区
D:实验区
答案:B
解析: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住宅群体组合还应注意功能方面的要求包括( )等,以达到居住方便、安全、利于管理的要求。

A.密度、朝向
B.日照、通风
C.间距、防噪声
D.环境幽静条件
E.保温与防风沙
答案:A,B,C,D
解析:
选择环境条件优越地段布置住宅,其布局应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用地节约紧凑。住宅群体组合还应注意功能方面的要求:如日照、通风、密度、朝向、间距、防噪声、环境幽静条件等,以达到居住方便、安全、利于管理的要求。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