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模拟试题(2020-10-28)

发布时间:2020-10-28


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城市地域结构是指( )。 【单选题】

A.城市所在区域的位置和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B.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

C.城市各功能区的联系

D.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

2、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环境监测的原理是( )。 【单选题】

A.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参与者之间相互了解,共享信息和知识,形成共识和共同行动

B.卫星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分辨率高

C.水质的变化往往引起水的温度、密度、色度、透明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进而导致水体反射波谱能量的变化

D.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移动通信及无线互联网设备集成,具有动态性,移动性等特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随着城市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城市周围的水体中,使这些水体的水质逐年恶化。由于水质的变化往往引起水的温度、密度、色度、透明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进而导致水体反射波谱能量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些可以通过遥感手段监测到,这就是水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如,富氧化水体由于藻类等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近红外反射波谱异常等,可以在近红外(扫描和摄影)图像上得到较好的显示;又如被油污染的水面往往具有冷异常特征,电厂等排放冷却水,水温往往较高,而合流排放的高浓度工业与生活废水的温度也往往不同于背景水温,这种污染水与背景水之间的温度差异可以通过热红外扫描手段监测到。

3、在城市抗震标准中,我国的工程建设从地震基本烈度( )开始设防的。 【单选题】

A.5度

B.6度

C.7度

D.8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城市抗震标准中,我国的工程建设从地震基本烈度6度开始设防的。 

4、下面哪些物品的需求相对来说是缺乏弹性的( )。 【多选题】

A.水

B.电

C.奢侈品

D.煤气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不同的物品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会不同,经济学上称之为供需的价格弹性。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如果对价格变化反应不大,则是缺乏弹性,或者说是趋于刚性的。通常,生活必需品倾向于刚性,非必需品及奢侈品倾向于弹性。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如水、电、煤气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相对来说是缺乏弹性的。一个特殊的例子是土地,短期内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接近刚性的,土地供应曲线呈垂直向上的直线。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土地的供给仍呈弹性。

5、航天遥感通常指( )。 【单选题】

A.从地球大气层内层空间,距地面80km以上,以宇宙飞行器或人造地球卫星等作为遥感平台的探测方法

B.从地球大气层外层空间,距地面60km以上,以宇宙飞行器或人造地球卫星等作为遥感平台的探测方法

C.从地球大气层外层空间,距地面80km以上,以宇宙飞行器或人造地球卫星等作为遥感平台的探测方法

D.从地球大气层内层空间,距地面60km以上,以宇宙飞行器或人造地球卫星等作为遥感平台的探测方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航天遥感通常指从地球大气层外层空间,距地面80km以上,以宇宙飞行器或人造地球卫星等作为遥感平台的探测方法。

6、1950年以前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有两大特点,但是不包括以下( )两个方面。 【多选题】

A.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B.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C.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当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

D.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心地学说进行了许多实证性研究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1950年以前的城市地理研究有两大特点:第一,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当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此时,虽已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出现了一些理论,但城市地理学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城市地理研究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是在战后,尤其是1950年以后的事。

7、在污水处理系统规划中,对于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来说,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在于最经济合理地解决城市污水处理与管理和利用的问题,在考虑污水处理方案时,首先确定污水处理应达到的处理程度,一般分为三级。下列属于一级处理的方法的是( )。 【多选题】

A.格栅

B.离子交换

C.沉淀

D.混凝

E.生物处理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在污水处理系统规划中,对于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来说,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在于最经济合理地解决城市污水处理与管理和利用的问题,在考虑污水处理方案时,首先确定污水处理应达到的处理程度,一般分为三级。下列属于一级处理的方法的是格栅、沉淀、混凝。 

8、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其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 )。 【单选题】

A.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B.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结构转变

C.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D.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国人民的福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实现"五个统筹",首先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当前最核心的就是要打破城乡分割规划模式,实现城乡规划的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现在是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要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支持。

9、城市道路中,行人净空要求:净高要求为( )m;净宽要求为( )m。 【单选题】

A.2.0;0.70~1.0

B.2.2;0.85~1.0

C.2.0;0.80~1.0

D.2.2;0.75~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一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其中行人净高要求为2.2m,净宽要求为0.75~1.0m。

10、属性数据是和( )有关,反映事物某些特征的数据,一般用( )表示,也可用其他媒体表示。 【单选题】

A.空间特征;色彩、形状

B.空间位置;图形、图像、色彩

C.空间位置;数值、文字

D.空间信息;点、线、面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属性数据是和空间位置有关,反映事物某些特性的数据,一般用数值、文字表示,也可用其他媒体表示(如示意性的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也称文字数据、非空间数据。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哪些法律中规定了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方式进行出让以获得土地使用权( )。

A.《物权法》
B.《建筑法》
C.《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D.《土地管理法》
E.《城乡规划法》
答案:A,C
解析: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物权法》规定:“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50万。城市建设用地为62 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 km2, 5年来已建成约1. 5 km2,另有约2. 5 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如图1所示) 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请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答案:
解析: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与工业用地比例不合理。压缩城市工北用地。
2.人口50万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开发区。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村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
B: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C: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各项基础设施与主要公共建筑的配置建议
D:在编制村镇总体规划前必须先制定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编制村镇总体规划的依据
答案:D
解析:
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1)在编制村镇总体规划前可以先制订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编制村镇总体规划的依据。(2)村镇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明确长远目标;提出调整村庄布局的建议;预测人口的规模与结构变化,重点是农业富余劳动力空间转移的速度、流向与城镇化水平;提出各项基础设施与主要公共建筑的配置建议;确定建设用地标准与主要用地指标,选择建设发展用地,提出镇区的规划范围和用地的大体布局。(3)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评价乡(镇)发展条件;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乡(镇)行政区域内的人口规模和结构;拟定所辖各村镇的性质与规模;布置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指导镇区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4)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现有居民点与生产基地进行布局调整;确定各个主要居民点与生产基地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确定乡(镇)域及规划范围内主要居民点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安排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公共建筑。(5)村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