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0-06-09)

发布时间:2020-06-09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明确()。【单选题】

A.落实上级政府规划管理的引导性要求

B.城市各类用地的具体布局

C.各级各类学校的布局

D.大型社会停车场布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城市主干路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与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庆祝会福利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2、下列关于规划区的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在城市、镇、乡、村的规划过程中,应首先划定规划区

B.规划区划定的主体是人民政府

C.水源地、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应划入规划区

D.城市的规划区应包括有密切联系的镇、乡、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划定城乡规划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深入研究城镇化和城镇空间拓展的历史规律,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空间拓展的方向和目标,充分考虑城市与周边镇、乡、村统筹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对水源地、生态控制区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城乡发展保障条件的保护要求,充分考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综合确定规划区范围。规划区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与有关部门职能分工的重要依据之一。划定规划区应按照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统筹兼顾各方要求,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方案比选,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论证后最终确定。选项C中只是划定规划区时应考虑的因素,而并不一定要划入规划区。

3、历史文化名城是()。【单选题】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并公布的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

B.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C.由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共同组成的

D.由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确定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4、影响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的主要因素一般不包括()。【单选题】

A.与城市中心的距离

B.城市主导风向

C.交通的便捷程度

D.与周边用地的竞争与依赖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利用排除法可知,城市主导风向不是影响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的主要因素。

5、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防灾减灾规划主要内容的是()。【单选题】

A.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

B.布局城防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

C.制定防灾预案与对策

D.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防灾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制定防灾对策与措施;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6、下列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选择与组合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交通性主干路宜布置在为分向通行的二块板横断面

B.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横断面常用于生活性主干路

C.次干路可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D.支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交通性主干路快车道进出口的设置十分重要。一般要结合交叉口设计,采取先出后进的方式,把进出快车道车辆的交织路段设在慢车道上。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宜布置为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或分向通行的两块板横断面。次干路和支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7、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规定城市规划区

B.制定中心城市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方面的协调策略

C.提出空间管制原则与措施

D.明确重点城镇的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8、下列关于城市形态的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集中型城市形态是多中心城市

B.带型城市形态是多中心城市

C.组团型城市形态是多中心城市

D.散点型城市形态是多中心城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散点型城市形态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

9、下列关于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布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应选择在地势较低处

B.应远离城市中心区

C.应有良好的电力条件

D.应位于河流的下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本题的选项可知,污水处理厂的布置应该考虑到废水的收集以及再生水的利用,所以污水的处理厂不能远离城市中心区,否则将造成地下管网的增加等。

10、制定城乡规划应,坚持的包括()。【多选题】

A.依法规划

B.政府组织

C.专家决策

D.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E.扶助弱势群体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1)制定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并符合《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内容及具体程序上,真正做到依法制订规划;(2)制定城乡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制定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4)制定城乡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5)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图2为某市市Ⅸ总体规划示意图,该市位于我国中部丘陵地区,为人口规模约70万的大城市。某河流将该市分为南北两个组团,其中南组团为城市中心区,北组团为城市新区,重点是教育科研产业。河流两岸有大片滨河绿地,河流中有一小岛(D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问题】
试评析道路网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答案:
解析:
(1)城市路网结构不清晰,北部组团城市干道路网密度过大。
(2)D桥选址不合理,破坏风景名胜资源,建议另行选址。
(3)南北组团桥梁布置不合理,东西部分布不均,支路跨河桥梁B可取消。
(4)北组团沿河安排的东西向快速路影响城市南北联系,且对滨河景观带的环境造成破坏。建议在城市外围另行选线建设。
(5)路网安排没有考虑与滨河绿地关系,应沿滨河绿地增设支路和步行道路系统,方便市民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与景观。
答案解析:
对外联系性道路上,过境公路不宜穿越城市内部,不宜沿主要景观河道走线,应改线。城市内部道路上,考虑不同等级道路间距、密度、路网结构。
有河流分隔城市用地情况下,考虑过河道路桥梁的位置、分布、数量,避免河两岸联系不便及交通拥堵。
河心岛为省级风景保护区,不应设桥梁穿越。沿河设绿地,考虑滨河景观道路设计。

对于立体交叉设计中的变速车道来说,变速车道有平行式和直接式两种形式,其下列属于平行式特点叙述的是( )。

A:变速车道与主线车道平行,容易识别
B: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小时
C:行车状态欠佳
D:变速车道与主线车道以较小夹角斜接,线形平顺,行车状态好
E: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大时
答案:A,C,E
解析:

真正有成效的公众参与是下列哪种类型的参与()

A:居民个人参与
B:居民集体全部参与
C: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的参与
D:问卷调查
答案:C
解析:
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规划实践来看,真正有成效的公众参与不是个人层次的参与,而是以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参与。社区组织实力越大,公众参与的成效越显著。

城市社会的( ),必然促进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人与人的关系不断改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A.结构变迁
B.资源供给
C.健康发展
D.政策明确
答案:C
解析:
健康的社会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理性的选择,它旨在促进更加宽广的公平环境、诚信环境和管理环境,不仅能使资源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而且能使城市的各项社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推动城市文明的继续和发展。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必然促进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人与人的关系不断改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