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0-04-28)

发布时间:2020-04-28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人口机械增长是由()所导致的。 【单选题】

A.人口构成差异

B.人口死亡因素

C.人口出生因素

D.人口迁移因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

2、影响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的主要因素一般不包括()。【单选题】

A.与城市中心的距离

B.城市主导风向

C.交通的便捷程度

D.与周边用地的竞争与依赖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利用排除法可知,城市主导风向不是影响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的主要因素。

3、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手段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规划手段是指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B.政策手段是指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能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发展

C.财政手段是指政府运用公共财政的手段,调节、影响城市建设的需求和进程,保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D.管理手段是指政府根据城市规划,按照规划文本的内容来管理城市发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政府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这种管理实质上是通过对具体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进行控制来达到规划实施的目的。

4、某城市规划人口35万,其新规划的铁路客运站应布置在()。【单选题】

A.城市中心区

B.城区边缘

C.远离中心城区

D.中心城区边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小城市客运站可以布置在城区边缘,大城市可能有多个客运站,应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布置。

5、新世纪以来,为保障法定规划的有效实施,避免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失控,我国开始实施()。【单选题】

A.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战略

B.城乡统筹规划

C.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制度

D.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时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6、下列关于大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道路网功能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快速路网主要为城市组团间的中、长距离交通服务,宜布置在城市组团间

B.城市主干路网主要为城市组团内和组团间的中、长距离交通服务,是疏通城市及与快速路相连接的主要通道

C.城市次干路网是城市组团内的路网,主要为组团内的中、短距离服务,与城市主干路网一起构成城市道路的基本骨架

D.城市支路是城市地段内根据用地细部安排产生的交通需求而划定的道路,在城市组团内应形成完整的网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组团布局城市的各级道路与用地布局的关系。

7、下列关于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规划管理中与本级政府的其他部门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决策之前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

B.工作相互协同

C.统筹部门利益关系

D.共同作为一个整体执行有关决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本级政府的其他部门一起,共同代表着本级政府的立场,执行共同的政策,发挥着在某一领域的管理职能。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应当是相互协同的,在决策之前进行信息互通与协商,并在决策之后共同执行,从而成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8、城市能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多选题】

A.预测城市能源需求

B.提出节能技术措施

C.协调城市供电、燃气、供热规划

D.合理确定变电站数量

E.确定燃气设施布局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城市能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预测城市能源需求;(3)平衡能源供需(包括能源总量和能源品种),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4)落实能源供应保障措施及空间布局规划;(5)落实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工作;(6)制订能源保障措施。

9、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规定城市规划区

B.制定中心城市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方面的协调策略

C.提出空间管制原则与措施

D.明确重点城镇的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1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建立()。【单选题】

A.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B.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C.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D.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刘应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我国的规划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类型的是(  )。

A:总体纲要
B:修建性详细规划
C:总体规划
D:控制性详细规划
答案:D
解析: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在综合考虑日照、( )、管线埋设等要求的基础上统筹确定。

A.采光
B.地面停车场
C.防灾
D.通风
E.视觉卫生
答案:A,C,D,E
解析: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在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管线埋设、视觉卫生、防灾等要求的基础上统筹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0.9住宅建筑的间距应符合表4.0.9的规定;对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除外;
3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1h。

以下关于道路绿化规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2.0m
B.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C.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10%
D.中间分车绿带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6倍
答案:B
解析: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1997)第3.2.1条规定,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第3.2.1.1款规定,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第3.2.1.2款规定,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第3.2.1.3款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第3.2.1.4款规定,人行道路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第3.2.1.5款规定,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城市由小城市发展到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的道路系统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B.单中心集中式布局的小城市,城市道路宽度较窄、密度较高,较适用于步行和非机动化交通
C.单中心集中式布局的大城市,一般不会出现出行距离过长、交通过于集中的现象,生产生活较为方便
D.呈“组合型城市”布局的特大城市,城市道路一般会发展成混合型路网,会出现对城市交通性干路网、快速路网的需求
答案:C
解析:
城市发展到大城市,如果仍然按照单中心集中式的布局,必然出现出行距离过长、交通过于集中、交通拥挤阻塞,导致生产生活不便、城市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大城市通病。因此,规划一定要引导城市逐渐形成相对分散的、多中心组团式布局,中心组团相对紧凑、相对独立,若干外围组团相对分散。除现代城市三级道路外,应考虑在中心组团和城市外围组团间形成现代城市交通所需要的城市快速路,城市道路系统开始向混合式道路网转化。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