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2021-08-27)

发布时间:2021-08-27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对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多选题】

A.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

B.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C.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D.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E.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包括: (1)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 (2)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掌握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下列选项中,(  )为镇规划法律法规的依据。【多选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C.《镇规划标准》

D.《村镇规划卫生标准》

E.《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镇规划的法律依据。具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各省(自 治区)、地(市、自治州)、县(市、旗)村镇规划技术规定,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和村镇规划 编制办法等。 掌握镇规划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依据、规划技术依据和政策依据。

3、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无形的城镇化”是指(  )。 【多选题】

A.意识上的城镇化

B.精神上的城镇化

C.形态上的城镇化

D.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E.物质上的城镇化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无形的城镇化”具体包括的三个方面。即: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了解城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有形的城镇化”; (2)“无形的城镇化”。

4、要求接近其供应的地区,可布置在使用仓库的地区内或附近地段,并具有方便的市内交通运输条件的是( )。【单选题】

A.储备仓库

B.转运仓库

C.收购仓库

D.供应仓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求接近其供应的地区,可布置在使用仓库的地区内或附近地段,并具有方便的市内交通运输条件的是供应仓库。

5、控制性详细规划为(  )和各项专业规划设计提供了准确的规划依据,全面解决综合开发及配套建设中可能忽略的漏洞。 【单选题】

A.修建性详细规划

B.总体纲要

C.近期建设规划

D.总体规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设计提供了准确的规划依据,全面解决综合开发及配套建设中可能忽略的漏洞。 

6、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是(  )。 【单选题】

A.公司城建设

B.城市美化

C.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巴黎改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是城市美化。 

7、下列对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概括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B.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C.城乡规划的经济措施

D.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具体包括: (1)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2)城乡规划的规划管理; (3)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重点掌握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体系的构成。

8、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质可分为( )。 【多选题】

A.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

B.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

C.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握

D.对自然环境的调查

E.对城市环境状况的调查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按照其对象和工作性质可分为: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对市民意愿的了解和掌握。 

9、其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组团内的就业和居住,但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交叉布局的情况,不利于局部污染的防范的是( )。 【单选题】

A.工业用地位于城市特定地区

B.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组团

C.工业园或独立的工业卫星城

D.工业地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其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组团内的就业和居住,但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交叉布局的情况,不利于局部污染的防范的是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组团。 

10、首先提出“邻里单位”理论的学者为(  )。【单选题】

A.霍华德

B.克莱伦斯·佩里

C.戈涅

D.勒·柯布希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克莱伦斯*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 本知识点主要是了解居住区规划的实践及理论发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电话需求预测的简易相关预测法中表示国民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电话有更高的增长,才能与之相适应。据统计分析,后者的增长往往是前者的( )左右。

A:1倍
B:1.5倍
C:2倍
D:2.5倍
答案:B
解析:

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中不包括()

A:规划图纸
B:规划文本
C:规划范围
D:规划说明
答案:C
解析:
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说明。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 )。

A:高速公路与城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B:两条主干路交叉或主干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当地形适宜修建立体交叉,技术经济比较确为合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C:路跨河或跨铁路的端部可利用桥梁边孔,修建道路与道路的立体交叉
D:进入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并妥善解决设置立体交叉后对邻近平面交叉口的影响
答案:A,B,C,D
解析: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①立体交叉应按规划道路网设置;②高速公路与城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③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④进入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并妥善解决设置立体交叉后对邻近平面交叉口的影响;⑤两条主干路交叉或主干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当地形适宜修建立体交叉,技术经济比较确为合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⑥道路跨河或跨铁路的端部可利用桥梁边孔,修建道路与道路的立体交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