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每日一练(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用于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的工艺有( )。【多选题】

A.沉淀

B.砂滤

C.气浮

D.离子交换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混凝沉淀对以胶体或悬浮状态存在于废水中的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故A正确;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酶氧化或还原染料分子,破坏其发色基团和不饱和键,并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水解、化合过程,将染料最终降解为简单无机物,或转化成各种营养物或原生质,厌氧水解和接触氧化法均为生物法,故BC正确;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电解氧化和光氧化等工艺氧化还原作用可以破坏染料的共轭体系或发色基团,故D正确。

2、适宜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方法有( )。【多选题】

A.吸附法

B.膜分离法

C.冷凝法

D.低温等离子法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吸附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故A正确。。膜分离法宜用于较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分离与回收。故B错误。冷凝法宜用于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回收和处理。故C错误。低温等离子体法、催化氧化法、变压吸附法适用于浓度低、流量大的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的废气处理。故D正确。

3、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潜水循环慢

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

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

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含水层一般分为承压含水层、潜水含水层。潜水含水层是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基本特点是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决定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其埋藏特征——位置浅且上面没有连续的隔水层。承压含水层是指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由于上部受到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隔离,承压水与大气圈、地表水圈的联系较差,水循环也缓慢得多。因此,承压水不像潜水那样容易污染,但是一旦污染后很难使其净化。所以,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潜水与外界联系更密切。

4、在评述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时,应分析( )。【多选题】

A.资源利用指标

B.污染物产生指标

C.环保治理工艺先进性

D.生产工艺先进性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可分为六大类:①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②资源能源利用指标;③产品指标;④污染物产生指标;⑤废物回收利用指标;⑥环境管理要求。六类指标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在清洁生产审核中是非常重要的两类指标,因此,必须有定量指标,其余四类指标属于定性指标或者半定量指标。环保治理工艺先进性属于末端治理。

5、距某拟建公路中心线200米范围内有一条铁路,为满足声环境影响预测需要,现状监测点布设应考虑的因素有( )。【多选题】

A.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B.地形状况

C.既有铁路位置

D.拟建公路永久占地类型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时,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例如公路、铁路噪声,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例如对于道路,其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可布设在车流量基本一致,地形状况和声屏蔽基本相似,距线声源不同距离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得到随距离衰减的规律,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本题中,现状监测点布设应考虑的因素有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和地形状况。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施分类管理。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应的验收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和调查报告
B: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
C: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D: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E: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答案:B,C,D,E
解析: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举行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
A、报送审批前 B、报送审批后
C、报送审批期间 D、规划编制前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规划环评文件中公众参与时段的规定,答案也很明显。事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才有意义。其他项均可排除。

根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我国要在()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的目标。
A、2002年 B、2005年 C、2010年 D、2015年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现考纲已取消,不作要求。但制度仍然执行,考生需知。即在“十一五”,期间。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