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章节练习(2022-02-27)

发布时间:2022-02-27


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九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烟气脱硫方法中,不产生废水的方法是( )。【单选题】

A.氨法

B.海水法

C.烟气循环流化床工艺

D.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烟气循环流化床与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相比,具有脱硫效率更高(99%)、不产生废水、不受烟气负荷限制、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

2、某喷漆厂采用“水帘+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蓄热式热力焚烧”处理喷漆废气,废气处理单元产生的各类固废中属于危险废物的有( )。【多选题】

A.漆渣

B.废过滤材料

C.废活性炭

D.废蓄热陶瓷填料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危险废物有:涂料染料废物中非定性行业,使用油漆,有机溶剂进行喷漆上漆过程中产生的燃料和涂料废物;其它废物中非定性行业,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废过滤材料表面含有油漆,所以也是危险废物。

3、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恶臭治理的方法有( )。【多选题】

A.石灰石-石膏法

B.生物除臭法

C.化学吸收法

D.布袋过滤法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目前除臭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掩蔽法、稀释法、冷凝法和吸附法等;常见的化学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和化学吸收法等。恶臭污染治理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应优先考虑生物除臭方法。A项石灰石-石膏法属于二氧化硫治理措施,D项布袋过滤法为重金属或烟尘治理措施。

4、回收含碳五以上单一组分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合适的工艺有( )。【单选题】

A.生物过滤

B.催化氧化

C.活性炭吸附

D.溶剂吸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处理技术主要有两类:一是回收类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二是消除类方法,主要有燃烧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和催化氧化法等。生物过滤和催化氧化都属于消除类方法,不能回收,故AB错误;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有效分离,故C错误。

5、下列含铅烟气中,可使用碱液吸收法处理的有( )。【多选题】

A.氧化铅生产中产生的含铅烟气

B.蓄电池生产中产生的含铅烟气

C.化铅锅产生的含铅烟气

D.冶炼炉产生的含铅烟气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碱液吸收法适用于净化化铅锅、冶炼炉产生的含铅烟气。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关于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调查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在沿线的分布和建筑情况以及执行的声环境标准
B. 重点关注沿线的环境噪声敏感目标
C. 若沿线敏感目标较多时,应分路段测量环境噪声背景值
D. 若存在现有噪声源,应调查其分布状况和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答案: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包括()。

A: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B: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集中养殖区域
C: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
D: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
答案:A,C,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①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②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③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④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⑤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某化学品厂建造项目,主要设计的工程包括:药剂生产线、循环冷却水站、配电供电系统、供水排水管网、氨吸收塔、氯气吸收塔、工艺及热力外管廊、焚烧炉、活性炭吸附设施等。生产原料为含有害和恶臭的化学品。工程附近有居民区和风景区,靠近长江,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附近长江水域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这段长江水域主要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珍贵鱼保护区及鱼虾产卵区。
排污口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监测数值见表5-1。

表5-1 排污口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监测数值

1.项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2.使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排污口下游污染物进行评价。
3.本项目所涉及的环境敏感点和主要保护目标是什么?
4.本项目评价的主要现状评价因子和影响评价因子有哪些?
5.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的NO2、HCl、NH3和SO2应如何处理才能保证标准排放?


答案:
解析:
1.对于此类项目,评价在目的可能在于以下几点:
(1)通过收集资料和现状调查,查清建设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
(2)通过工程分析,查清建设项目污染源类型、排污节点,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分析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可行,评述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3)根据排污状况预测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4)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本项目的建设、运营、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
据,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从地方规划、厂址选择、环保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环境特点、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等方面综合分析,对建设项目选址的可行性作出结论。
2.(1)评价方法选用单因子指数法,其表达式为Pi=Ci/COi。式中,Pi表示i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Ci表示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COi表示i类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
(2)计算结果如下:
P(BOD5)=25/30=0.83
P(CODcr)=107/100=1.07
P(石油类)=5/10=0.5
P(氨氮)=29/15=1.93
(3)从计算结果来看,BOD5和石油类满足排放标准,CODcr浓度超标,氨氮超标比较严重。
3.本项目的环境敏感点应该是工程附近的居民区和风景区,重点保护目标也是它们,另外工程靠近长江,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珍贵鱼保护区及鱼虾产卵区,因此长江也应当作为保护对象,对于长江的生态环境等需要重视。
4.(1)大气现状评价因子包括SO2、NOx、总悬浮颗粒物、NH3、HCl、Cl2等;影响评价因子包括总悬浮颗粒物、SO2、NOx、NH3、Cl2、HCl等。
(2)地表水现状评价因子包括PH值、COD、BOD5、溶解氧、非离子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石油类、氯化物等;影响评价因子包括COD、BOD5、非离子氮、总氧化物、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等。
(3)地下水现状评价因子包括色度、混浊度、pH值、总硬度、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影响评价因子为氰化物。
5.对于这些污染物,可以先通过洗气室,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氮氧化物、氯化氢和氨,然后再进入除烟雾室除去烟雾,这样可以控制各类污染物的含量,在排放前保证达到标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与( )等应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并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A、工厂
B、术材加工厂
C、居民居住区
D、食品加工厂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169。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