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章节练习(2020-10-15)

发布时间:2020-10-15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八章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在测定绿色植物的总生产量时,需要用到的参数有( )。【多选题】

A.生长量

B.呼吸作用消耗量

C.枯枝落叶损失量

D.被动物吃掉的损失量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在测定绿色植物的生产量时,多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主要内容包括:①地上部分生产量;②地下部分生产量;③枯死凋落量;④被动物采食量。收割法最大的局限性是不能计算因草食性动物所吃掉的物质,更无法计算绿色植物用于自身代谢、生长和发育所耗费的物质。实际上所测量的部分是现在生物量,即测定当时绿色植物有机物质的数量。假如把呼吸的损失量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如草食动物吃掉的量)加进去修正收获量,才可估测出总生产量或总生产力。

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类比项目的选择应考虑的条件有( )。【多选题】

A.项目区域生态背景一致

B.项目性质相同

C.项目建设经费基本相等

D.类比项目已建成并产生了实际生态影响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在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类比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定性和半定量结合的方法,根据己有的开发建设活动(项目、工程)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或预测拟进行的开发建设活动(项目、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类比对象的选择标准是:①生态背景的相同,即区域具有一致性,因为同一个生态背景下,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相同;②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项目的工程性质、工艺流程、规模相当;③类比项目已经建成,并对生态产生了实际的影响,而且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

3、生态影响评价中,关于综合指数法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B.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C.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D.综合指数法适用于分析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综合指数法是从确定同度量因素出发,把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变成能够同度量的方法。综合指数法可应用于以下方面:①可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②可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③可分析研究评价的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4、拟建小型引水式电站坝高15m,引水管长10km,项目环评中对鱼类的影响应从( )等方面进行分析。【多选题】

A.大坝阻隔

B.河流减(脱)水

C.低温水

D.气体过饱和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引水式电站项目环评中对鱼类的影响应从大坝阻隔、河流减(脱)水、低温水、气体过饱和等方面进行分析。

5、拟建高速公路项目穿越一栖息多种两栖类动物的湿地,该高速公路建设可能对湿地产生的影响有( )。【多选题】

A.阻隔湿地水力联系

B.造成湿地物种灭绝

C.隔离两栖动物活动生境

D.切割湿地造成湿地破碎化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高速公路项目属于线性项目,带来的典型影响就是切割、阻隔、破碎,ABCD很容易选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应附具的基本附图是()。

A: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C: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答案:D
解析:
三级评价项目应附具的基本附图有:①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②基本气象分析图。

(2016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有()。

A.总铅
B.总锰
C.总镉
D.总汞
答案:A,C,D
解析:
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第一类污染物(十三种)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络、六价铬、总神、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河口水质模型的解析解如下: 该模型的类型是()。

A.零维稳态模型
B.一维动态模型
C.零维动态模型
D.一维稳态模型
答案:D
解析:
见教材227 页。河口一维潮平均稳态方程的解析解的前提是浓度对时间求导为零,解的形式为c/co=exp(Jx)。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可按连续 1h 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者 1h 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 4 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B. 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次,生产周期在 8h 以内的,每2h 采样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C.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在厂界每间隔 2h 采样一次,共采集四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D.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连续 1h 采样计平均值
答案:A
解析:
B选项不适用于大气采样监测;C选项时间间隔为1h;D选项无组织排放在厂外周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并非厂房内。
8.2.1排气简中废气的采样
以连续1小时的采样获取平均值;
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同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8.2.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般采用连续1小时采样计平均值;
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
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
8.2.3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
若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小时.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8.2.1的要求采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