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12-21)

发布时间:2021-12-21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模式中,用于计算转化为硫酸盐的模式是()。【单选题】

A.AERMET

B.CALPUFF

C.AERMAP

D.AERMO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CALPUFF模型中“化学转化”模块,考虑了硫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氮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盐的二次PM2.5化学机制,可以作为二次PM2.5的预测模式。

2、关于分布连续稳定的包气带防污性能()与包气带厚度(B)和包气带垂直渗透系数(K)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B/K

B.K/B

C.B/K

D.1/BK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含水层埋深(B)越大,污染物衰减的机会越多,防污性能()越强;含水层中介颗粒越大、裂隙或溶隙越多,渗透性(K)越好,污染物的衰减能力越低,防污性能()越差。

3、下列参数中,属于估算模式计算点源所需输入的参数有()。【多选题】

A.点源污染物排放速率(g/s)

B.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

C.排气筒出口内径(m)

D.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估算模式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大于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结果。估算模式计算点源所需输入的参数包括:①点源排放速率(g/s);②排气筒几何高度(m);③排气筒出口内径(m);④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放速度(m/s);⑤排气筒出口处的烟气温度(K)。

4、某城市垃圾填埋场封场前地下水污染调查,垃圾渗滤液向地下水渗漏的过程中,“三氮”沿地下水流向出现峰值的先后序列,正确的是()。【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三氮”即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在氨化过程中,有机含氮化合物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转化为氨氮;氨氮在高水温、低pH的条件下转化为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态氮;亚硝态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

5、西南山区某拟建铁路须穿越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为最大限度减轻铁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穿越自然保护区路段应优先考虑采取的措施是()。【单选题】

A.生态补偿

B.架设桥梁

C.放缓路基边坡

D.隧道穿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原则:①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②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③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A项属于补偿措施;C项属于减缓措施;BD两项均属于避让措施,但针对铁路,应采取隧道穿越的避让方式。

6、河口水质模型的解析解如下:,该模型的类型是()。【单选题】

A.零维稳态模型

B.一维动态模型

C.零维动态模型

D.一维稳态模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通过解析解形式判断水质模型的维度较为较为简便。一维稳态河口水质模型的解析解的形式为:故题中河口水质模型的类型是一维稳态模型。

7、某拟建项目排放700t/a,1000t/a,烟粉尘200t/a,挥发性有机物(VOCs)30t/a。该项目所在城市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如下表所示。为满足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区域削减量最少的方案是()。【单选题】

A.不削减,削减2000t/a,烟粉尘不削减,VOCs不削减

B.削减700t/a,削减1000t/a,烟粉尘削减200t/a,VOCs削减30t/a

C.削减700t/a,削减2000t/a,烟粉尘削减200t/a,VOCs削减30t/a

D.削减1400t/a,削减2000t/a,炯粉尘削减400t/a,VOCs削减60t/a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上一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不达标的城市、水环境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市县,相关污染物应按照建设项目所需替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2倍进行削减替代(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除外);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不达标的城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四项污染物均需进行2倍削减替代(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除外)。题中年平均浓度超标,应进行2倍削减替代,即削减2000t/a;、PM10、PM2.5等的年平均浓度不超标,无须进行削减。

8、下列预测结果,属于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项目的预测内容有()。【多选题】

A.网格点小时平均最大浓度

B.关心点日平均最大浓度

C.关心点非采暖期平均浓度

D.网格点日平均浓度分布图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第9.8.1.2条规定,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包括: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④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

9、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0,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为8000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为。【单选题】

A.66

B.80

C.132

D.16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将题中数据[s(8000)为18.2‰,s(0)为30%,uf为0.01m/x=-8000m]代入公式

10、水质计算中,下列流速、一级降解系数、横向混合系数、纵向离散系数的单位表达,正确的有()。【多选题】

A.m/s,1/s,/s,/s

B.m/s,1/a,/s,m/s

C.m/s,1/a,/s,/s

D./s,1/d,m/s,/s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流速单位一般为m/s,一级降解系数的单位有1/s、1/a、1/a,横向混合系数、纵向离散系数的单位一般为/s。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A:位于高压输电线防护区域内
B: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上风向
C:设施底部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0.5m
D:基础防渗层为1m厚、渗透系数为1*105/s的土层
答案:C
解析: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有关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条件要求有:①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②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④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⑤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⑥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⑦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等要求。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关于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发展方向与开发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
B.可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优化开发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C.国家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聚集
D.农产品主产区应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答案:D
解析:



电解铜箔项目


【素材】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箔项目,设计生产能力8.0*103 t/a,电解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艺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 。工业园区建筑物高度10~20 m。


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高1 5 m。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的废气治理废水,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问题】


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建议。


2.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3.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答案:
解析:

1.答:存在的问题有: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铬,为一类污染物,


含一类污染物的废水在没达标前不能与其他废水混合。


调整建议:采用化学沉淀法先对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铬达


标后,再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处理。


2.答: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为:(8+20.4)/(8+20.4+15.6)*100%=64.5%


3.应调查下列信息:(1)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2)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3)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4)烟气出口速度(m/s);(5)硫酸雾的正常排放量( 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6)排气筒200 m范围内的建筑物高度。


4.答:废弃离子交换树脂,含铜、锌、铬的各类浓废液,灰化槽渣和钝化槽液,污泥。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5)制订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举一反三:此问题与“三、冶金机电类 案例2 新建汽车制造项目”第2题大同小异,考点均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有关第一类水污染物的相关规定内容。请一并进行总结分析。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2)从生产工艺、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7)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举一反三:注册环评师考试中有关预测模式的考点基本上限于模式中主要参数的获取,不同模式如何选择等问题。本题的考点类似于“六、社会区域 案例2 新建1 0万t/d污水处理厂项目”中第3题。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举一反三:对于危险废物的相关考题,首先应该想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常见的危险废物名称及危险废物储存、转运、填埋、焚烧等相关规定,部分考点出自《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关于危险废物的其他类似考题见本书“二、化工石化及医药类/案例1 新建石化项目”中第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收集、 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 ) 的措施。

A.防扬散
B.防流失
C.防渗漏
D.防淋溶
答案:A,B,C
解析:
淋溶作用,是指一种透过天然下渗雨水,或人工灌溉,将上方土层中之某些矿物盐类或有机物质溶解,而将之移往较下方土层中之作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