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3-04)

发布时间:2021-03-04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工程项目中,应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有()。【多选题】

A.垃圾焚烧厂

B.花卉基地建设

C.城市住宅小区开发项目

D.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水电站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景观生态学法主要是针对具有区域性质的大型项目,如大型水利工程;线性项目,如铁路,输油、输气管道等,重点研究的是项目对区域景观的切割作用带来的影响。AC两项属于污染型建设项目,应重点考虑环境污染,而无须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2、某河道控制断面BOD5、氨氮、DO执行的水质标准分别是4.0mg/L、1.0mg/L、5.0mg/L,枯水期三者的实测值分别是3.0mg/L、2.0mg/L、4.0mg/L,相应的饱和溶解氧值是8.0mg/L,则BOD5、氨氮、DO的标准指数应为()。【单选题】

A.1.33、2.0、2.8

B.1.33、1.0、1.2

C.0.75、2.0、5.5

D.0.75、2.0、2.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单因子标准指数公式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则: 的标准指数=3.0/4.0=0.75, 氨氮的标准指数=2.0/1.0=2.0。当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小于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时,DO的标准指数:

3、在紧邻某污染物场地(500m×500m)下游有一平行于污染场地边线且垂直地下水流向的排水渠,该排水渠切割浅层地下水深度2.5m,地下水水力坡度为0.5%,渗透系数为8m/d,则受污染场地污染的地下水排入渠道的水量估算值是()。【单选题】

A.25/d

B.50/d

C.100/d

D.200/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受污染场地污染的地下水即为地表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因此排入渠道的水量估算值:Q=V·A=K·L·I·h=8*500*0.5%*2.5=50(/d)k 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L为河渠渗漏段的长度,m;I为河渠某一侧地下水的水力梯度;h为水力坡度取值段含水层的平均厚度,m。

4、陆生动物调查中,设立调查线路或调查点应考虑()。【多选题】

A.代表性

B.随机性

C.整体性

D.可达性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陆生动物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对象、内容以及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拔、生境等确定调查线路或调查点,调查线路或调查点的设立应注意代表性、随机性、整体性及可行性相结合。

5、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已实施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建设项目应采取()。【单选题】

A.经济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B.技术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C.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D.满足长期达标排放的环境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第7.2条规定,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6、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0,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为8000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为。【单选题】

A.66

B.80

C.132

D.16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将题中数据[s(8000)为18.2‰,s(0)为30%,uf为0.01m/x=-8000m]代入公式

7、具有日调节性能的水电站,运营期对坝址下游河道水生生态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多选题】

A.水量波动

B.水位涨落

C.水温分层

D.气候变化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生态机理分析法的区域性原则,生态影响预测评价中应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判断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需求、主要问题以及敏感保护目标。AB两项,对于日调节水电站,下泄流量、下游河段河水流速和水位在日内变化较大。C项,由于水位不断发生变化,下游水体的湍流运动激烈,不易产生水温分层,对下游河道的航运和用水设施影响明显。D项,局地气候变化在建设期就已经发生。

8、生态现状调查评价中,利用“3s”技术中的遥感影像可调查的内容有()。【多选题】

A.植被类型及分布

B.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C.大型动物的种群结构

D.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范围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广义来讲,遥感是指通过任何不接触被观测物体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遥感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面水体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生物量分布、土壤类型及其水体特征、群落蒸腾量、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等。C项,种群结构是指种群密度、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等信息,仅仅依靠遥感技术是无法对其进行调查的。

9、某大型水电站建于干热河谷,为跟踪监测电站建成后对干热河谷陆生生态的影响,监测计划应包括的内容有()。【多选题】

A.物候变化

B.局地气候的变化

C.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D.陆生动植物物种的变化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的跟踪监测可以参照现状调查的目标设计。根据生态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特点,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故在建成大型水电站后的跟踪监测中,周边的物候、局地气候、土壤理化性质、陆生动植物物种等均属于调查内容。

10、某污水池下伏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00m/d,有效孔隙度为25%,水力坡度为0.5%,在该污水池下伏潜水主径流方向上的下游分布有系列监控井(1-4号井),若该污水厂发生泄漏,其特征污染物65天内在污水池下游监测井中可能被检出的有()。【多选题】

A.下游30m处1号井

B.下游60m处2号井

C.下游20m处3号井

D.下游240m处4号井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达西定律是描述重力水渗流现象的基本方程。根据达西定律:污染物下游迁移距离=渗透系数(K)×水力坡度(i)×天数(t)/孔隙度(n)=100×0.5%×65/25%=130(m)达西定律适用于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常用雷诺数Re<10表示),当地下水流呈紊流状态,或即使是层流,但雷诺数较大,已超出达西定律适用范围时,渗透速度ν与水力坡度i就不再是一次方的关系,而变成非线性关系。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年)炼钢项目环境空气某现状监测点共测得一氧化碳(CO)小时平均浓度数据28个,其中无效数据4个,超标数据12个,则一氧化碳(CO)小时平均浓度的超标率是( )。

A.42.5%
B.46.2%
C.50.0%
D.54.5%
答案:C
解析:
12/(28-4)=0.5。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定义,表述错误的是()。

A:臭气浓度是指恶臭气体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的稀释倍数
B: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对物料、工件进行热处理工序的热工设备
C:自然通风锅炉是指利用烟囱内、外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锅炉
D: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理论空气需要量与实际空气消耗量的比值
答案:D
解析:
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消耗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的比值。

(2019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处置的废物是()。

A.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B.危险废物
C.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上物
D.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
答案:C
解析:
AB属于危险废物,D需要经处理满足入场要求时方可入场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收费政策不落实、污水处理厂建成后1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缓审批该城市项目环评。

A:50%
B:55%
C:60%
D:65%
答案:C
解析:
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收费政策不落实、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缓审批该城市项目环评,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建设资金。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