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2021-06-17)

发布时间:2021-06-17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项目建设临时占用10亩湖滨芦苇滩地,项目建成后该临时占地应恢复为( )。【单选题】

A.林地

B.草地

C.园地

D.湿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项目建成后,临时占地者必须及时清除废弃物,恢复土地原状,即湖滨芦苇滩地,属于湿地。

2、某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共测得NO 2小时平均浓度56个,6个无效,未检出3个,超标8个,则小时平均浓度的超标率为( )。【单选题】

A.11%

B.12%

C.14.3%

D.1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无效是指监测不符合数据有效性规定,无效数据不纳入统计范围;未检出是指浓度小于仪器可以测量出的阈值,即非常小,从而达标。本题中超标率为8/(56-6)=0.16。

3、源离地1m,敏感点受声点离地2m,经实测,敏感点处的噪声值为67.3dB(A),声波频率为500H Z(音速340m/s),在地面设置一处3m高的声屏障,声屏障距离声源2m,距离敏感点为3m。经隔声后,敏感点的噪声值为( )dB(A)。【单选题】

A.47.7

B.49.9

C.51.2

D.51.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声源、声屏障、敏感目标示意图如下:

4、排污口形成的混合区出现在排污口的两侧(或上、下游),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水体包括( )。【多选题】

A.山区河流

B.湖泊

C.感潮河段

D.海湾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A项,由于山区河流是单向流,混合区不可能出现在排污口的两侧。

5、下列污染物排放中,属于无组织排放的有( )。【多选题】

A.装置检修吹扫气经高架火炬排放

B.高度20M的厂房天窗排放

C.无排气筒排放

D.高度大于15M的排气筒排放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无组织排放是对应于有组织排放而言的,主要针对废气排放,表现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进入收集和排气系统,而通过厂房天窗或直接弥散到环境中。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定为无组织排放。

6、下列废气除臭方法中,属于化学法的是( )。【单选题】

A.掩蔽法

B.重力法

C.冷凝法

D.燃烧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7、关于氮氧化物去除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SCR工艺将NO X还原为水和氮气,不需催化剂

B.BSCR工艺将NO X还原为水和氨气,需催化剂

C.SNCR工艺将NO X还原为水和氮气,不需催化剂

D.SNCR工艺将NO X还原为水和氮气,需催化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采用氨、尿素等作为还原剂还原氮氧化物,还原剂只和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产水和氮气,一般不与氧反应,故是有选择性反应,SNCR不需要催化剂,故SNCR称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8、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 )。【单选题】

A.获取水文资料

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

C.评价地下水质量

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是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许多水文地质资料皆需通过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才能获得。因此,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获取水文资料。

9、某污水池下伏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00m/d,有效空隙度为25%,水力坡度为0.5%,在该污水池下伏潜水主径流方向上的下游分布有系列监控井(1-4号井),若该污水厂发生泄露,其特征污染物65天内在污水池下游监测井中可能被检出的有( )。【多选题】

A.下游30M处1号井

B.下游60M处2号井

C.下游120M处3号井

D.下游240M处4号井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关键要计算出其特征污染物65天内可以到达多远。由达西定律:渗透流速 ,实际平均流速 ,所以65天可以达到2m/d×65d=130m,1、2、3号井均可被检出,选ABC。

10、声传播过程中,影响地面效应衰减的主要因素有( )。【多选题】

A.地面类型

B.B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

C.接收点、声源距地面的高度

D.空气的湿度温度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声波越过不同地面时,其衰减量是不一样的,故 A 正确;从衰减量公式可知,衰减量跟hm(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和r(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有关,故BC 正确;其他衰减等相关因素,声要素相关考点室外声传播的衰减因素如下总结。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是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 )。
A 区位
B 敏感性质
C 敏感区数量
D 敏感程度

答案: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 ) 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 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
A 规划审批机关
B 规划编制机关
C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 市级以上环保主管部门

答案:A
解析:

采用两点法进行耗氧系数K1估值时,需要监测A、B两点的()等参数。
A.BOD浓度 B.氨氯浓度
C.流速 D.水温

答案:A,C,D
解析:

2014-8.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

A.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影响
B.规划实施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C.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
D.规划实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