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2021-01-12)

发布时间:2021-01-12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这三项指标包括()。【多选题】

A.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无分级排放标准

B.通过排气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有分级排放标准

C.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mg/m3) ,无分级排放标准

D.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趿相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分级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这三项指标包括:(1)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无分级排放标准;(2)通过排气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有分级排放标准;(3)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mg/m3) ,无分级排放标准。

2、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线采用地下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措施中,属于该项目声源降噪措施的有()。【多选题】

A.轨道减振

B.风亭风口消声

C.隧道内壁吸声

D.列车车厢隔声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是轨道交通,其主要噪声是列车跟轨道振动发声,还有部分风亭有噪声。AB没有疑问,C属于传播过程中,D有争议,车厢隔声主要是能让乘客提高乘坐舒适度(比如高铁都采用了特殊的隔声玻璃,所以坐在车内不吵,但是对车外的人来看就没那么大效果),总体来说,从大局来看也做了车厢隔声对敏感点来说也能有很少量的减少源强的作用,而且也是针对源做出的措施,所以D按道理应该选。

3、实施区域消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为()时,可判定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改善。【单选题】

A.Ks≤-20%

B.K≤20%

C.Kz≥-20%

D.K≥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实施区域消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为Ks≤-20%时,可判定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改善。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对影响程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关注以下特有生态影响因素哪些方面的分析()。【多选题】

A.间接性影响

B.区域性影响

C.长期性影响

D.累积性影响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对影响程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作用因素和影响源,关注以下特有生态影响因素哪些方面的分析间接性影响;区域性影响;长期性影响;累积性影响。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依据()。【多选题】

A.工程特点

B.水环境质量管理要求

C.评价等级

D.影响及恢复程度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依据工程特点;水环境质量管理要求;评价等级。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液氨管道出现10分钟的液氨泄露,其后果计算应采用的模式是()。

A:估算模式
B:多烟团模式
C:分段烟羽模式
D:高斯烟羽模式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采用多烟团模式或分段烟羽模式、重气体扩散模式等计算。瞬时或短时间(一小时内)的事故排放一般用多烟团模式计算。事故排放源项持续时间较长时(几小时至几天)可采用分段烟羽模式中的高斯烟羽公式计算。题中液氨泄露时间为10分钟,属于瞬时或短时间的事故排放,用多烟团模式计算。

热电厂“上大压小”项目
【素材】
某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区。现有2x25MW背压供热机组,SO2排放量1235.6t/a。本期“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新建2x330MW抽凝发电供热机组,配套2x1065t/h煤粉炉,年运行5500h。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47台采暖小锅炉,减少SO2排放2638.4t/a。新建工程1台锅炉燃煤量142.96t/h,煤中含硫0.64%,煤中硫分85%转换为S02。
新建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95%,SO2排放浓度70mg/m3(基准氧含量为6%);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锅炉出口NO2浓度不高于400mg/m3(基准氧含量为6%),并采用SCR烟气脱硝装置,脱硝效率不低于80%。基准氧含量为6%时,1台锅炉的烟囱入口标态湿烟气量377.36m3/s,标态干烟气量329.28m3/s。
新建项目设置1根直径7.5m、高210m的烟囱,烟囱基座海拔标高563m。烟囱5km半径范围内地形高程最小值最大值819m。在烟囱下风向50km范围、简单地形、全气象组合的情况下,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本期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365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112m,占标率7.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522mg/m3,占标率10%的距离分别为11520m和26550m。
厂址附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本期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5个点,分别为厂址、厂址西北侧4.2km处的A村、厂址西南侧2.5km的风景名胜区、厂址东南侧2.8km处的B村、厂址东侧3.2km处的C村,共监测5天。
厂址西南侧2.5km处的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在此布点,S02小时浓度0.021~0.047mg/m3,平均值为0.038mg/m3。经AERMOD模式逐时气象预测,1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7mg/m3,2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9mg/m3。替代锅炉的SO2最大小时浓度削减值为0.018mg/m3。
说明:S02—、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5mg/m3,0.5mg/m3,0.7mg/m3;NO2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2mg/m3,0.24mg/m3,0.24mg/m3。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
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说明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答案:
解析:
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答:根据估算模式,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0365mg/m3,占标率7.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0522mg/m3,占标率21.75%。NO2占标率大于10%、小于80%。
NO2的D10%最远距离为26550m。根据《导则》要求,当D10%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综合判定评价等级为二级。
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答:(1)本期工程1台炉SO2排放量=377.36x3600x5500x70x10—9=523.02t/a,即2台炉1046.0t/a。
(2)本期工程“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减少SO2排放量1235.6t/a。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47台釆暖小锅炉,减少SO2排放2638.4t/a。故本工程建成后区域SO2排放增减量=1046.0-1235.6-2638.4=-2828t/a。
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
答:(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不合理。根据导则要求,二级评价至少应布设6个现状监测点。分析得知,至少应在厂址东北侧适当距离增设一个监测点。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为5天,时间不满足要求。根据导则要求,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答:小时浓度为0.019+0.047-0.018=0.048mg/m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执行一级标准,所以小时浓度占标率为0.048/0.15=32.0%,满足标准要求。
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并说明调査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答: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
(1)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
(2)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3)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遵循“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的原则。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为: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考点分析】
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
(1) 有可能存在多个数值,易让考生不解,具有混淆性。
(2)题中提到估算范围为“烟囱下风向50km”,对比常规取值25km具有错误的诱导性。
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3)分析计算改扩建工程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
(1)题干中有燃煤量、硫分、转化率、运行小时数等相关数值,考生若以此思路计算,很容易计算得出1台炉SO2排放量为下述数值:2xl42.96x0.64%x(1-90%)x

(2)标态干烟气量和湿烟气量有混淆性。
(3)在烟囱入口烟气量对应的过剩空气系数和污染物排放浓度对应的过剩空气系数不一致的情况下,应进行过剩空气系数折算。这与现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要求相符。
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要求,二级评价项目应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2)根据新导则要求,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此处与93版导则有所不同,易混淆。
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8)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
(1)根据《导则》要求,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对不同预测点叠加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还是平均值容易混淆。
(2) 1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7mg/m3,2台机运行时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9mg/m3。1台机和2台机浓度贡献值的数值差别易让考生不解,产生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台机和2台机的烟气量不同。容易造成2台机浓度贡献值2x0.017=0.034mg/m3的错误结果。
(3)考生易忘记替代锅炉的SO2最大小时浓度削减值。题干“本工程2台机运行时”即意味着替代锅炉已关停。
(4)注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执行一级标准。还应注意Pmax计算时采用二级标准,并不因环境敏感点执行标准级别的变化而改变。
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说明调査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7)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
(1)应注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不仅仅包括大气预测部分。不应遗漏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2) 93版导则对地面气象观测站选择未有明确要求,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易遗漏时间和温度。考试中应按照最新的2008版大气导则作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A:畜牧业的有关专项规划
B: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
C:城际铁路网建设规划
D: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八条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