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2020-12-07)

发布时间:2020-12-07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下列预测与评价结论,不能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可接受的结论的是()。【单选题】

A.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且占地范围内各评价因子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B.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有个别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但采取必要措施后,可满足相关规定的

C.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

D.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出现或加重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问题,但采取防控措施后,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以下情况不能得出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的结论:a)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盐化、酸化、碱化等对预测评价范围内土壤原有生态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影响的;b)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各不同阶段,土壤环境敏感目标处或占地范围内多个点位、层位或评价因子出现超标,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无法满足GB 15618、GB36600或其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管理规定的。

2、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下列属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项目的是()。【单选题】

A.镍

B.铜

C.铬

D.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项目包括镉、汞、砷、铅、铬。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类别划分依据不包括()。【单选题】

A.环境影响程度

B.行业特征

C.工艺特点

D.规模大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行业特征、工艺特点或规模大小等将建设项目类别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见附录 A,其中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预测和评价的因子应包括反应建设项目特点的()和生态因子。【多选题】

A.常规污染因子

B.特殊污染因子

C.主要污染因子

D.特征污染因子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预测和评价的因子应包括反应建设项目特点的常规污染因子、特征污染因子和生态因子。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O3浓度限值类型有()。【多选题】

A.1h平均浓度限值

B.24h平均浓度限值

C.日最大8h平均浓度限值

D.年平均浓度限值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O3浓度限值类型有1h平均浓度限值;日最大8h平均浓度限值。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某排气筒高30m,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有一建筑物高26m,对该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是()。

A: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执行标准限值
B: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
C:排放浓度执行标准限值,排放速率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
D:排放浓度在标准限值基础上严格50%,排放速率执行标准限值
答案:C
解析:
该排气筒高度(30m)没有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26m)5m以上,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排放浓度执行标准限值。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信息中,不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信息告知内容的是()。

A: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
B: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因素及影响后果
C:项目拟采取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D:项目获得公众支持和反对情况的统计说明
答案: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规定,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是在公众知情的情况下开展,应告知公众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息,包括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以及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替代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终选定的替代方案应是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
B.应对项目的组成和内容的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
C.应对项目选线、选址的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
D.应对项目施工和运营方案的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
答案:A
解析:
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中,替代方案主要指项目中的选线、选址替代方案,项目的组成和内容替代方案,工艺和生产技术替代方案,施工和运营方案替代方案、生态保护措施替代方案。评价应对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优先选择生态影响最小的替代方案,最终选定的方案至少应该是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

下列关于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溶氧的昼夜变化可分析水体群落的代谢情况
B:水中溶解氧量随温度而变化,因此必须对实际观察的昼夜氧曲线进行校正
C: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是将放射性14C以14CO2的形式,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样瓶
D:叶绿素测定法是通过薄膜将自然水进行过滤,然后用丙酮提取,将丙酮提出物在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光吸收,再计算
答案:A,B,D
解析:
C项错误,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是将放射性14C以碳酸盐14CO32-的形式,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样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