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练习(2021-11-28)

发布时间:2021-11-28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水环境标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因子原则上应包括的类别有()。【多选题】

A.基本水质因子

B.特征因子

C.常规水质因子

D.特殊因子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因子原则上应包括的类别有基本水质因子、特征因子。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层位应以()为主。【多选题】

A.潜水含水层

B.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

C.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D.承压含水层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层位应以潜水含水层;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为主。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属于天然包 带防污性能分级为强的判定条件是()。【单选题】

A.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 K≤1x 10-7 cm/s,且分布连续、稳定

B.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

C.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 K≤1x 10-6 cm/s,且分布连续、稳定

D.岩(土)层单层厚度Mb21.0m,1 x 10-6 cm/s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属于天然包 带防污性能分级为强的判定条件是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 K≤1x 10-6 cm/s,且分布连续、稳定。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情景组合中,应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为重点防渗区的是()。【单选题】

A.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 +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

B.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

C.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

D.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 + 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情景组合中,应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为重点防渗区的是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下列区域中,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属于较敏感的是()。【单选题】

A.温泉水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B.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C.备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

D.规划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属于较敏感的是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某项目位于敏感区,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答案:A
解析:
项目位于敏感区,不管是什么样的危险源其评价等级都是一级。

填埋场渗滤液( )可能会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污染。
A. 泄漏
B. 处理不当
C. 重金属
D. 泄漏或处理不当

答案:D
解析:

监测布点要求:监测点设置应根据( ),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A.项目的规模和性质 B.结合地形复杂性
C.污染源 D.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

答案:A,B,C,D
解析:
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 层( )m以下,否则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
A. 1 B. 3 C. 5 D. 6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此知识点非常重 要,在案例分析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务必记忆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