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练习(2022-02-11)

发布时间:2022-02-11


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八章 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包括()。【单选题】

A.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行政隶属的关系

B.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生物过程的关系

C.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气候过程的关系

D.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水文过程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包括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行政隶属的关系。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多选题】

A.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

B.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

C.长期的生态监计划

D.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长期的生态监计划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关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E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

B.二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

C.一级评价利用已有生物量资料时,需实测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验证

D.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或其他特殊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开展专题调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关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一级评价利用已有生物量资料时,需实测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验证。

4、某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生态影响评价成图范围为1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要求为()。【单选题】

A.1:1万

B.1: 5万

C.1:10万

D.1:25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某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生态影响评价成图范围为1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要求为1:1万。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物种重要性比选

B.采用香农一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

C.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预测项目对动植物种群的影响

D.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采用香农一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 。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措施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B: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
C:禁止在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上的滩地存贮固体废弃物
D: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 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和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共有的原则有( ) 。
A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B 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C 分区推进,分类指导
D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E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答案:D
解析: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包括()。

A: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业进行集中治理
B: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坚决禁止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
C:对造成污染的重金属污染企业,加大处罚力度,采取限期整治措施,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关停取缔
D:积极妥善处理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
答案:A,C,D
解析:
选项B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坚决禁止在重点防控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

3/d,设计进水水质COD、NH3-N和全盐量分别为3000mg/L、300mg/L和5000mg/L。现状实际处理废水为150m3/d,COD、NH3-N和全盐量实际进水浓度分别为2600mg/L、190mg/L和4600mg/L。废水经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由专用管道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电、供汽依托园区基础设施。
  拟在现有厂区新建农药啶虫脒生产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胺化缩合车间,干燥车间,扩建化学品罐区。生产工艺流程见图6-1。主要原料有2-氯-5-氯甲基吡啶、一甲胺和氰基乙酯,主要溶剂有三氯甲烷、乙醇。拟在现有化学品罐区内增设化学品储罐,包括2×80m3乙醇常压储罐、10m3一甲胺压力储罐和2×30m3三氯甲烷常压储罐,贮存量分别为100t、4t和50t。

图6-1 拟建项目工艺流程与产污节点图
  项目废水产生情况见表6-1,拟混合后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配置3套工艺废气处理设施,其中,废气G1、G2和G3经深度冷凝+碳纤维吸附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S1蒸馏残液及废气处理产生的废碳纤维送废液废渣危险废物焚烧炉焚烧处理。
表6-1 拟建项目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指出图6-1中废气G1和G6中的特征污染物。 废气G3的处理工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本项目废水混合后直接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为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送焚烧炉焚烧的可行性,应调查哪些信息?

答案:
解析:
(1)废气G1中的特征污染物有2-氧-5-氯甲基吡啶、一甲胺、三氯甲烷。   (2)废气G6中的特征污染物有乙醇、氰基乙酯。(1)废气G3的处理工艺合理。   (2)理由   ①G3废气主要为三氯甲烷,且浓度较高,经深度冷凝处理后,可回收利用三氯甲烷;   ②不凝、低浓度的三氯甲烷经碳纤维吸附处理进一步去除,可达标排放。(1)本项目废水混合后直接送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不可行。   (2)理由:混合后全盐量浓度为(8×125000+10×1600+2×500+150×4600)÷(8+10+2+150)≈10041.18mg/L>5000mg/L,超过了设计进水水质的全盐量浓度。为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送焚烧炉焚烧的可行性,应调查的信息包括:   (1)S1蒸馏残液及废碳纤维的产生量和组分。   (2)危险废物焚烧炉剩余处理能力。   (3)焚烧炉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   (4)焚烧尾气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可靠性。   (5)焚烧炉现状是否存在环保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