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2-02-17)

发布时间:2022-02-17


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公路污染源计算清单的内容有()。【多选题】

A.公路高度

B.公路宽度

C.平均车速

D.车流量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公路污染源为线源,调查内容包括:①线源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m),道路宽度(m),街道街谷高度(m);②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g/(km.s)];③平均车速(km/h),各时段车流量(辆/h)、车型比例。

2、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禁止新建的锅炉是()。【单选题】

A.燃气锅炉

B.燃煤型锅炉

C.燃轻柴油锅炉

D.燃重油锅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该标准中适用的锅炉不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禁止在一类功能区内新、扩建污染源的规定。

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保证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每日至少应有()的采样时间。【单选题】

A.20H

B.18H

C.16H

D.12H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按新规每日至少应有20h的采样时间,选A。

4、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不得超过()dB(A)。【单选题】

A.10

B.15

C.60

D.6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环境噪声限值如表7所示,则2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声级不得超过:50+15=65dB(A)。

5、关于《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不适用于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评价

B.适用于对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评价

C.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管理

D.不适用于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乡村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管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范围为:①本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②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该标准。

6、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单选题】

A.教学楼外1M,距地面高度1.2M处

B.教学楼室内距窗1M,距地面高度1.2M处

C.教学楼窗外1.5M,距离地面高度1.0M处

D.教学楼室内距窗1.5M,距地面高度1.6M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择环境噪声监测点时,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在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①一般户外。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高度处。②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③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窗约1.5m处,距地面1.2~1.5m高。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风险防范设施的是()。【单选题】

A.水泥厂窑尾布袋除尘器

B.化工厂污水处理站

C.高速公路两侧的声屏障

D.油库区的围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管理应在风险识别、后果分析与风险评价基础上,为使事故对环境影响和人群伤害降到可接受水平,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事故频率和影响的措施。例如对重点环境风险功能单元(设备、管道等)采用遏制泄漏和消除危险性物质扩散的措施(例如水幕、防护堤、事故池,控制排放条件等);又如切断泄漏源,减少和降低风险概率的措施。ABC三项均不属于环境风险功能单元;D项,油库区具有危险性。

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值的正确表述是()。【单选题】

A.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风险值=概率*危害程度

B.风险值是单位时间风险发生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事故数÷单位时间

C.:风险值是风险后果的表征量,风险值=后果

D.风险值是行业风险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行业风险次数÷行业企业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风险计算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核心工作,《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了风险计算时用风险值进行评价,风险值的定义为:风险值(后果/时间)=概率(事故数/单位时间)*危害程度(后果/每次事故)。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项目,不属于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的是()。【单选题】

A.年平均温度日变化

B.年平均风速月变化

C.年平均风频月变化

D.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项目,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包括:①温度,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②风速,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③风向、风频,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④主导风向。

10、2007年建成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其渗滤液排放符合要求的有()。 【单选题】

A.2011年7月1日起必须自行处理并达标排放

B.2011年7月1日起应预处理达到一定要求后送往符合条件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C.2008年7月1日起必须自行处理并达标排放

D.2008年7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止可不经预处理直接送往符合条件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有:①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污水处理装置,生活垃圾渗滤液(含调节池废水)等污水经处理并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后,可直接排放;②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自2008年7月1日起至2011年7月1日前,无法达标排放的,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将生活垃圾渗滤液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③2011年7月1日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达标排放。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企业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炼油企业
B:纺织企业
C:造船企业
D:钢铁企业
答案:A
解析:
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下列行业执行各自的排放标准:造纸工业,船舶,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合成氨工业,钢铁工业,航天推进剂使用,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需要对关键的单项问题 进行替代方案比较的建设项目,其生态评价等级是( )级。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需要对关键的单项问题进行替代方案比较的建设项 目的级别。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之。

5kL啤酒厂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处理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包装车间、CO2回收车间、制冷车间、制水车间、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原料立仓、瓶箱堆场及办公辅助用房。项目预计2017年10月投产,项目以大米、麦芽、淀粉为主要原料,经糊化、糖化、发酵等工艺生产成品啤酒,生产工艺见图4-1。

图4-1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制冷车间内设6台螺杆制冷机组和蒸发冷凝系统,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剂,运行时氨在线量为7t;氨储存区位于制冷车间外30m处,内设1座10m3的液氨压力储罐,用于补充制冷系统氨消耗,液氨最大储存量为5.2t。
  原料处理车间内,大米、麦芽筛选粉碎过程产生的粉尘收集后送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大米、麦芽筛选粉碎的粉尘产生量分别为0.9kg/h和0.7kg/h,设计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5%,排风量为5000m3/h。
  全厂废水包括糊化、糖化、发酵、洗瓶、过滤工序的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量为1520m3/d,拟送至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预处理标准后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前,拟将经预处理后的废水经管线直排A河。
  该工业园区成立于2015年,规划建设处理规模1.5×104t/d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园区生产废水,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A河,预计2017年8月投产;目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程,因资金问题投产日期将延后。
  注:①《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排入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啤酒企业,污水排放执行预处理标准;排入自然水体的啤酒企业,污水排放执行限值标准;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氨临界量为10t。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指出图4-1中S2、S3、S4的固废属性。 指出工程是否有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计算原料处理车间排气筒粉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 给出工程排水方案的2种优化途径,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情形中,可使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有()。

A:需要评价的河段小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
B:需要评价的河段大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计算得出)
C:大中型河流,横向浓度梯度明显
D: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
答案:A,C
解析:
B项采用的是一维模型,D项采用的是一维稳态模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