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1-09-19)

发布时间:2021-09-19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报告书结论编写,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报告书结论应文字简洁、准确

B.报告书结论应概括、总结全部评价工作

C.报告书结论主要概括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不需概括描述环境现状

D.报告书中如有评述环保措施的专门章节时,报告书结论不需总结拟采用的环保措施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C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是全部评价工作的结论,应在概括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简洁、准确、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D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明确一般情况下和特定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规定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得出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预测数学模式的选用,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动态数值模式只适用于非恒定水域中的各类污染源排放

B.解析模式适用于恒定水域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

C.河流充分混合段断面平均水质可以采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

D.二维解析模式只适用于矩形河流或水深变化不大的湖泊、水库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A项,动态数值解水质模式适用于各类恒定水域中的非连续恒定排放或非恒定水域中的各类污染源排放。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在定量预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单选题】

A.专业判断法

B.类比调查法

C.数学模式法

D.物料平衡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同时应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和专业判断法等。其中,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一般情况此方法比较简便,应首先考虑。选用数学模式时要注意模式的应用条件,如实际情况不能很好满足模式的应用条件而又拟采用时,要对模式进行修正并验证。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单选题】

A.建设项目地质条件

B.建议项目所在地气候特征

C.建设项目受纳水体的污染来源

D.建设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其他环境现状调查。其中,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包括:地理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土壤、水土流失、生态、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调查内容。根据专项评价的设置情况选择相应内容进行详细调查。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值的正确表述是()。【单选题】

A.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风险值=概率*危害程度

B.风险值是单位时间风险发生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事故数÷单位时间

C.:风险值是风险后果的表征量,风险值=后果

D.风险值是行业风险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行业风险次数÷行业企业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风险计算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核心工作,《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了风险计算时用风险值进行评价,风险值的定义为:风险值(后果/时间)=概率(事故数/单位时间)*危害程度(后果/每次事故)。

6、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目标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

B.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C.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行业环境保护目标,也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D.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但不包括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是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的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7、某项目按工程建设方案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300m,对建设方案进一步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可达标,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20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为()。【单选题】

A.厂界外200M范围

B.厂界外300M范围

C.以排放源边界为起点200M范围

D.以排放源边界为起点300M范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8、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的分级,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分为三级

B.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按现有排污单位和新改扩建排污单位分为二级

C.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新建排污单位执行一级标

D.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禁止恶臭污染物排放,二、三类功能区对应执行二级、三级标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排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排入GB3095—1996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排入GB3095—1996中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规划中3个建设项目在5年内新建并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时,可采用的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是()。【单选题】

A.自净利用指数法

B.标准指数法

C.幂指数法

D.加权平均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向同一地面水域排污时,应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各建设项目的排污总量或允许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比例(政府有关部门未做规定的可以自行拟定并报环保部门认可)。向已超标的水体排污时,应结合环境规划酌情处理或由环保部门事先规定排污要求。

10、在室内固定设备结构传播噪声时,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测点位置应布置在()。 【单选题】

A.距任一反射面至少1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处

B.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处

C.距任一反射面至少1M以上,距地面1.5M,距外窗0.5M处

D.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5M,距外窗1M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位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高度处,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的固定设备结构传声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以上,窗户关闭状态下测量。被测房间内的其他可能干扰测量的声源(如电视机、空调机、排气扇以及镇流器较响的日光灯、运转时出声的时钟等)应关闭。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活动包括( )。
A、滩涂养殖
B、鱼类加工
C、公海捕捞
D、思"养娃娃鱼

答案:A,C
解析:
见教材P154。

对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由( )负责受理其试生产申请。
A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 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 建设项目所在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 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

A: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C:预防或者减轻负面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D: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答案:A,B,D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