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2020-07-18)

发布时间:2020-07-18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要求,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B.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C.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D.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①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②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③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④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⑤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⑥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⑦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cm/s)等要求。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获取一级评价项目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的方法是()。【单选题】

A.引用已有数据

B.类比测量

C.现场实际测量

D.专家咨询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一级评价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现状声源的构成及其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时参数选择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选择必要的常规水质参数

B.根据项目的污染特征选取特征水质参数

C.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受纳水体无关

D.特征水质参数的选取与评价等级有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有:①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应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②常规水质参数以GB3838—2002中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③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对于荒漠地区旅游开发项目,不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的是()。【单选题】

A.对周边矿产资源的影响与保护

B.对区域文物的影响与保护

C.对区域物资的影响与保护

D.对区域荒漠植被的影响与保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应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①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②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③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④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对荒漠地区开发利用评价的重点是土地承载能力的变化及由此而引发的区域生态经济问题。荒漠是十分脆弱的生命体系,评价的重点是其生态承载能力的变化。此外,还应将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作为重点评价内容,对补偿措施的生态合理性进行评价。

5、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排污单位恶臭污染物排放,说法错误的有()。【多选题】

A.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处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应符合厂界标准值

B.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处的多次监测值,应符合厂界标准值

C.排气筒中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应符合排放限值

D.排气筒中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应符合排放限值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原则包括:①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②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③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6、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禁止新建的锅炉是()。【单选题】

A.燃气锅炉

B.燃煤型锅炉

C.燃轻柴油锅炉

D.燃重油锅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该标准中适用的锅炉不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禁止在一类功能区内新、扩建污染源的规定。

7、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固定设备噪声通过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关于室内噪声排放限值,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住宅卧室与医院病房内的排放限值相同

B.室内倍频带声压级限值随倍频带中心频率升高而减小

C.位于0类声环境功能区的A、B类房间内排放限值相同

D.位于2、3、4类声环境功能区的A类房间内排放限值相同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A类房间是指以睡眠为主要目的,需要保证夜间安静的房间,包括住宅卧室、医院病房、宾馆客房等;B类房间是指主要在昼间使用,需要保证思考与精神集中、正常讲话不被干扰的房间,包括学校教室、会议室、办公室、住宅中卧室以外的其他房间等。住宅卧室与医院病房均属于A类房间,在任何声环境功能区的A类房间内排放限值相同;位于0类声环境功能区的A、B类房间内排放限值相同,昼间均为40dB,夜间均为30dB。室内倍频带声压级限值随倍频带中心频率升高而减小。以1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A类房间为例,当中心频率由34Hz~79Hz依次升高时,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限值由500dB~31.5dB依次减小。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单选题】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推荐模式清单包括:①估算模式,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②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AERMOD、ADMS和CALPUFF,三者均适用于复杂地形,但AERMOD模式和ADMS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均≤50km,CALPUFF模式的适用评价范围>50km。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的是()。【单选题】

A.断面宽深比为10的中河

B.河段弯曲系数为1.5的中河

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具体简化要求为:①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②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因此,大中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最大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矩形平直河流。

10、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防渗层符合要求的是()。【单选题】

A.0.5M厚、渗透系数为1*CM/S的粘土层

B.0.5M厚、渗透系数为1*CM/S的粘土层

C.1M厚、渗透系数为1*CM/S的粘土层

D.1M厚、渗透系数为1*CM/S的粘土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堆放要求中说明,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cm/s)。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9-46、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列废物的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法的是( )。

A. 液态废物(排入水体的废水除外)
B.在生活中产生的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
C.在生产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的半固态物质
D.放射性废物
答案:D
解析:

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的方法有()。

A:现场调查
B:勘探试验
C:搜集资料
D:遥感调查
答案:A,B,C
解析:

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HCl使用量100kg/h,其中90%进入产品、8%进入废液、2%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HCl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HCl的排放速率是()。

A:0.01kg/h
B:0.02kg/h
C:0.08kg/h
D:0.10kg/h
答案:B
解析:
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HCl使用量100kg/h,2%进入废气,且废气处理设施HCl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HCl的排放速率=100*2%*(1-99%)=0.02(kg/h)。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A.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
B.评价范围内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
C.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
D.评价范围内现有人群对噪声敏感程度的个体差异
答案:D
解析:
声环境现状调查基本内容主要包括:①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调查,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②评价范围内现有敏感目标调查,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的分布等情况,并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③声环境功能区划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④现状声源调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