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2020-11-02)

发布时间:2020-11-02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分析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B.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C.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

D.分析评价范围内拟建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主要内容(1)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2)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 评价厂界(或场界、边界)超、达标情况。(3)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标、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4)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保护目标应详细调查其地理位置、四至范围及()。【多选题】

A.保护级别

B.服务功能

C.保护对象

D.保护要求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环境保护目标应详细调查其地理位置、四至范围及服务功能、保护对象、保护要求。

3、建设项目评价因子增加二次PM2.5判据的条件()。【单选题】

A.SO2+NO x≤500 (t/a)

B.SO2+O 32500 (t/a)

C.NOx+VOCsz2000 (t/a)

D.SO2+NO x≥500 (t/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评价因子增加二次PM2.5判据的条件:SO2+NO x≥500 (t/a)。

4、【单选题】

A.评价因子i的水质指数

B.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

C.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

D.评价因子j的水质指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5、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

6、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不适合大气环境二类区标准限值的有() 。【单选题】

A.农村地区

B.居住区

C.文化区

D.自然保护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不适合大气环境二类区标准限值的有自然保护区。

7、基础数据要求:河流、湖库建没项目水文数据时间精度应根据建设项日调控影响的时空特征分析典型时段的水文情势与过程变化影响,涉及日调度影响的,时间精度宜不小于()。 【单选题】

A.小时平均

B.日平均

C.月平均

D.年平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基础数据要求:河流、湖库建没项目水文数据时间精度应根据建设项日调控影响的时空特征分析典型时段的水文情势与过程变化影响,涉及日调度影响的,时间精度宜不小于小时平均。 

8、大气环境预测时,预测范围一般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单选题】

A.主导风向为X坐标轴,主导风向的垂直方向为Y坐标轴

B.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

C.南北向为X坐标轴,东西向为Y坐标轴

D.可以任意设置X、Y坐标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预测时,预测范围一般以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项目厂址为中心。

9、某建设项目处于渤海岸边3km范围内,经估算存在岸边重烟,并且最大1h平均质量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应采用()进行进一步预测。【单选题】

A.CALPUFF

B.ADMS

C.AEDT

D.AERMO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某建设项目处于渤海岸边3km范围内,经估算存在岸边重烟,并且最大1h平均质量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应采用CALPUFF进行进一步预测。

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964-2018)规定,受大气沉降影响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减轻占地范围内土壤污染的常见措施为()。【单选题】

A.绿化措施

B.冲洗措施

C.清扫措施

D.退场治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占地范围内应采取绿化措施,以种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为主。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后,需要建设 单位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况包括( )。

A.建设项目采取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B.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发生重大变化的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三年内未开工建设的
D.建设项目采用的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

答案:A,B,D
解析:
A B D【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况。答案显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五年内未开工建设的也需要重新报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B.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D.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七条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五十八条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第六十条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第六十六条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重点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 0m,渗透系数K<=1.0×10-7cm/s
B.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3. Om,渗透系数K〈=1.0×10-7cm/s
C.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
D.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 Om,渗透系数K〈=1.0×10-7cm/s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表7,重要防渗区的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