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模拟练习15

发布时间:2020-10-17


好的学习方法加做题练习,考试才能事半功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备考的小伙伴赶紧来练习一下吧。

案例:

某市计划对本地区进行航空摄影,以测绘1∶5000比例尺地形图。

1.摄区概况

摄区东西长13.2km,南北长11.2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7.82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海拔高度平地最低点为8m,最高海拔为344m。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25m,高点平均高程为315m

2.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575px,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比例尺为1∶20000

[问题]

1.航空摄影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哪些内容?

3根据案例计算一下摄影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航摄分区数。

4.航摄飞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

1.主要包括航摄空域的申请、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比例尺的选择、航摄分区的划分、航空摄影、影像处理、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2.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与包装、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

3. 摄影基准面:h = (h h)/2 = (315 25)/2 = 170m

相对航高:h相对 = m×f = 20000×152×0.001 = 3040m

绝对航高:h绝对 =h相对 h = 3040 170 = 3210m

航摄分区数:该区的高差为344-8=336m,小于相对航高3040m1/4,该区只需一个摄区。

4.飞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摄区(分区、图廓)覆盖保证、图幅中心线和旁向两相邻图幅公共图廓线敷设航线的飞行质量、控制航线(构架航线)、漏洞补摄和飞行记录填写等。

以上是关于注册测绘师考试试题的内容,备考的小伙伴赶紧来练习吧。欲了解更多关于注册测绘师考试的试题,敬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测绘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为了保证“××市地形要素数据库”项目顺利完成,保证其成果的可靠、真实,某测绘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数据质量检查的标准和规定、开发检查验收软件、数据检查验收试验、数据检查验收。


【问题】


1.试述“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2.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简述质量检查所采用的技术方式。



答案:
解析:

1.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项目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其要求如下:


(1)各级检查工作应独立进行,不应省略或代替或颠倒顺序。


(2)过程检查实行全数检查。最终检查一般进行全数检查,涉及野外检查项的可采用抽样检查,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


(3)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质量检验机构应对样本进行详查,必要时可对样本以外的单位成果的重要检查项进行概查。


(4)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资料质量错漏处理。


2.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如下:


(1)参考数据对比;


(2)野外实测;


(3)内部检查。


3.根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规定,质量检查所采用的技术方式有:计算机自动检查、计算机辅助检查和人工检查三种。



下列因素中,可以作为地图集设计依据的有()。

A、性质B、开本C、页码D、用途E、资料
答案:A,D
解析:
地图集开门设计的依据是用途和要求,而内容设计的依据是用途和性质。

大比例尺航空摄影的比例尺()

A:小于等于1:50000
B:大于等于1:10000
C:在1:10000至1:50000之间
D:大于1:50000
答案:B
解析:
按照摄影比例尺的大小,航空摄影分为:(1)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摄影比例尺大于等于1/10000;(2)中比例尺航空摄影,摄影比例尺在1/10000和1/50000之间;(3)小比例尺航空摄影,摄影比例尺小于等于1/50000。

为满足经济建设对基础测绘资料的需求,完善基础地理信息库,某市准备生产该地区1:10000比例尺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现已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城市,总面积约4500km2。测区为平地和丘陵两种地形,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均低点为20m,最高海拔230m。


2.主要技术依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CH/T 1015. 2—2007);


(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 1015. 1—2007);


(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7T 17941—2 008);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7T 18316—2008);


(6)平面系统采用1 9 8 0西安坐标系;


(7)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1:10000,航摄像机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0.02mm,像片类型为彩色片。航摄总面积为4500km2,测区共布设3 4条航线,每条航线1 1 2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3 8 0 8张,东西向飞行,航片的航向重叠6 5%,旁向重叠35%。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


要求。


4.其他资料情况


(1)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成果情况


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分别按平地和按陵地区布设方案实施,其基本情况如下:①平坦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6个平高点;②丘陵地区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8个平高点;③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质检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立体图工序使用。


(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


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问题】


1.DEM数据采集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2.试述DEM的质量检查。


3.DEM数据生产应提交哪些成果?



答案:
解析:

1.DEM数据采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航空摄影测量方法;(2)利用空间传感器方法;(3)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


2.DEM质量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高程精度、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检查。具体如下:


(1)空间参考系检查。涉及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和地图投影三个方面。大地基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否符合要求。高程基准主要检查高程基准是否符合要求。地图投影主要检查地图投影各参数是否正确使用,DEM分幅和内图廓信息是否正确和完整。


(2)高程精度检查。主要包括格网点高程中误差检查和相邻DEM数据文件的同名格网高程值接边检查等内容。


(3)逻辑一致性检查。主要包括数据的组织存储、数据格式、数据文件完整和数据文件命名。(4)附件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元数据、质量检查记录、质量验收报告和技术总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DEM数据生产需要提交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1)DEM数据文件;


(2)原始特征点、线数据文件;


(3)元数据文件;


(4)DEM数据文件接合表;


(5)质量检查记录;


(6)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7)技术总结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