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模拟试题(2020-09-04)

发布时间:2020-09-04


2020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房产测量规范》,对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可分为()级。 【单选题】

A.五

B.四

C.三

D.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可分为三级。

2、错误反映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的是( )。【单选题】

A.舍去所有小于最小弯曲尺寸规定的弯曲

B.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C.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D.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为了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和对比,需要夸大一些特征弯曲,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不是舍去所有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以及选项B、C、D是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故选A。

3、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和环境的不同,数据编辑分为( )。【单选题】

A.拓扑编辑和非拓扑编辑

B.拓扑编辑和属性编辑

C.空间数据编辑和拓扑编辑

D.属性数据编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和环境的不同,数据编辑分为拓扑编辑和非拓扑编辑。故选A。

4、在GPS短基线相对定位中,( )难以通过载波相位差分来减弱或消除。【单选题】

A.电离层折射误差

B.接收机钟差

C.多路径效应

D.卫星钟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多路径效应与测站环境有关,通过测站间求差的方法难以消除。故选C。

5、对平坦地区航空影像而言,若航向重叠度为60%,旁向重叠度为30%,那么,航摄像片所能达到的最大重叠像片数为( )张。【单选题】

A.4

B.6

C.8

D.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单个航线存在3度重叠,加上相邻航线的旁向重叠。故选B。

6、针对工程项目,变形监测的网点可分三种,不包括( )。【单选题】

A.基准点

B.工作基点

C.大地原点

D.变形观测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针对工程项目,变形监测的网点可分三种:①基准点;②工作基点;③变形观测点。故选C。

7、在测量工作中,常常采用的标准方向有( )。【多选题】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极坐标方向

D.坐标纵轴方向

E.北极星方向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由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坐标纵轴的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夹角分别称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故选ABD。

8、在极点处,子午圈曲率半径M和卯酉圈曲率半径N的关系是( )。【单选题】

A.无法判断

B.M>N

C.M<N

D.M=N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子午圈曲率半径M和卯酉圈曲率半径N的公式分别为:式中,a为放置椭球体长半径,e为第一偏心率,为纬度。由公式可知:在同纬度某点上的N均大于M,M和N的值在赤道上为最小,它们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到达极点处为最大,在两极处其值相等。故选D。

9、进行GPS网平差,首先提取基线向量,提取基线向量时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单选题】

A.必须选取相对独立的基线

B.所选取的基线应构成闭合的几何图形

C.选取能构成边数较多的异步环的基线向量

D.选取边长较短的基线向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提取基线向量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①必须选取相对独立的基线;②所选取的基线应构成闭合的几何图形;③选取质量好的基线向量;④选取能构成边数较少的异步环的基线向量;⑤选取边长较短的基线向量。

10、我国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其基准面是( )。【单选题】

A.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似大地水准面

D.参考椭球面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正常高: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故选C。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测绘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

A:涉及国家政治主张的地理信息数据
B:国家海岸线长度
C:涉及国家主权的地理信息数据
D:沿海省的滩涂面积
E:冠以“全国”、“中国”、“中华”等字样的地理信息数据
答案:A,B,C,E
解析: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涉及国家主权、政治主张的地理信息数据;(2)国界、国家面积、国家海岸线长度,国家版图重要特征点、地势、地貌分区位置等地理信息数据;(3)冠以“全国”、“中国”、“中华”等字样的地理信息数据;(4)经相邻省级人民政府联合勘定并经国务院批复的省级界线长度及行政区域面积,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岸线长度;(5)法律、法规规定以及需要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其他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层次中,平台门户网站属于()。

A.运行支撑层
B.数据层
C.应用层
D.服务层
答案:D
解析: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生产与管理、在线服务、运维监控、应用四个层面,分别承担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维护管理、服务发布、服务管理与用户管理,以及应用系统开发等任务。每个层面都由一系列专用的软件工具或系统组成。服务发布软件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


大地测量数据库


1)项目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手段越来越自动化,数据采集(获取)方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测量数据急剧增加,数据处理也更加科学与复杂,对测量成果的存储管理、供应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纸为载体的文本保存成果模式,对成果的充分利用及加工极为不便,并且难以长期有效存放这些成果,基础测绘成果更新也对这些资料的管理、提供与使用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功能齐全、性能良好、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的大地测量数据库系统,不仅能实现对成果的长期、安全、可靠地保存与管理,而且以先进的手段全面替代旧的文本资料查阅与使用方式,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等不同用户对资料的使用要求。为此××省测绘局决定立项研究开发××省大地测量数据库系统。


2)目标和主要功能


针对大地测量数据管理和应用分发需要,完成大地测量数据库建设,系统要做到数据齐全、功能完备、安全可靠、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界面美观、响应速度快,随着技术的发展利于更新维护。


系统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成果检索功能,数据处理功能,统计、报表及绘图的输出功能,数据库的管理、更新及维护功能。


3)资料收集


(1)三角点资料


各一、二等三角点绝大部分参加了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其他各有关测绘部门为了各自的使用目的,依据当时细则,在本区境内进行了局部区域的三角测量,并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进行了严密平差计算,求得1 9 80西安坐标系的精确坐标。


(2)水准点资料


自1 9 7 6年以来,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国家地震局和水利部等多家单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完成了全国一、二等水准网的布测工作。国家一、二等水准网数据处理工作分别于1 9 8 5年和1 9 9 0年完成。通过全国一、二等水准网布测和整体平差,建立了新的高程基准——1 98 5国家高程基准。××省一、二等水准路线长度为×××公里,路线条数为×××条,点数为×××点;三、四等水准路线长度为×××公里,水准路线条数为×××条,点数为×××点。


4)问题


(1)本案例收集的大地测量数据资料是否充分?


(2)设计大地测量数据库时各类数据如何存储?如何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支撑环境。


(4)简述大地测量数据库的设计流程,绘制设计流程图(技术路线图)。


(5)逻辑模型设计是由实体联系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表1-15给出了GNSS点位的逻辑模式,有何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大地测量数据库


(1)本案例收集的大地测量数据资料是否充分?


①本案例收集的大地测量数据资料并不充分。大地测量数据是大地测量数据库的核心,一般应包括参考基准数据、空间定位数据、高程测量数据、重力测量数据、深度基准数据及其元数据,每类数据主要包括观测数据、成果数据及文档资料。


②大地测量数据内容。


a.参考基准数据:包括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深度基准等数据。


b.空间定位数据:按数据不同阶段分为观测数据、成果数据及文档数据;观测数据主要包括仪器检验资料、外业观测数据;成果数据主要包括三维坐标成果、GNSS点之记(属性)、GNSS测量基线成果、天线高信息、参考框架转换参数、GNSS网概要信息;其文档资料主要是指各阶段形成的各种技术文档资料。


c.高程测量数据:观测数据主要包括原始观测数据、观测手簿、外业计算资料和仪器检验资料等;成果数据主要包括水准点成果、水准点点之记、水准路线信息和测段信息。


d.重力测量数据:观测数据包括绝对重力测量观测数据和相对重力测量观测数据;成果数据包括绝对重力点成果、相对重力点成果及重力点点之记等。


e.深度基准数据:沿岸海域的理论最低潮位数据,深度基准与高程基准之间通过验潮站的水准联测数据。


f.元数据:是大地测量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征的描述性数据,主要包括识别信息、参考基准信息和质量信息。


(2)设计大地测量数据库时各类数据如何存储?如何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按数据不同阶段大地测量数据分为观测数据、成果数据及文档数据。


a.观测数据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组织方式,一般按控制网、数据内容进行分类组织,以数据文件为基本单位进行存储。


b.成果数据按成果类型进行分类,按控制网进行组织,以点为基本单元存储。


c.文档资料按控制网、文档技术类型进行分类组织,以文件为基本单位进行存储。


②各类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建立。


a.通过控制网、控制点等作为关键字建立观测数据、成果数据、文档之间的逻辑关系。


b.成果数据以点为基础,按照网、线建立控制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一成果的不同内容之间应建立逻辑关系,如控制点成果与点之记之间应通过点的唯一标志建立逻辑关系。


c.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之间存在重合点时,应以控制点为关键字建立重合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同一控制点具有多期成果时,应建立多期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3)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支撑环境。


①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查询统计、数据维护、安全管理。


②支撑环境。包括服务器设备、存储备份设备、外围设备、网络环境。


(4)简述大地测量数据库的设计流程,绘制设计流程图(技术路线图)。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可分为需求分析、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数据库安全设计。


设计流程图见图1-3 。


(5)逻辑模型设计是由实体联系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表1-15给出了GNSS点位的逻辑模式,有何不妥之处?


该关系模式缺乏规范化,存在冗余问题、修改困难、插入问题和删除问题。


①冗余问题:一个控制点可能有多次观测,其点位信息(点名)只有一个,在该模式中会不断重复,而厂家信息也同时有大量重复。


②修改困难:由于表格中有大量的重复,某个属性变化,就要修改所有对应元组;忘记或漏改一项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如点的坐标出现更新,必须更新对应元组(行)所有内容。


③插入问题:插入一个元组必须全部属性都有确定值。如果某厂家还没有提供接收机参与,则不能将厂商的有关信息如编号、名称和地址放入数据库。


④删除问题:是插入的逆问题。由于存在多余的数据依赖,或者说不够规范,删除某个元组的信息时,结果失去了关于某个属性的所有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系统希望保留的。如删除一个接收机,会把厂家信息、点位信息也删除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