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章节练习(2022-03-12)

发布时间:2022-03-12


202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关于先张法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多根钢筋张拉时,其初应力要保持一致

B.热轧带肋钢筋张拉程序一般为:0→初应力→1.05σcon(持荷 5min)→0.9σcon→σcon(锚固)

C.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宜在4h内浇筑混凝土

D.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筋断筋数量不得超过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张拉时,同一构件内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 1%,同时对于预应力钢筋不允许断筋。

2、拱桥净跨径是每孔拱跨两拱脚截面(  )。【单选题】

A.形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B.形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C.最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D.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拱式桥其净跨径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多选题】

A.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B.切缝深度过浅

C.水灰比大

D.未设置拉杆

E.材料计量不准确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1. 混凝土路面切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裂。混凝土连续浇筑长度越长, 浇筑时气温越高,基层表面越粗糙越易断裂。 2.切缝深度过浅,由于横断面没有明显削弱,应力没有释放,因而在邻近缩缝处产 生新的收缩缝。 3.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如穿越河道、沟槽,拓宽路段处),导致板底脱空而断裂。 4. 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温度作用下产生强度裂缝。 5. 水泥干缩性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胶比大;材料计量不准确;养护不及时。6. 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均匀。 

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  )根。【单选题】

A.6

B.8

C.9

D.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5、可以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病害的措施是( )。【单选题】

A.尽量采用平接缝,边缘处理成垂直面

B.碾压的温度越低越好

C.摊铺机起步速度要快

D.压路机先进行纵向碾压,再横向碾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可以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病害的措施是:(1)尽量采用平接缝。将已摊铺的路面尽头边缘在冷却但尚未结硬时锯成垂直面,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或趁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采用斜接缝时,注意搭接长度,一般为 0.4~0.8m。(2)预热软化已压实部分路面,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3)摊铺机起步速度要慢,并调整好预留高度摊铺结束后立即碾压,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从先铺路面上跨缝开始,逐渐移向新铺面层),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碾压速度不宜过快。同时也要注意碾压的温度要符合要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土压式盾构在软弱或松散地层掘进时,盾构外周与周围土体的黏滞阻力或摩擦力较大时,应采取(  )。

A.盾构姿态控制措施
B.盾构参数控制措施
C.加强排土量控制措施
D.注浆减阻措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密闭式盾构掘进地层变形控制措施。土压式盾构在软弱或松散地层掘进时,盾构外周与周围土体的黏滞阻力或摩擦力较大时,应采取注浆减阻措施。

企业收到某机构的捐赠款50万元,该捐赠款应计入企业的( )。
A.实收资本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 D.留存收益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资本公积是指由企业收到投资者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营业外收入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按安全、经济原则从①全断面法;②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③双侧壁导坑法中比选出了一种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2: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计划对K68+398~K68+489段隧道实施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净空变化、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和外力、围岩压力、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
事件3: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激光断面仪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检验合格后,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土,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实测项目进行了实测。
事件4:在二次衬砌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K68+328~K68+368段多处出现了喷射混凝土掉落的现象,掉落处原岩表面残留有黄泥。施工单位提出了掉落段的处置方法,并进行了复喷施工。
问题:
1.判断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指出事件1中比选出的施工方法。
2.事件2中哪三项为必测项目?写出拱顶下沉量测的方法和工具。
3.指出事件3施工中的错误。补充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实测项目的漏项。
4.分析事件4中喷射混凝土因原岩面残留黄泥而掉落的原因,并写出施工单位复喷前应采取的措施。
5.本项目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答案:
解析:
1.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①K68+238~K68+298段围岩以及K69+498~K69+538段围岩应为V级围岩;②K68+298~K68+598段围岩和K69+008~K69+498段围岩应为Ⅳ级围岩;③K68+598~K69+008段围岩应为Ⅲ级围岩。 事件1中,比选出的施工方法为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全断面法适用于Ⅰ-Ⅲ级围岩中的中小跨度隧道,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及地表沉降量要求严格而围岩条件很差的情况,施工成本高。
2.事件2中必测项目为:洞内外观察,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地表下沉。
拱顶下沉量测方法为水准测量法,拱顶下沉量测工具为水准仪和钢尺。
3.事件3中的错误是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施工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应使用潮喷或者湿喷;严禁挂模喷射,受喷面必须是原岩面。
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实测项目还包括:喷层厚度(△)、喷层与围岩接触状况(△)。
4.事件4中喷射混凝土因原岩面残留黄泥而掉落的原因是:在喷射土前,岩面没有清洁干净,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够,有空洞。
施工单位复喷前应采取的措施为:喷射前要检查开挖断面的质量,处理好超欠挖;喷射前,岩面必须清洁;喷射混凝土支护应与围岩紧密粘接,结合牢固,喷层厚度应符合要求,不能有空洞,喷层内不容许添加片石和木板等杂物,必要时应进行粘结力测试,受喷面必须是原岩面。
5.本项目是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需要专家论证、审查。因为隧道穿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