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建造师《水利工程》章节练习(2020-11-14)

发布时间:2020-11-14


2020年二级建造师《水利工程》考试共3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三章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的内容,水泥的运输、保管及使用,应遵守的规定包括( )。【多选题】

A.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B.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注意环境保护

C.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D.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储罐或仓库中,不得混装

E.优先使用散装水泥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水泥的运输、保管及使用应遵守的规定。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的内容,水泥的运输、保管及使用,应遵守的规定包括: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储罐或仓库中,不得混装;优先使用散装水泥;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注意环境保护;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2、国家确定防洪标准的根据是()。【单选题】

A.保护地区的面积

B.防洪规划

C.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及经济合理性

D.保护地区的人口及经济状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 212-83),特大断面洞室(或大断面隧洞)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开挖应符合的要求有( )。【多选题】

A.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B.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5m

C.拱脚及相邻处的边墙开挖,应有专门措施

D.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3.5m

E.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4.5m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拱脚开挖的要求。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 212-83),特大断面洞室(或大断面隧洞)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1)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m;(2)拱脚及相邻处的边墙开挖,应有专门措施。

4、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土石坝筑坝材料施工试验项目包括()。【多选题】

A.调整土料含水率

B.调整土料级配工艺

C.碾压试验

D.堆石料开采爆破试验

E.土料开挖级别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

5、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 212-83),洞室开挖时,相向开挖的两个工作面相距( )放炮时,双方人员均须撤离工作面。【单选题】

A.30m

B.25m

C.20m

D.15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 212-83),洞室开挖时,相向开挖的两个工作面相距30m 放炮时,双方人员均须撤离工作面;相距15m 时,应停止一方工作单项开挖贯通。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下对堆石体的压实参数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堆石体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2/3
B.一般堆石体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1/2
C.垫层料的最大粒径为80~100mm
D.过渡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00mm
E.下游堆石区最大粒径1000~1500mm
答案:A,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90页
一般堆石体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层厚的2/3。垫层料的最大粒径为80~100mm,过渡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00mm,下游堆石区最大粒径1000~1500mm。

热拌沥青混合料碾压开始温度随沥青标号而定,开始温度取值范围为( )。

A.100~110℃

B.110~120℃

C.120~150℃

D.150~160℃

正确答案:C

污水处理方法中,属于物理处理法的是()。

A、 氧化还原法
B、 沉淀法
C、 生物膜法
D、 活性污泥法
答案:B
解析:
1) 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筛 滤截留、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相应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及离心机 等。其中沉淀池同城镇给水处理中的沉淀池。而“A.氧化还原法”属于化学处理法;“C.生物膜法”和“D.活性污泥法”属于生物处理法。

甲、乙、丙、丁、戊等单位参与某办公楼项目的投标,甲、乙是存在控股关系的两个公司,丙因在别的项目施工中受到降低资质等级处罚,不再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甲、丁相互串通投标.在提交投标文件时间截止前,戊对原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了书面补充,以下投标有效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戊
答案:D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