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注册造价工程师《基础知识》每日训练(三十一)

发布时间:2020-10-19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2020年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带来了“2020年二级造价工程师《基础知识》每日训练(三十一”,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51.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

A.社会平均水平原则

B.社会平均先进水平原则

C.简明适用原则

D.公平公正原则

E经济高效原则

[答案] AC

[解析]本题考查预算定额编制的原则。预算定额编制原则是社会平均水平原则和简明适用原则。故正确选项为AC

152.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包括( )

A基本用工

B.休息时间

C.材料超运距用工

D辅助用工

E人工幅度差

[答案] ACDE

[解析]本题考查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确定。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是指完成该分项工程必须消耗的各种用工。包括: 1)基本用工。2)材料超运距用工。3) 辅助用工。4)人工幅度差。

153.下列选项中,作为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的基础或依据的是( )

A.概算指标

B投资估算指标

C.工程造价指标

D.预算定额

E.概算定额

[答案] DE

[解析]本题考查各类定额的作用。

(1)预算定额的作用: 1)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預算、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2)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3)预算定额是施工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4)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5) 預算定额是合理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的基础。

(2)概算定额的作用: 1) 是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概算、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编制修正概算的主要依据。2)是对设计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的基础资料之一。3)是建设工程主要材料计划编制的依据。4)是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5) 是编制概算指标的依据。

(3)概算指标的主要作用: 1) 是基本建设管理部门编制投资估算和编制基本建设计划,估算主要材料用量计划的依据; 2) 概算指标是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初步设计概算、选择设计方案的依据。3)概算指标是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依据。

(4)投资估算指标的作用:是编制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阶段投资估算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编制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的参考。

(5)工程造价指标的作用: 1)作为对已完或在建工程进行造价分析的依据。2)作为拟建类似项目计价的重要依据。3)作为反映同类工程造价变化规律的基础资料。

154.可作为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投标报价依据的定额是( )

A预算定额

B.施工定额

C.概算定额

D.概算指标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额的分类。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 1施工定額,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组织、成本管理、经济核算和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施工定額直接应用于施工项目的管理,用来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单、签发限额领料单以及结算计件工资或计量奖励工资等。2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不同,预算定额是社会性的,而施工定额则是企业性的。3.概算定额。4.概算指标。5投资估算指标。

155.预算定额作为一项综合性定额,是由组成( ) 的消耗量综合而成的。

A分部工程的各分项工程

B..单位工程的各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的各工序

D.分项工程的各检验批

[答案] C

[解析]预算定额是一项综合性定额, 是按组成分项工程内容的各工序综合而成的。

考生在学习上千万不要急躁,考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累点滴。压力之下,每个人难免都会有紧张焦虑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放松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造价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中,未明确项目经理角色的是( )组织机构。

A.职能制
B.弱矩阵制
C.平衡矩阵制
D.强矩阵制
答案:B
解析:
考点: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弱矩阵制组织中,并未明确对项目目标负责的项目经理。即使有项目负责人,其角色也只是一个项目协调者或监督者,而不是一个管理者。

(2013年)关于招标文件的澄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投标人应以信函、电报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向招标人提出疑问
B.招标文件的澄清应发给所有投标人并指明澄清问题的来源
C.澄清发出的时间距投标截止日不足15天的应推迟投标截止时间
D.投标人收到澄清的确认时间可以是相对时间,也可以是绝对时间
答案:B
解析:
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将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15天前以书面形式发给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澄清时不指明问题的来源。

(2019年)地方政府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预算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 )

A.5%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
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