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章节练习(2020-07-17)

发布时间:2020-07-17


2020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甲、乙、丙三项工作持续时间分别为5天、7天、6天,甲、乙两项工作完成后丙工作开始,甲、乙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3天、4天,丙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为17天,则丙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为( )天。【单选题】

A.11

B.14

C.17

D.2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丙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过程如下:丙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最早开始时间ES+持续时间D;丙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Max{3+5;7+4}=11;所以,丙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11+6=17天。

2、下列费用中属于资金使用成本的有( )。【多选题】

A.股票发行广告费

B.贷款利息

C.股息和红利

D.债券印刷费

E.资信评估费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资金成本一般包括资金筹集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两部分。其中,资金使用成本又称为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它主要包括支付给股东的各种股息和红利、向债权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以及支付给其他债权人的各种利息费用等。ADE三项属于资金筹集成本。

3、在价值工程活动中,首先将产品的各种部件按成本由高到低排列,然后绘制成本累积分配图,最后将成本累积占成本70%~80%的部件作为价值工程主要研究对象的方法称为( )。【单选题】

A.因素分析法

B.强制确定法

C.ABC分析法

D.百分比分析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BC分析法又称重点选择法或不均匀分布定律法,是指应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对象。其基本原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抓住关键的少数可以解决问题的大部分。基本思路是:首先把一个产品的各种部件(或企业各种产品)按成本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起来,然后绘成费用累积分配图,然后将占总成本70%-80%而占零部件总数10%~20%的零部件划分为A类部件;将占总成本50%~10%而占零部件总数60%~80%的零部件划分为C类;其余为B类。其中A类零部件是价值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4、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不能从图上直接识别非关键工作的时间参数是( )。【单选题】

A.最早开始时间

B.最早完成时间

C.自由时差

D.总时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自由时差、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和工期都能从网络图中看出来,但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和总时差则不能从图上直接识别,应该利用计算公式计算。

5、在下列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中,容易形成多头领导的是( )。【单选题】

A.直线职能制和直线制

B.直线制和职能制

C.职能制和矩阵制

D.矩阵制和直线职能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职能制组织机构的主要优点是强调管理业务的专门化,注意发挥各类专家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由于管理人员工作单一,易于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可以减轻领导者的负担。但是,由于这种机构没有处理好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的关系,形成多头领导,使下级执行者接受多方指令,容易造成职责不清。矩阵制组织机构经常变动,稳定性差,尤其是业务人员的工作岗位频繁调动。此外,矩阵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受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经理的双重领导,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矛盾,产生扯皮现象。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造价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褶皱构造是()。

A:岩层受构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且未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B:岩层受构造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C: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D:岩层受垂直力作用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答案:A
解析:
褶皱构造是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它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

在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中,连接探测器的铜芯导线截面面积不小于( )。


A.0.5mm

B.0.75mm

C.1mm

D.1.5mm
答案:B
解析:
在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中,连接探测器的铜芯导线截面面积不小于0.75mm。

水电工程包括不同等级的水电站,可划分为( )。

A.迁建工程
B.扩建工程
C.改建工程
D.补偿处理
E.回迁工程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专业项目。水电工程:包括不同等级的水电站,划分为迁建工程、改建工程和补偿处理。

某年产量10万吨化工产品已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为3300万元,现拟_类似项目 的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已知生产能力指数为0.6,因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综合调整 系数为1.15,则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估算的拟建项目静态投资额为()万元。
A. 4349 B. 4554
C. 5002 D. 5752

答案:D
解析:

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P123。
【考核要点】:生产能力指数法
【注解】:本题已根据2009版教材作了适当修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