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咨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2021-01-13


随着21年度高级会计师考试报名结束,有不少的小伙伴在咨询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接下来51题库考试学习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山东济南咨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解答。

1、会计人员应该从何时开始进行继续教育?

答: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第二年开始继续教育;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自取得合格证书第二年开始继续教育。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有哪些?从哪里学?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网络培训、面授培训及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及面授培训,每学时折算3学分。网络培训由各市(区、县)确定的继续教育机构进行,可关注各市(区、县)每年的继续教育通知。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后如何进行登记和查询?

(1)参加全国、省高端会计人才培训、省会计学会培训班,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学员,继续教育记录由省财政厅统一登记。

(2)参加网络培训的学员,继续教育记录由各市、县(市、区)财政局统一登记,登记应于各市继续教育结束后的15天内完成。

(3)财政部门以外的单位组织面授培训的,待培训结束后,向备案的财政部门提供学员名单等材料,由财政部门在收到材料后15天内完成登记。

(4)承担会计类研究课题、公开发表会计类论文、公开出版会计书籍、参加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等继续教育培训的,由学员在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进行申报并上传证明材料,并由信息采集所属的财政局在采集系统内进行审核登记。

个人申报及查询系统访问路径:(1)山东省财政厅网站—“山东会计管理”专题网页—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入口—视同继续教育采集入口。(2)山东会计信息网—会计诚信管理平台—信息采集—视同继续教育采集入口。

4、以前年度的继续教育没有完成,还可以补学吗?

答:补学由各市(区、县)财政局会计科进行组织,可咨询所在市(区、县)财政局会计科。

5、前期在其他省继续教育后又在我省继续教育的,如何完善个人的继续教育记录?

答:可以通过个人申报的方式,将之前的继续教育记录在“信息采集系统-继续教育”栏目进行申报,区县审核点审核通过后,个人继续教育记录就完善了。

6、学分折算提交后,多久能够审核通过?

答:审核点将在10个工作日内(考试报名或评审期间3个工作日)审核通过。

7、某个年度的继续教育记录缺失,应该怎么办?

答:可以找到相应年度的继续教育证明或成绩单或学习记录,在信息采集—视同继续教育采集入口,按照年度进行个人申报,区县审核点进行审核后,该年度的继续教育就完善了。

8、关于单位组织的面授培训可以视同继续教育吗?

答:中央驻鲁单位、县级(含)以上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可组织学员进行面授培训。财政部门以外的单位组织面授培训的,培训前应将培训通知、课程安排、培训师资等材料向财政部门备案。学员涉及单一行政区域的,向该行政区域财政部门备案;学员跨行政区域的,向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不向财政部门备案的不予认可。培训相关内容需与财务会计相关。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51题库考试学习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以上就是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有不清楚的,也可以持续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我们也会一直更新考试相关资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能源化工生产的公司,S 集团公司拥有甲公司72%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2×0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A 公司。A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制造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及石油产品,注册资本为 72 亿元。甲公司拥有 A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B 公司。B 公司系财务公司,主要负责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为 34 亿元。甲公司拥有 B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C 公司。C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0 亿元,甲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C 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 C 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D 公司。D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注册资本为 40 亿元。甲公司拥有 D 公司 42%的有表决权股份。D 公司董事会由 9 名成员组成,其中 5 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 4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 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 5 人以上(含 5 人)同意方可实施。
E 公司。E 公司系境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开发和化工产品销售,注册资本为 3 亿元。甲公司拥有 E 公司 26%的有表决权股份,是 E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 E 公司 20%、18%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 E 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F 公司。F 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88 亿元,甲公司对 F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F
公司董事会由 10 名成员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 5 名。F 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 2/3 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G 公司。甲公司拥有 G 公司 83%的有表决权股份。因 G 公司的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与其他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竞争,G 公司自 2×05 年以来一直亏损。截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G 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甲公司决定于 2×08 年对 G 公司进行技术改
造。
H 公司。H 公司系境外公司,主营业务为原油及石油产品贸易,注册资本为 2 000 万美元。A公司拥有 H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J 公司。J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2 亿元。甲公司拥有 J 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B 公司拥有 J公司 30%的有表决权股份。
(2)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甲公司在 2×07 年进行了以下资本运作:
2×07 年 5 月,甲公司增发 12 亿股 A 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发行价为 5 元。甲公司以增发新股筹集的资金购买乙公司全部股权,实施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乙公司为 S 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7 年 3 月 31 日,乙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0 亿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60 亿元;国内评估机构以 2×07 年 3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乙公司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为 110亿元,负债的价值为 60 亿元。
甲公司与 S 集团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中规定,收购乙公司的价款为 56 亿元。2×07 年 5 月 31日,甲公司向 S 集团公司支付了购买乙公司的价款 56 亿元,并于 2×07 年 7 月 1 日办理完毕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全部手续。
2×07 年 7 月,为拓展境外销售渠道,甲公司与境外丙公司签订合同,以 6 000 万美元购买丙公司全资子公司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使丁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丁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储运、中转业务。2×07 年 6 月 30 日,丁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 000 万美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15 000 万美元;丁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0 500 万美元,负债的公允价值为 15 000万美元。
2×07 年 8 月 20 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收购价款 6 000 万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8.2。2×07 年 9 月 15 日,甲公司办理完毕丁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S 集团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资料(1)中所述的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除资料(2)所述之外,2×07
年度未发生其他变动;除资料(1)、(2)所述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2),说明甲公司在编制 2×07 年度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如何确定对丁公司的合并范围。
答案:
解析:
甲公司应当将丁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和现金流量分别纳入甲公司
2×07 年度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甲公司是上市公司,2018年年末的股份总数为900万股。该公司有关数据如下:
  公司2018年年初的有息负债总额为1500万元,股东权益总额是有息负债总额的2倍,年末股东权益增加30%,2018年年末的有息负债占投资资本比例为40%,2018年利息费用共计为200万元。201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计算公司2018年的息税前利润、投资资本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答案:
解析:
2018年年初的股东权益总额=1500×2=3000(万元)
  2018年年初的投资资本=1500+3000=4500(万元)
  2018年年末的股东权益总额=3000+3000×30%=3900(万元)
  2018年年末的投资资本=3900/(1-40%)=6500(万元)
  税前利润=900/(1-25%)=1200(万元)
  息税前利润=1200+200=1400(万元)
  投资资本回报率=(900+200)/[(4500+6500)/2]×100%=20%
  净资产收益率=900/[(3000+3900)/2]×100%=26.09%

A 公司是一家大型金融上市公司,主营保险业务。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公司需要尽快进入并做大做强银行业务。2014 年初,A 公司在进行并购目标选择后,将目标锁定为一家专营银行业务的 B 公司(非上市公司)。经并购各参与方反复磋商沟通,拟定了本次并购方案如下:
(1)A 公司收购 B 公司 100%股权,成为其全资子公司。B 公司股权账面价值 20 亿元,价值评估参考可比企业的估值水平(P/B=1.5 倍),经协商后最终确定此次并购对价为 32 亿元。
(2)A 公司收购 B 公司的大股东甲公司所持 B 公司的全部股份,共计 8 亿股,占 80%。并购对价的支付方式为 A 公司定向增发股份。
(3)A 公司收购 B 公司其他股东剩余股份(持股比例非常分散),合计 2 亿股,占 20%。并购对价的支付方式为现金。
此次并购,A 公司发生尽职调查、审计、法律、财务顾问等相关费用共计 0.5 亿元。根据 A公司管理层的规划,如果此次并购整合成功,至少会带来两方面的直接协同价值:一是通过客户资源共享和交叉销售,提高营业收入,新增价值 3 亿元;二是通过管理流程的再造和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新增价值 1 亿元。此外,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这些因素虽然无法定量估计,但所产生的战略性协同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要求:

计算并购净收益。
答案:
解析:
计算并购净收益:
(1)并购收益=直接协同价值=3+1=4(亿元);
(2)乙公司价值=净资产账面价值*可比企业市净率 P/B=20*1.5=30(亿元);
(3)并购溢价=32-30=2(亿元);
(4)并购净收益=4-2-0.5=1.5(亿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