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报名网上交费后如何取得相关发票?

发布时间:2020-03-12


浙江备考的考友们的疑问: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报名网上交费后如何取得相关发票?如果有不了解的考友,现在就跟着51题库考试学习网的脚步来看看到底怎么操作吧!

2020年浙江高级会计师报名时间:浙江省2020年度会计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统一为202031010:00-201600;补报名时间为202032510:00-2716:00

32616:00关闭“浙江会计之家”-“信息变更”通道和“信息登记”通道。请广大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名和缴费。错过上述报名和补报名时间的,将无法参加2020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

采用网上交费方式后,如何取得相关发票?

51题库考试学习网答:对采用网上支付方式交纳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费用,发票获取方式有:下载电子发票:请考生登录自行下载电子票据。自助机打印票据:由于近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情况,我省部分行政服务大厅开放时间有调整,考生可先拨打当地行政服务大厅咨询电话,具体请见“浙江会计之家”——自助机地址栏目)。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51题库考试学习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接下来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分享关于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选题中的几个技巧。

技巧一:追逐行业热点:

行业热点一般是行业内的新生事物,是职称论文创作选题中的永恒主题。一方面,行业热点处于业界的前沿,通常隐藏着有待深入研究的“处女地”,从行业热点来选题更能体现文章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另一方面,根据行业热点选题创作的文章也更受期刊杂志的青睐,相比非热点选题而言更容易被杂志刊用。

技巧二:突出文章亮点

有亮点就意味着文章有创新或新颖之处,有其刊发或存在的价值。在进行职称论文选题时,创作者要注意从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中,找出前人研究的盲区或盲点,通过“捡漏”突出新创作文章的亮点,从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文章创新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技巧三:紧贴工作实务

较之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要体现创作人的工作业绩和管理能力,更应该与会计实务工作相结合,这其实也是会计实务工作者论文创作时的比较优势。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高级会计师考试的相关内容了!如有疑问的小伙伴请及时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可以及时了解更多考试相关资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类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 2014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 2014 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及其会计处理事项如下:
(1)2014 年 10 月 9 日,甲公司经批准按面值对外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 10 亿元,期限 3 年,票面年利率低于当日发行的不含转换权的类似债券票面年利率,并发生与该可转换债券发行相关的交易费用(金额达到重要性水平)。该可转换债券转换条款约定,持有方可于该可转换债券发行 2 年后,以固定转股价转换取得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甲公司在发行工作结束后,对该可转换债券进行了会计处理。
(2)2014 年 11 月 1 日,甲公司与 M1 公司、M2 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乙公司,M1 公司、M2 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制造类企业。甲公司、M1 公司、M2 公司分别持有乙公司 55%、40%和 5%有表决权的股份。此前,甲公司、M1 公司和 M2 公司相互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乙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与经营决策等重大决策须由至少 95%有表决权的股份决定;公司净利润按表决权比例在三位股东之间分配。
2014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②将乙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3)2014 年 12 月 25 日,甲公司根据行业发展数据统计及境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预测产品生产用的某批库存 X 原材料的价格将持续下跌。为防范该原材料价格风险,甲公司经批准于当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 X 原材料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并于 2014 年 12 月 31 日进行了相关会计处理。甲公司开展的上述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一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2),说明 M1 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2 分)

情形 1:2017 年 1 月 1 日,A 公司将持有的东方公司发行的 10 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新华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 330 万元,2016 年 12 月 31 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 310 万元。该债券于 2016 年 1月 1 日发行,甲公司持有该债券时已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面值为 300 万元,年利率 6%(等于实际利率),每年年未支付利息。该企业 CFO 对此业务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情形 2:2017 年 3 月 1 日,B 商业银行发放了一笔固定利率贷款,在发放日,甲商业银行以具有匹配条款的利率互换对该贷款进行经济上的套期,将该贷款从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假定该贷款符合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条件,以摊余成本计量该贷款将会产生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利率互换之间的会计错配。该企业 CFO 对此业务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情形 3:2017 年 3 月 2 日,C 公司发行债券(金融负债)为某项投资融入资金(金融资产),且该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实际上面临相当的风险(比如利率风险)。如果该金融资产与对应的该金融负债采用两种不同的计量基础计量,则不能反映相关的真实风险信息。但是,如果将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均作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直接指定,则可以改变这种会计错配导致的不利结果。该企业 CFO 对此业务归类为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情形 4:2017 年 3 月 6 日,D 保险公司因保险业务而确认了一项以现值为基础(即通常所指精算基础)计量的负债。该负债对应的资金运用形成的金融资产如按摊余成本计量,可能导致会计错配。而将该金融资产作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直接指定,则意味着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相关负债价值变动的同一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该企业 CFO 对此业务归类持有至到期投资。
情形 5:2017 年 3 月 8 日,E 公司(母公司)的某子公司购买了 3 年期固定利率债券。为了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该子公司与母公司签订了支付固定利息、收取可变利息的利率互换合同。该子公司 CFO 对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层面上,可以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情形 6:2017 年 3 月 11 日,F 公司预计未来 3 年内存在资本性支出,为此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分散投资于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以便在发生资本性支出时拥有可用资金,其中较大比例的投资的合同存续期均超过 3 年。丙公司将持有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并将在市场机会呈现时出售金融资产,再将出售所得投资于回报率更高的金融资产。丙公司对负责这些投资的团队的考核系基于金融资产组合的整体回报率。该企业 CFO 对此业务归类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要求:

根据上述情形 2,请分析判断 B 商业分行的上述处理是不是符合准则规定?如不符合,请指出应该分类进入哪一类?
答案:
解析:
错误。应该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解析参考:甲商业银行可在该贷款初始确认时就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降低按摊余成本计量该贷款将产生的会计错配,从而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需注意的是,此例中,利率互换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只能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为三家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经营同类业务。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总部在北京,乙公司总部在上海,丙公司总部在广州。甲公司财务状况和银行信用良好,对于银行贷款能够提供足额担保。
(1)甲公司为扩大市场规模,于 2013 年 1 月着手筹备收购乙公司 100%的股权,经双方协商同意,聘请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经过评估,甲公司价值为 50 亿元,乙公司价值为 18 亿元,预计并购后的整体公司价值为 75 亿元,从价值评估结果看,甲公司收购乙公司能够产生良好的并购协同效应。
经过一系列并购流程后,双方于 2013 年 4 月 1 日签署了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 20 亿元,在并购合同签署后 5 个月内支付完毕。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要从外部融资 10 亿元,甲公司决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该并购资金,并于 2013 年8 月 5 日按面值发行 5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10 亿元,每年面值 100 元,票面年利率 1.2%,按年支付利息;3 年后可按面值转股,转换价格 16 元/股;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
2013 年 8 月底前,甲公司全额支付了并购对价,并办理完毕全部并购交易相关手续,甲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为保证乙公司经营管理顺利过渡,留用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主要人员及业务骨干,并对其他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将本公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乙公司;重点加强了财务一体化管理,向乙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
(2)2014 年 1 月,在成功并购乙公司的基础上,甲公司又着手筹备并购丙公司。2014 年 5 月,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签署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 15 亿元。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要从外部融资 6 亿元。
甲公司就此次并购有两种外部融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并购贷款;二是定向增发普通股。甲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就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尽量不稀释原有股东股权比例;二是融资需时最短,不影响并购项目的如期完成。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 2013 年对乙公司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并购后的整合。
答案:
解析:
甲公司 2013 年对乙公司主要进行了人力资源整合(0.5 分)、管理整合(0.5 分)和财务整合
(0.5 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