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疆高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 了解一下吧

发布时间:2020-06-12


抓紧时间备考2020年高级会计职称考试啦!迎战高级会计考试,奋斗是我们此刻的选择,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会被岁月温柔以待!参加2020年高会考试的小伙伴们,2020新疆高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你知道吗?快来了解一下吧!

新疆2020年高级会计师的考试时间:2020968:3012:00

新疆202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答题要求:会计高级资格考试实行无纸化改革,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考生应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进行答题。

高级会计师考试科目:《高级会计实务》,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应试者会计业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考试时间为210分钟。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

《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内容来源于《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涵盖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企业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企业成本管理、企业并购、金融工具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会计处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

高级会计实务的题型可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有7题共80分,各题分值10-15分不等;选做题有2题均为20分。高级会计师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题共有9道。选答题如果都做的话,计算机会自动识别,取高分者计入总分。计入成绩的总分值为100分。

高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合格分数: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0年度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获悉,《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全国合格标准为60分。各地区、各中央单位当年评审有效的使用标准不得低于55分。各地区、各中央单位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会计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参照上述标准,确定本地区、本部门参加2020年度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使用标准,并报全国会计考办备案。并且达到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全国合格标准的人员,可在3年内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达到当地公布的合格标准人员,成绩一般可保留1年。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带来的新疆202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乙公司是一家从事大型项目建设的上市公司,近3年的公司年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在80%左右。
  董事会秘书认为公司融资应考虑股价的表现,目前不宜进行配股融资。当前,公司资产总额100亿元,负债总额80亿元,股东权益总额20亿元,总股本4亿股,平均股价4.2元/股,近三个月来,公司股价没有太大波动。在市净率较低的情况下,若按4:1的比率配售一亿股(假定股东全部参与配售),且配股价格设定为3.8元/股,则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不利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计算公司在实施配股计划情况下的配股除权价格和配股权价值。

答案:
解析:
(1)计算配股除权价格
  配股除权价格=(4×4.2+3.8×1)/(4+1)=4.12(元/股)
  或:配股除权价格=(配股前每股价格+配股价格×股份变动比例)/(1+股份变动比例)=(4.2+3.8×1/4)/(1+1/4)=4.12(元/股)
  (2)配股权价值=(4.12-3.8)/4=0.08(元/股)

某公司按照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并实施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该公司为此召开了董事会全体会议,就内部控制相关重大问题形成决议。摘要如下:
(1)控制目标。会议首先确定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要切实做到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
产安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要求开展经营活动,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不存在任何风险。
(2)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会议一致通过了优化内部环境的
决议,包括:严格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调整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做到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同时注重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3)风险评估。会议决定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围绕内部控制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环境、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识别公司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4)控制活动。会议明确了公司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控制措施:一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将各类业务事项均纳入预算控制;二是将控制措施“嵌入“信息系统中,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自动控制;三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应签订书面合同。
(5)信息与沟通。会议要求公司完善信息与沟通制度。及时收集、整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
内外部信息,促进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企业与外部有关方面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反馈;同时建立反舞弊机制,实施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及时传达至全体中层以上员工。确保举报、投诉成为公司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
(6)内部监督。会议强调,内部监督是防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重要保证。为此,公司应当强化内部监督制度,由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监督中发现重大问题,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分析、判断该公司董事会会议形成的上述决议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控制目标方面:
(1)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于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目标不仅包括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还包括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经营效率和效果目标、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
(2)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不存在任何风险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任务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范围内。
或:内部控制不能完全消除公司面临的全部风险。
2.内部环境方面:
(1)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各类业务事项应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
或:重要业务事项才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
(2)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或:受公司规模、业务特点等因素影响,无法对不相容岗位或职务实现有效分离的,可不予分离。
3.控制活动方面:
(1)将各类业务事项均纳入预算控制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预算控制措施不适用于不能量化的业务事项。
(2)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须签订书面合同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或:对于零星、即时清结等交易行为,可不签订书面合同。
或:不符合重要性原则。
4.信息与沟通方面:
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仅传达至全体中层以上员工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传达至公司全体员工。
5.内部监督方面:
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除内部审计机构之外,经理层及公司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也须承担相应的职责。

淮海化工厂系国有工业企业,经批准从 2004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为了保证新制度的贯彻实施,该厂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了《淮海化工厂会计核算办法》,
并组织业务培训。在培训班上,总会计师就执行新制度、办法的内容等作了系统讲解。部分会计人员感到对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不理解,向总会计师请教。总会计师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了解答;同时结合本企业实际,系统地归纳了执行新制度、办法的主要变化情况。
1.2004 年执行的新制度、办法与该厂原做法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由应收账款扩大至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2)要求对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的账面价值
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3)将存货的日常核算由实际成本法改为计划成本法,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再将计划成本调
整为实际成本。
(4)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以资产列示,改为: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前查明原
因,报厂长办公会议批准后处理完毕;未获批准的,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行处理;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的,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5)将收入的确认标准由按照发出商品、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确认收入,
改为在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地计量。
(6)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
2.2005 年 1 月,该厂对一年来执行新制度、办法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决定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对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作以下调整:
(1)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全部应收款项余额的 3‰—5‰改为:l 年以内账龄的,计提比例
为 5%;l—2 年账龄的,计提比例为 10%;2—3 年账龄的,计提比例为 50%;3 年以上账龄的,计提比例为 l00%。
(2)将某条生产线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要求:

请分别指出淮海化工厂 2004 年和 2005 年所作会计处理方法变更中,哪些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哪些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答案:
解析:
2004 年淮海化工厂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调整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事项有(1)、(2)、(4)、(5)和(6)。
2005 年淮海化工厂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调整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有(1)和(2)。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