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如何搭配科目?

发布时间:2021-02-11


cpa考试如何搭配科目?


最佳答案

1.报一门

 考生可以报经济法或者会计。经济法是关于法律的学科,多是关于文字理解记忆的。这门科目比较独立,和其他学科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会计是注会考试中最基础的学科,难度也比较大,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2.报两门
 (1)会计+审计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会计和审计。但是这两门难度比较大,第一次报考且有很强毅力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搭配。与此同时,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会计是审计的基础,审计中不管是理论还是实务上的知识点都涉及了很多关于的会计方面的知识。审计中的要把调整报表的分录列出来,这也会会涉及到会计分录。审计主要是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没有会计基础知识,也就无从下手。这两科如果能顺利通过,之后的考试就会简单不少了。
 (2)会计+税法
 会计和税法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最突出的联系有:会计中的负债会涉及到税法中关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税法主要是实地征税。像税法中的所得税,这是会计的重点章节,也是是贯穿会计整本书的主线。两者搭配,内容重叠,可以节省备考时间。
 (3)会计+经济法
 首次报考注会的考生一般都会选择会计这门基础学科。选择经济法,是因为经济法的难度比较小,它是属于偏文科方面的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也不大。这个搭配适合会计基础知识薄弱、主攻会计的同学。虽然学科之间没有很大的联系,但是这样搭配难易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备考压力,两科交叉学习,可以换换脑子。
 3.报三门
 (1)会计+审计+税法
 这三科都是需要计算的。很多考注会的考生都吐槽会计和审计是这些考试科目中的两大拦路虎。如果这两门考试通过了,就相当于专业阶段考试过了一半。所以即使三科中有税法这科没能通过,也还是值得开心的事情。税法不像审计和税法那么难,之后花时间去学,还能很快理解掌握。
(2)会计+审计+财管
 这个搭配难度系数很高,适合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的考生。如果将这三门考试通过,那么距离拿下注会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也就不远了。这三门都是与财务报表有紧密关系,像会计中的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进行审计,财管中也有关于报表的计算分析。
 (3)审计+财管+战略
 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科目组合。这三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讲风险,这三门在一起学习可互相促进,还能节省备考时间。财管和战略的共同点在风险管理。战略的下篇就是风险管理,审计就是关于风险导向审计,三者之间都有知识点的重合、联系。
 (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这个科目组合是难度系数最小的,会计需要靠理解才能掌握的,会计里关于所得税得知识点和税法里的很大部分的税种都有很紧密的联系;经济法理解后再去背诵,就会简单的很多,它本身也不是很难的学科。所以,这个搭配有助于帮助考生建立/信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14年1月1日,长江公司为其2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人员从2×14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满4年,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现金股票增值权应在2×18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2×14年12月1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公允价值为50元,2×14年12月31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公允价值为55元,当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长江公司,长江公司估计未来三年中将有25名管理人员离开。2×15年12月31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公允价值为60元,累积有10%的管理人员离开长江公司,长江公司估计四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至2×15年12月31日因该项股权激励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为(  )元。

A.240625
B.480000
C.239375
D.400000
答案:B
解析:
2×15年12月31日因该项股权激励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200×(1-20%)×100×60×2/4=480000(元),选项B正确。

以城市房地产抵押的,其登记部门为( )。

A.当地土地管理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

D.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抵押物的登记部门。《担保法》规定,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 (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故本题应选C。

某餐馆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9年9月取得含增值税餐饮收入总额为150000元,购进食材取得农产品收购凭证注明价款30000元;出租临街的店面房屋,取得含增值税租金收入20000元,该餐馆9月份应纳增值税( )元。

A.2021.31
B.4951.45
C.5321.31
D.5500
答案:C
解析: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实行简易计税办法,无税额抵扣。应纳税额=150000 ÷(1+3%)×3%+20000 ÷(1+5%)×5%=4368.93+952.38=5321.31(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