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到注册会计师能找什么工作

发布时间:2021-03-04


考到注册会计师能找什么工作


最佳答案

注册会计师主要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

注册会计师是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通常人们口中所说的注册会计师分为两类,一类是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一类是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

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主要从事的是审计业务,主要业务有3类,分别为:审计业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其他法定审计业务等。

想要成为注册会计师就必须要参加注会考试,每年的注会考试报名时间为4月初,报名成功方可在10月份参加专业阶段考试,和8月份的综合阶段考试;注会考试以能力要求、实务经验等为主要要求。

能力要求:考生应当在掌握专业阶段各学科知识、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相关专业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对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评价,以书面形式清晰、有效地表达看法或提出方案。

实务经验要求:鉴于综合阶段考试的目标,积累实务经验非常重要。建议考生通过培训、实习、工作等方式或途径,在实务中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获取和积累与注册会计师职业相关的经历和经验。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企业比较适宜采用前向一体化战略的情况有( )。

A.企业现有销售商的销售成本较高或者可靠性较差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销售需要

B.销售环节的利润率较低

C.企业所在产业的增长潜力较大

D.供应环节利润率较高

正确答案:AC
解析:前向一体化战略的主要适用条件包括:(1) 企业现有销售商的销售成本较高或者可靠性较差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销售需要;(2) 企业所在产业的增长潜力较大;(3) 企业具备前向一体化所需的资金、人力资源等;(4) 销售环节的利润率较高。

下列属于企业文化成为维持竞争优势源泉的条件有(  )。

A.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创造价值
B.作为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公司文化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
C.企业文化必须是很难被模仿的
D.企业文化与绩效相联系
答案:A,B,C
解析:
企业文化可以成为维持竞争优势源泉的条件:首先,文化必须为企业创造价值。其次,作为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公司文化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和市场上大多数的企业是相同的,它往往反映的是国家或地区文化或一系列行业规范的影响,那么它不可能导致相对竞争优势。最后,企业文化必须是很难被模仿的。如果成功的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历史积累,这种复杂性就会让其他企业很难仿效,也使得其他企业的管理者很难从本质上修改他们企业的文化以显著提高绩效。选项D不是企业文化成为维持竞争优势源泉的条件,因此选项D错误。

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0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1)A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2500万元,营业成本为134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00万元,利息费用为236万元。(2)A公司2010年的平均总资产为52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1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1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2000万元。(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2010年A公司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目标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4)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2)计算A公司的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剩余权益收益。


(3)计算A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A公司2010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费用资本化


(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4)与传统的以盈利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相比,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主要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A公司税后经营利润=(2500-1340-500)*(1-25%)=495(万元)A公司净利润=495-236*(1-25%)=318(万元)A公司净经营资产=(5200-100)-100=5000(万元)A公司净经营资产净利率=495/5000*100%=9.9%A公司权益净利率=318/2000*100%=15.9%


(2)A公司税后利息费用=236*(1-25%)=177(万元)A公司净负债=5000-2000=3000(万元)A公司剩余净金融支出=177-3000*8%*(1-25%)=-3(万元)A公司剩余权益收益=318-2000*15%=18(万元)A公司剩余经营收益=18+(-3)=15(万元)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2000/5000)+8%*(1-25%)*(3000/5000)=8.4%A公司调整后税后经营净利润=495+200*(1-25%)=645(万元)A公司调整后净经营资产=5000+200/2=5100(万元)A公司披露的经济增加值=645-5100*8.4%=216.6(万元)


(4)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


优点:


(1)剩余收益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


(2)有利于防止次优化。


缺点:


(1)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


(2)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


优点:


(1)经济增加值最直接的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联系起来;


(2)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


缺点:


(1)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2)经济增加值也有许多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