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1-04-22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什么?


最佳答案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1、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2、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3、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4、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5、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会计法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会计法律体现国家意志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
会计职业道德则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3.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会计职业道德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年)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行政单位,乙、丙、丁单位为甲单位下属单位,均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甲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乙、丙、丁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7年7月,甲单位成立检查组对甲单位本级及下属单位201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等情况进行了检查。8月30日,检查组向甲单位财务负责人反馈检查情况,部分事项如下:
  (1)2017年3月,甲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在财政部批复本年度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将本部门预算批复下达至下属单位;同时,要求下属单位在本单位年度预算总额控制范围内,按规定做好内部预算指标分解与批复,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和调整。
  (2)甲单位按年度培训工作任务,在其2017年公用经费预算中安排了专项业务培训经费共计18万元。2017年4月,甲单位组织实施了首期专项业务培训,实际发生培训经费支出9万元。为避免经费不足影响后续培训工作任务的完成,甲单位提出首期专项业务培训费支出9万元由乙单位承担,并已在乙单位经费中列支。
  (3)丙单位经财政批复的“M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于2017年5月31日前完成,项目资金已按合同及相关规定完成结算,形成财政项目支出结余资金18万元(财政授权支付额度)。2017年6月,丙单位将“M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支出结余资金18万元直接用于尚存资金缺口的“小型专用设备购置”项目。
  (4)丁单位2017年计划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因缺少活动场所,尚未启动实施。为支持下属单位拓展业务,提高资产利用效率,2017年6月,甲单位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将本单位一栋闲置办公楼无偿出借给丁单位使用。
  (5)丙单位在履行了规定的政府采购程序后,向A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650万元的专用设备。2017年5月,丙单位需要为该专用设备添购专门配套设备,经批复的配套设备政府采购预算为100万元。2017年6月,考虑到A公司社会信用度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为提高采购工作效率,丙单位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继续直接从A公司添购该配套设备。
  (6)乙单位经批准举借的大额银行借款5000万元(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到期日为2018年11月30日。2017年5月,乙单位财务部门对提前偿还借款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提前偿还借款可行。2017年6月,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履行必要报批程序后,乙单位向银行提出提前全额偿还借款的申请。
  (7)丁单位财务部门收入核算岗位涉及三人,其中:王某负责收款,李某负责开具票据和收入登记工作,张某负责票据和会计档案保管。2017年5月,张某因病经批准休假半年,财务部门负责人考虑到王某工作量不够饱满,责成王某负责张某休假期间的工作。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部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国家有关规定,逐项判断事项(1)至(7)的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事项(1)的处理正确。
  事项(2)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单位的公用经费中的专项业务培训费不应该由乙单位承担,也不能在乙单位经费支出中列支。
  事项(3)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年度预算执行中,因项目目标完成、项目提前终止或实施计划调整,不需要继续支出的预算资金,中央部门应及时清理结余资金并报财政部,由财政部收回。
  事项(4)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事项(5)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单一来源采购中规定: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10%,题中添购金额100万元超过了原合同总金额650万元的10%,不符合规定。
  事项(6)的处理正确。
  事项(7)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王某属于出纳人员,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财务部门负责人责成王某负责张某的工作的处理不正确。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从事化工产品生产经营的大型上市企业。
2004 年 9 月,为了取得原材料供应的主动权,A 公司董事会决定收购其主要原材料供应商 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B 公司)的全部股权,并聘请某证券公司作为并购顾问。
有关资料如下:
1.并购及融资预案
(1)并购计划
B 公司全部股份 l 亿股均为流通股。A 公司预计在 2005 年一季度以平均每股 l2 元的价格收购 B 公司全部股份,另支付律师费、顾问费等并购费用 0.2 亿元,B 公司被并购后将成为 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 公司预计 2005 年需要再投资 7.8 亿元对其设备进行改造,2007 年底完成。
(2)融资计划
A 公司并购及并购后所需投资总额为 20 亿元,有甲、乙、丙三个融资方案:
甲方案:向银行借入 20 亿元贷款,年利率 5%,贷款期限为 1 年,贷款期满后可根据情况申请贷款展期。
乙方案:按照每股 5 元价格配发普通股 4 亿股,筹集 20 亿元。
丙方案:按照面值发行 3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20 亿元(共 200 万张,每张面值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2.5%,每年年末付息。预计在 2008 年初按照每张债券转换为 200 股的比例全部转换为A 公司的普通股。
2.其他相关资料
(1)B 公司在 2002 年、2003 年和 2004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l.4 亿元、1.6 亿元和 0.6 亿元。
其中 2003 年净利润中包括处置闲置设备的净收益 0.6 亿元。B 公司所在行业比较合理的市盈率指标为 11.经评估确认,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的公司总价值将达 55 亿元。并购 B 公司前,A 公司价值为 40 亿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 6 亿股。
(2)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各年相关财务指标预测值如下:
相关财务指标 改造完成前(2005—2007 年) 改造完成后(2008 年及以后)
甲方案 乙方案 丙方案 甲方案 乙方案 丙方案
净利润(亿元) 2.88 3.6 3.12 5.28 6 6
资产负债率(%)62.50 37.50 62.50 62.50 37.50 37.50
利息倍数 5 8 6 8 10 10
注:资产负债率指标为年末数。
(3)贷款银行要求 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A 公司必须满足资产负债率≤65%、利息倍数≥5.5
的条件。
(4)在 A 公司特别股东大会上,绝大多数股东支持并购 B 公司,但要求管理层从财务分析角度对并购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确保并购后 A 公司每股收益不低于 0.45 元。
要求:

根据 B 公司近三年盈利的算术平均数,运用市盈率法计算 B 公司的价值。
答案:
解析:
近三年平均净利润为:{1.4+(1.6-0.6)+0.6}/3=1(亿元)
运用市盈率法计算的 B 公司的价值为:1*11=11(亿元)

A公司是一家大型普通机械制造企业,对20×8年进行绩效评价,20×8年平均净资产100000万元,当年净利80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8%,该指标权重为20;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采用功效系数法作为绩效评价中的定量指标的计分办法。
要求: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单项指标的实际得分。
大型普通机械制造业的标准值

答案:
解析:
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该净资产收益率已达到“平均值”档(1.7%)水平。可以得到基础分;它处于“良好”档(9.5%)和“平均值”档(1.7%)之间,需要调整。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重×本档标准系数=20×0.6=12(分)
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8%-1.7%)÷(9.5%-1.7%)=0.8077
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0.8077×(20×0.8-20×0.6)=0.8077×4=3.23(分)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12+3.23=15.23(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