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我想报会计高级职称考试有谁知道它的报考要...

发布时间:2021-01-30


着急,我想报会计高级职称考试有谁知道它的报考要求是什么啊


最佳答案

      我之前了解过我来回答你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
获得博士学位,担任会计师职务二年以上;
获得硕士学位,担任会计师职务四年以上;
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
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
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获省、部级以上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
主持或主研的财会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
本人独立或为主撰写过3万字以上的会计专著并公开出版;
本人独立撰写或为主撰写过2篇以上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会计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公开学术刊物发表;
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对本单位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业务骨干或参与经营决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财会部门负责人;
在特大型企业担任总会计师或担任财会部门负责人三年以上;在大型企业、地(厅)级事业单位担任总会计师一年或财会部门负责人五年以上;

在中型企业、县(处)级事业单位担任总会计师三年以上或财会部门负责人七年以上。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石化公司是我国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致力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石油产品的炼制和销售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2010年起,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并将EVA作为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之一,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被经济增加值所取代。在2011年国资委发布的EVA排行榜上,该石化公司作为大型中央企业在价值创造排名中位居前列。
  下表是该石化公司2007-2011年5年间净利润和经调整计算的EVA对照表。
  某石化公司2007-2011年净利润和EVA(单位:万元)

答案:
解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2007年的EVA值与净利润相比略高外,其余年份EVA值均低于净利润,尤其2008年,该石化公司净利润达到24871万元,EVA值却呈现负值,两者差距甚大。这也反映了以利润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的不足,有利润不一定能实现价值创造,股东的财富也不一定能保值增值,在绩效评价中引入EVA则可以反映企业是否真正实现了价值创造。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2017年7月1日前,甲公司不存在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交易或事顶。2017年7月1日起,甲公司实施了多起并购业务。有关资料如下:假定下述各并购业务中的合并成本及被并购方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均能合理确定,参与合并的各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完全相同,且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
  (1)2017年7月3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购入A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开始对A公司实施控制,同时以银行存款支付与并购业务直接相关的并购费用80万元。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0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此前,甲公司与A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对此,甲公司做出了如下相关会计处理:
  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6000万元。
  ②编制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时,将2017年7月3日甲公司和A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均按账面价值计入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要求:(1)根据资料(1),分别判断会计处理①和②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处理。
(2)2018年3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8000万元购入B公司9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开始对B公司实施控制。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5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合并所涉及的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复核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公允价值是恰当的。此前,甲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对此,甲公司做出了如下相关会计处理:
  ③编制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因并购B公司确认对商誉的影响金额“-1000万元”。
  ④编制2018年度合并利润表时,将B公司2018年1月1日至2月28日的利润,以及2018年3月1日至12月31日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利润均纳入合并利润表。
  要求:(2)根据资料(2),分别判断会计处理③和④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处理
 (3)2018年7月2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9000万元从其母公司P集团公司购入C公司9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开始对C公司实施控制。2018年7月1日,以C公司在P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C公司净资产为20000万元。此前,甲公司和C公司均是由P集团公司控制的子公司。P集团公司为甲公司和C公司的最终控制方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甲公司与P集团公司及P集团内其他公司之间均未发生内部交易或事项。
  对此,甲公司做出了如下相关会计处理:
  ⑤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9000万元。
  ⑥编制2018年度合并利润表时,将C公司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要求:(3)根据资料(3),分别判断会计处理⑤和⑥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处理

答案:
解析:
(1)①正确。
  ②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或:将2017年7月3日A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计入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2)③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合并成本8000万元低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9000万元的差额1000万元,应计入合并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或计入当期损益)。
  或:合并成本8000万元低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9000万元的差额1000万元,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反映(或作为留存收益反映)。
  ④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将B公司自购买日(2018年3月1日)起至年末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损益计入合并利润表。
  或:不应将B公司自2018年1月1日至2月28日的利润纳入甲公司合并利润表。
(3)⑤不正确。
  正确的处理:合并方应确认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8000万元(20000×90%)。
  ⑥正确。

2×19年,F公司支付银行存款4 000万元合并E公司;合并后,E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不存在,F公司与E公司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E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 600万元(E公司无商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 700万元。要求:计算购买日F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

答案:
解析:
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产生差额,借方差额确认为商誉: 4000-2700=1300(万元)。

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 A 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0 年末召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题会议,部署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专题会议上,公司管理层成员发言要点如下:
董事长: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公司作为首批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企业,应当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请在座各位务必高度重视,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唯一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总经理:为确保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有必要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建议由董事长任组长,本人担任副组长,管理层其他成员任组员,授权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
财务总监:随着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本公司业务已涵盖制造、能源、金融、房地产四大板块。建议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 18 项应用指引,将上述四大业务板块已有的管理制度与18 项应用指引逐一对标,满足相应的控制要求。鉴于公司经营管理任务繁重,对 18 项应用指引没有涵盖的业务不纳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范畴。
投资总监: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企业投资行为作了严格规范。但考虑到本行业投资环境的特殊性,投资机会稍纵即逝,繁杂的投资控制程序可能降低决策效率,导致投资机会丧失。建议简化投资决策审批程序,重大投资项目经投资部论证并直接报董事长审批后即可实施。
审计委员会主席:根据监管部门要求,经理层应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鉴于负责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熟悉本公司业务流程,且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可以考虑将内部控制咨询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一并委托该所完成。
内审总监:内部控制评价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当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案,
对公司经营面临的所有风险和所有业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报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实施。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分析判断 A 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上述成员的发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董事长的“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唯一目标”的观点不当。
(1 分)
理由: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
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不仅仅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1 分)
或: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规,资产安全、报告、经营和战略目标。(1 分)
评分说明:上述 5 目标,缺少任何一项均不得分。
2. 总经理的“授权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的观点不当。(1 分)
理由: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内部各职能部门
共同参与(或: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职责,而非仅仅一个财务部就能完成此项工作。(1 分)
3.财务总监的“18 项应用指引没有涵盖的业务不纳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范畴”的观点
不当。(1 分)
理由:不符合全面性(0.5 分)和重要性(0.5 分)原则。
或: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情况,针对所有重要业务或事项实施控制,不仅仅局限于18 项应用指引涵盖的业务。(1 分)
4.投资总监的“建议简化投资审批程序,重大投资项目经投资部门论证并直接报董事长审批
后即可实施”的观点不当。(1 分)
理由:重大投资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实行联签制度)。(1
分)
5.审计委员会主席的“经理层应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1 分)和“将内部控制咨询
和审计工作一并委托该所完成”(1 分)的观点不当。
理由:(1)董事会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而非由经理层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 分)
(2)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1 分)
6.内审总监的“对公司经营面临的所有风险和所有业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全面测试和评
价”(0.5 分)和“内部控制评价方案应报总经理办公室批准后实施”(0.5 分)的观点不当。
理由:(1)不符合重要性原则。(1 分)
或:企业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侧重对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单位、重要业务事项进行评
价。(1 分)
(2)内部控制评价方案应报董事会批准后方可实施。(1 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