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章节练习(2019-11-01)

发布时间:2019-11-01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共3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综合题(主观)和计算分析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十五章 作业成本法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销售利润率的有( )。【多选题】

A.提高安全边际率

B.提高边际贡献率

C.降低变动成本率

D.降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所以选项A、B的措施可以提高销售利润率;降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和变动成本率可以提高安全边际率和边际贡献率,所以选项C、D的措施也提高销售利润率。

2、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B.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部门→产品”  

C.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  

D.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下列关于产品级作业表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产品级作业是指每一单位产品至少要执行一次的作业

B.产品级作业依赖于某一产品线的存在,而不是产品数量或生产批次。

C.产品级作业成本仅仅因为某个特定的产品线存在而发生,随产品品种数而变化

D.产品级作业成本不随产量、批次数而变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产品级作业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单位级作业是指每一单位产品至少要执行一次的作业,所以选项A不正确。

4、下列作业属于为维持企业的生产过程而产生的作业是()。【单选题】

A.单位(数量)级作业

B.批次级作业

C.品种级作业

D.生产维持级作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正确:生产维持级作业是指为维持企业的生产过程而产生的作业,该类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益于整个企业,而不是具体的产品。

5、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单选题】

A.强调以追溯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动因分配的方式

B.强调以动因分配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追溯的方式

C.强调以追溯或动因分配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

D.强调以分摊方式或动因分配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追溯方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动因分配虽然不像直接追溯那样准确,但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成本的分配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强调以直接追溯或动因分配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若净现值为负数,表明该投资项目(  )。

A.利润为负,不可行
B.投资报酬率小于0,不可行
C.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
D.该项目将减损股东财富
答案:C,D
解析:
净现值为负数,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表明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该项目将减损股东财富,方案不可行。但并不表明该方案一定为亏损项目或投资报酬率小于0。

张明、李红两个人都于今年一月收到了美国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张明三月初拿到签证后就在一家航空公司的网站上订购了八月的赴美机票,而李红七月中旬在同一家航空公司的网站上购买了同样是八月的赴美机票,但价格比张明买的机票贵了大约1000元。这家航空公司的定价属于( )。

A.差别定价法
B.渗透定价法
C.撇脂定价法
D.掠夺定价法
答案:A
解析:
产品差别定价法是指企业对同种同质的产品或服务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来销售,价格的不同并不是基于成本的不同,而是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要求而构建的价格结构。这家航空公司的定价属于动态定价。

(本小题18分)甲公司为我国境内注册的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其2×12年度财务报告于2×13年3月31日对外报出。甲公司2×12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12年4月29日,甲公司董事会决议将其闲置的厂房出租给丙公司。同日,与丙公司签订了经营租赁协议,租赁期开始日为2×12年4月30日,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600万元。2×12年5月1日,甲公司将腾空后的厂房移交丙公司使用,当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9600万元。2×12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9800万元。 甲公司于租赁期开始日将上述厂房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该厂房的原价为9000万元,至租赁期开始日累计已计提折旧1080万元,月折旧额3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计提折旧方法、年限和残值与会计相同。 (2)2×11年3月28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项固定造价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建造办公楼,工程造价为8000万元;工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年。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的总成本为7200万元。工程于2×11年4月1日开工,至2×11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2160万元(其中,材料占50%,其余为人工费用。下同),确认合同收入2400万元。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2×12年度实际发生成本3580万元,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2460万元。甲公司采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合同完工进度。至2×12年12月31日已结算合同款5000万元(2×12年结算合同款3000万元)。 (3)2×12年12月31日,甲公司-项在建工程的账面价值为4500万元,预计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尚需投入500万元。该项目以前未计提减值准备。由于市场出现了与其相类似的项目,甲公司于年末对该项目进行减值测试,经测试表明:扣除继续建造所需投入因素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3700万元,未扣除继续开发所需投入因素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180万元。2×12年12月31日,该项目的市场出售价格减去相关费用后的净额为3800万元。 (4)2×12年12月31日甲公司某项专利权出现减值迹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72万元。该专利自2×10年年初开始自行研究开发,2×10年发生相关研发支出7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开发支出为3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开发支出为40万元;2×11年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开发支出105万元(全部符合资本化条件),2×11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获得成功达到预定用途并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申请专利权发生注册费用5万元,为运行该项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4万元。该项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运用该项专利权生产的产品在未来10年内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w公司向甲公司承诺在5年后以30万元购买该项专利权。甲公司管理层计划在5 年后将其出售给W公司。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无残值。 本题不考虑所得税以外的其他因素。 (1)根据资料(1),①计算确定甲公司2×12年12月31日出租厂房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金额;②计算确定甲公司2×12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并编制与递延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③计算该转换业务影响甲公司2×12年净利润和综合收益总额的金额。 (2)根据资料(2),①计算甲公司2×12年应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金额,并说明理由: ②编制甲公司2×12年与建造合同有关的会计分录;③计算甲公司2×12年12月31日存货项目列示金额。 (3)根据资料(3),计算甲公司于2×12年末对开发项目应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并说明确定可收回金额的原则。 (4)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2×12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及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
①甲公司2×12年12月31日出租厂房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9800(万元)。
②计税基础=9000—1080—30×8=7680(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20{[9600一(9000—1080)]×25%}
  所得税费用110{[(9800—9600)+30×8]×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30

增加净利润=600×8/12×(1一25%)+(9800—9600)一110=390(万元),增加综合收益总额=390+[9600一(9000—1080)]×(1—25%)=1650(万元)。
(2)
①至2×12年12月31日完工百分比=(2160+3580)÷(2160+3580+2460)=70%,甲公司2×12年应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金额=[(2160+3580+2460)一8000]×(1—70%)=60(万元)。
理由:甲公司至2×12年年底累计实际发生工程成本5740万元(2160+3580),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246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大于合同总收入200万元(5740+
2460—8000),由于已在工程施工(或存货,或损益)中确认了l40万元(200×70%)的合同亏损,故2×12年应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60万元。
②编制甲公司2×12年与建造办公楼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3580
 贷:原材料1790
   应付职工薪酬1790
借:应收账款3000
 贷:工程结算3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3580
 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380
  主营业务收入3200(8000×70%一2400)
借:资产减值损失60
 贷:存货跌价准备60
③2×12年12月31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借方余额=2160+3580=5740(万元),“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贷方余额=[(2160+3580+2460)一8000]×70%=140(万元),“工程结算”贷方余额为5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60万元。2×12年12月31日“存货”项目列示金额=(5740—140)一5000—60=540(万元)。
(3)
该在建工程应确认的减值损失=4500—3800=700(万元)。
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较高者确定;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应考虑为使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
(4)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40+105+5=150(万元),2×12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150—30)÷5=24(万元),2×12年年末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50一(150—30)/60×18]一72=42(万元)。
借:生产成本24
 贷:累计摊销24
借:资产减值损失42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2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