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章节练习(2022-02-27)

发布时间:2022-02-27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考试共4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2011年8月9日晚,甲被人袭击打成轻伤。经访查,甲于2011年10月30日掌握确凿的证据证明是乙将其打伤的。甲如果要得到法律保护,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向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该法定期间的最后日期为(  )。【单选题】

A.2012年8月9日

B.2012年10月30日

C.2013年8月9日

D.2013年10月30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根据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权利被侵害”应当包括知道“加害事实”和“加害人”两个方面,且最后的截止日没有超过20年的最长期限;(2)根据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

2、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10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10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单选题】

A.自2010年2月11日至2011年2月10日

B.自2010年8月3日至2011年8月2日

C.自2010年2月11日至2012年2月10日

D.自2010年8月3日至2012年8月2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短期诉讼时效期间和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并且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本题中2010年8月2日,甲知道工艺品严重毁损,所以从2010年8月3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1年,则诉讼时效期间为2010年8月3日至2011年8月2日。

3、某企业推出一种新型饮料,在其宣传广告中,捏造该饮料具有强力补钙功能的事实,且售价比一般饮料贵很多。下列情形属于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是()。【单选题】

A.消费者甲相信该企业的广告,购买了该新型饮料

B.消费者乙相信该企业的广告,但由于误解购买了其他饮料

C.消费者丙购买了该新型饮料后,看到了该企业的广告

D.消费者丁根本不相信该企业的广告,为送礼购买了价格较贵的该新型饮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选项B消费者没有因欺诈作出意思表示;选项C和选项D与欺诈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4、下列有关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的相关内容中,正确的有()。【多选题】

A.甲与乙2011年1月1日约定,当甲的房屋卖掉变现取得房款后,就立即归还其所欠乙的50万元债务,但甲在2011年5月1日取得房款后仍未归还乙50万元,此时乙对甲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从2011年1月2日时开始计算2年

B.丙在2011年1月1日与丁发生口角并有打斗,在1月2日时丁被医院确诊为中度脑震荡加颅脑损伤,此时丁向丙提起诉讼的时效起算时间为2011年1月3日开始计算的2年

C.A在2011年3月1日走夜路时被人蒙住头部痛打,3月2日被人发现后紧急送往医院,当天确诊为眼眶骨折加内耳振荡,经家人和警方长时间调查走访,在2011年10月1日时确认为B因私人恩怨将A打伤,此时A向B提起诉讼的时效起算时间为2011年10月2日开始计算的1年

D.C与D于2011年3月1日签订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约定C独占D的一项专利技术,独占时间为1年,但D在2011年10月1日将该技术又许可给E使用,此时C向D提起诉讼的时效起算时间为2011年10月2日开始计算的2年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的规定。根据规定,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之日起算,选项A中2011年5月1日条件成就,应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自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损害时起算,选项B的起算时间符合规定,但是诉讼时效期间应是1年;计算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起算点时,必须要求请求权人知道侵害事实和加害人,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正确的;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的请求权,应当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因此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5、张某的单位今年新盖一批房屋,张某估计自己可以分到一套两居室。于是张某先按照房屋面积买了一些地毯,拟铺在新居中。但最后张某未能分到该两居室,则张某购买地毯的行为()。【单选题】

A.是无效民事行为,因为张某购买地毯的动机没有实现,其意思表示不真实

B.是可撤销民事行为,因为张某购买地毯的目的存在重大误解

C.是有效民事行为,因为该行为虽有误解但意义不是重大的

D.是有效民事行为,因为该行为的效果与单位分房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可撤销民事行为。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但对于“动机的错误认识”一般不构成重大误解。本题中张某的误解属于“动机误解”,不为重大误解,该购买地毯的行为有效。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产品的价格为基础确定

B.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C.有合同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合同价格为基础确定

D.有合同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E.无合同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正确答案:ACE
解析: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产品的价格为基础确定,选项B不正确;有合同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该以合同价格为基础确定,选项D不正确。

(2015年)甲、乙、丙拟设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甲为普通合伙人,乙、丙为有限合伙人。下列合伙协议内容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乙以劳务作价20万元出资
B.甲以其出资金额的2倍为限对合伙债务承担责任
C.丙不得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D.丙为合伙事务执行人
答案:C
解析:
(1)选项A:有限合伙人乙不得以劳务出资,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合伙协议不能“踩地雷”;(2)选项B:普通合伙人甲应当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合伙协议不能“踩地雷”;(3)选项C:有限合伙人丙以其财产份额出质的,先看合伙协议的约定(爱怎么约定就怎么约定);(4)选项D:有限合伙人丙不得执行合伙事务,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合伙协议不能“踩地雷”。

下列关于分部报告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企业应当以报告分部为基础确定经营分部
B.经营分部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产生收入、发生费用
C.分部费用通常应包括与企业整体相关的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
D.分部利润是指分部收入减去分部费用后的余额
答案:A,C
解析:
企业应当以经营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选项A错误;分部费用通常不应包括与企业整体相关的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选项C错误。

企业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上进行开——发或建造房屋建筑物时,应将其账面价值( )。

A.继续进行摊销

B.全部转入管理费用

C.转入长期待摊费用

D.全部转入开发成本或在建工程成本

正确答案:D
购入的土地使用权,先计入“无形资产”核算,一旦开发或建造建筑物时,就需将摊余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