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2020-06-07)

发布时间:2020-06-07


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共39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和综合题(主观)和计算分析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十六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单选题】

A.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B.第一次签订建造合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C.对价值为200元的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由分次摊销法改为一次摊销法

D.由于持续通货膨胀,企业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以下两种情形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所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1)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下列关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会计估计应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B.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估计会削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C.会计估计变更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追溯重述法或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D.为顺利达成财务预算目标,企业可以进行相应的会计估计变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会计估计变更不会削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选项C错误: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选项D错误。

3、关于前期差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在发现当期一律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

B.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

C.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

D.对重要的前期差错,在发现当期的年末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BC正确;选项A错误:本期发现前期重要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选项D错误:对重要的前期差错,在发现当期的年初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

4、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对以前期间以及未来期间均没有影响。()【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会计估计的变更,可能仅影响变更当期,也可能既影响变更当期,也影响未来期间,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的变更;选项A不符合题意。

5、无论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当期,还是影响以后会计期间,其影响数均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选项A不符合题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1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初贷方余额2500元,本月入库材料成本50000元,实际成本为48000元,当月生产部门领用材料30000元。该月生产部门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A.2250

B.-2250

C.250

D.-250

正确答案:B
解析:本月生产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500-2000)/(10000+50000)×30000=-2250(元)。

一般纳税企业购入货物所支付的增值税额无论是否可以抵扣,均应先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待确定不可抵扣时,再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 )

正确答案:×
按照税法规定,如果购入货物时即能认定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应将其增值税额直接计入购入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长江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1)2006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长江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07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乙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乙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O.2万元。

2006年12月31日,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O.15万元。

2006年12月31日,丁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季件1.2万元。现有丁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丙产品,用丁配件加工成丙产品后预计丙产品自位成本为1.75万元。

2005年12月31日甲产品和丙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万元,对其他字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销售甲产品和丙产品分别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和100万元。

长江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长江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网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13—0.5)=3500万元,小于成本4200万元,则甲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700万元,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一(800一200)=100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一0.2)=900万元,其成本=300×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一O.2):560万元,其成本=200×3=600万元,应计提准备=6013—560=40万元。
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0×(2一O.15)=1850万元,其成本是1700万元,则丙产品不用计提准备,同时要把原有余额t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丁配件对应的产品丙的成本=600+400×(1.75—1.5)=700万元,可变现净值=400×(2一0.15)=740万元,丙产品未减值,则丁配件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13+40一50=9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 1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一乙产品40
借:存货跌价准备一丙产品50
贷:资产减值损失50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