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历年真题(2019-11-05)

发布时间:2019-11-05


201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共39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和综合题(主观)和计算分析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6月1日,甲公司购买Y产品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76.5万元。甲公司另支付不含增值税的装卸费7.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购买Y产品的成本为(  )万元。【单选题】

A.534

B.457.5

C.450

D.526.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确答案:B

2、2017年6月10日,甲事业单位采购一台售价为70万元的专用设备,发生安装调试费5万元。扣留质量保证金7万元,质保期为6个月。当日,甲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款项68万元并取得了全款发票。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2017年6月10日,甲事业单位应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的金额为(  )万元。【单选题】

A.63

B.68

C.75

D.7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正确答案:C

3、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支付现金方式取得联营企业股权的,所支付的与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取得联营企业股权投资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其初始投资成本。

4、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提供劳务的,且销售商品部分与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区分,应将全部收入作为销售商品处理。(  )【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5、编制2016年10月15日销售商品并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综合题(主观)】

答案解析:借:应收账款                  1053

6、编制2017年2月1日因销售折让调整坏账准备及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综合题(主观)】

答案解析:借:坏账准备                  10.53

7、企业为外购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多选题】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答案】ABC

8、企业难以将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判断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9、计算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分析题】

答案解析: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1788/10=178.8(万元)。

10、编制甲公司2016年1月1日转让F专利技术的相关会计分录。(按新教材修改)【计算分析题】

答案解析:借:银行存款                  1500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7年度财务报告于20×8年4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编制的20×7年度“利润表”有关项目的“本期金额”栏有关金额如下: 利润表

编制单位:20×7年度单位:万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80000 减:营业成本 5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 销售费用 200 管理费用 500 财务费用 20 资产减值损失 600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20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lOO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60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28700 加:营业外收入 300 减:营业外支出 20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100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号填列) 28800

20×8年1月1日至4月30日发现的与上述“利润表”相关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如下:

(1)甲公司自20×7年1月1日起,将某一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2年变更为15年,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上述变更,甲公司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但指出该项变更已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并已在相关媒体进行了公告。经复核,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没有重大差异。该设备原价为1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该设备已使用3年,已提折旧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该设备当年生产的产品80%已对外销售,20%形成存货(假定均为库存商品),待下年全部对外销售。

(2)甲公司20×7年12月30日售出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20×8年起,分5年分期收款,每年1000万元,于每年年末收取,合计5000万元,成本为30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假定销货方在销售成立日应收金额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甲公司在20×7年未确认收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3000

贷:库存商品 3000

(3)20×7年2月,甲公司着手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咨询费、材料费、工资和福利费等共计100万元。20×7年6月,该技术研制成功,甲公司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专利并于20×7年7月1日获得批准。甲公司在申请专利过程中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共计20万元。甲公司将上述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100万元费用计入研发支出(取得专利权前未摊销),并于20×7年7月1日与申请专利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20万元一并转作无形资产(专利权)的入账价值。该专利权按直线法摊销。经审核,上述100万元研发支出中,20万元属于研究阶段支出,80万元属于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该专利权自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为5年。

(4)甲公司20×7年售给C企业一台设备,销售价款30万元,甲公司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将提货单交与C企业,c企业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期限为三个月,到期日为20×8年2月1日。由于C企业车间内放置该项新设备的场地尚未确定,经甲公司同意,机床待20×8年1月20日再予提货。该机床的实际成本为16万元。甲公司20×7年确认了30万元的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16万元。

(5)甲公司20≥<7年1月1日开始对所属的一栋行政办公楼进行装修,装修过程中发生材料、人工等费用共计180万元。装修工程于20×7年6月20日完成并投入使用,预计下次装修的时间在7年后。装修后,该行政办公楼可能流人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该行政办公楼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东方公司对自有的类似固定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甲公司将上述行政办公楼的装修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并于投入使用时转入管理费用。

(6)20×7年12月5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项产品销售合同。合同规定:产品销售价格为l0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产品的安装调试由甲公司负责;合同签订日,丙公司预付了全部货款。甲公司销售给丙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给其他客户的价格相同。20×7年12月26日,甲公司将产品运抵丙公司,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800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有关安装调试工作尚未开始。假定安装调试构成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上述交易,甲公司在20×7年确认了销售收入1000万元,并结转销售成本800万元。假定按税法规定此项业务甲公司20×7年应确认销售收入l000万元,并结转销售成本800万元。

(7)甲公司20×7年按合同规定确认了对B公司销售收入共计500万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7%)。相关会计记录显示,销售给B公司的产品系按其要求定制,成本为400万元,B公司监督该产品生产完工后,支付了300万元款项,但该产品尚存放于甲公司,甲公司已开具增值税发票,余款尚未收到。

(8)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对一台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20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0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预计为1000万元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500万元。

假定:

(1)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2)各项交易或事项均具有重大影响。

要求:

(1)判断甲公司上述8个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足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对甲公司上述8个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进行调整,并编制相关调整分录(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3)合并编制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分录

(4)根据上述调整,重新计算20×7年度“利润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正确答案:

(1)判断甲公司上述8个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事项(1):不正确。理由是,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没有重大差异,不应改变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事项(2):不正确。理由是,分期收款销售应在发出商品时按未来应收货款的现值(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
事项(3):不正确。理由是,研发费中的研究费用不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应计人当期管理费用。
事项(4):正确。
事项(5):不正确。理由是,若固定资产装修后使流人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事项(6):不正确。理由是,至20×7年12月31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不应确认收入。
事项(7):正确。
事项(8):不正确。理由是,可收回金额应是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2)对甲公司上述8个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进行调整,并编制相关调整分录(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事项(1)20×7年该设备实际计提折旧=(1200一300)÷(15—3)=75(万元)
20×7年该设备应计提折旧=1200÷12—10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20(25×80%)
  库存商品 5(25×20%)
  贷:累计折旧 25
事项(2):
借:长期应收款 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4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1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3000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3000
事项(3):
分析:甲公司20×7年多确认无形资产20万元,多摊销无形资产=20÷5×6/12=2(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20
  贷:无形资产 20
借:累计摊销 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2
事项(5):
分析:甲公司20×7年发生的装修费用180万元,未超过预计可收回金额200万元,因此甲公司应将发生的装修费用全部计人“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该固定资产20×7年应计提折旧=180÷6×6/12=15(万元)。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1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18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15
  贷:累计折旧 15
事项(6):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预收账款 1000
借:发出商品 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00
事项(8):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200
(3)合并编制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7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27
(4)根据上述调整,重新计算20×7年度“利润表”相关项目的金额。利 润 表
编制单位:20×7年度单位:万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调整后本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80000

83000

减:营业成本

50000

5222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

100

销售费用

200

200

管理费用

500

353

财务费用

20

20

资产减值损失

600

400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20

20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100

100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60

60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28700

29827

加:营业外收入

300

300

减:营业外支出

200

20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100

100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28800

29927


注:营业收入=80000+4000—1000=83000(万元)
营业成本=50000+20+3000—800=52220(万元)
管理费用于=500+20—2—180+15=353(万元)
资产减值损失=600—200=400(万元)


在进行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时(不包括存货),收到补价的企业,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

正确答案:×
在进行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时(不包括存货),收到补价的企业,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和应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失,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是一家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拥有三个制造中心:L、M和N,分别生产供对外出售的三种产品甲、乙和丙,东方公司的总部分别以三个制造中心作为其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活动。以下是有关制造中心L的相关资料:制造中心L是在2003年12月整体建造完成,并投入生产。制造中心L,由厂房H、专利权K以及一条包括设备A、设备B、设备C、设备D的流水线所组成,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甲,所生产的甲产品具有活跃的市场。东方公司的同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

(1)厂房、专利权以及生产线的有关资料:①2002年初,东方公司取得用于生产甲产品的专利权K后,着手改建厂房H,同时开始筹备引进流水线工作。2002年12月厂房H改建完成的同时安装流水线,至2003年12月初,制造中心L整体建造完成,并投入生产。专利权K的取得成本为400万,剩余法定使用年限为12年,预计受益年限为lO年,预计无残值。厂房H改建以后的入账价值为10 5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设备A、设备B、设备c和设备D的初始成本分别为1 400万元、1 000万元、2 600万元和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均为10年。预计净残值均为O.②2007年12月31日,厂房、专利权以及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为11 196.626万元。厂房H预计的公允价值为8 500万元,如果处置预计将发生清理费用200万元,营业税425万元;无法独立确定某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专利权K的公允价值为177万元,如将其处置,预计将发生法律费用10万元。营业税9万元;无法独立确定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2)2008年9月10日,东方公司董事会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制造中心L的流水线进行技术改造,并更换没备A中的主要部件。流水线的出包:工程款共计l 000万元,假定由流水线中的设备平均承担该技术改造支出。该技术改造项目于9月30日开始,预计需要1年时间,发生的支出情况如下:2008年9月30日,购入用于更换的部件,支付新部件的价款、税款及其相关费用500万元。被更换的部件购人原价为350万。当日,还预付了10%的出包工程款。

2008年12月31日。预付20%的出包工程款。2009年4月1日,再预付30%的出包工程款。2009年8月1日,又支付工程款240万元。2009年9月30日,技术改造工作完工,结清其余的出包工程款技术改造后的设备预计均尚可使用8年,预计无残值。

(3)为该技术改造项日,东方公司于2008年9月30日专门向银行借入1年期借款1 000万元,年利率为6%。东方公司2008年账面记求的借款还有一笔于2007年6月1日借入的,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7.2%的借款1 500万元,假设该银行借款采取到期还本付息方式。

假没东方公司无其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活动。东方公司按年度计算应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金额。借人资金存在银行的年利率为2.7%。

(4)其他有关资料:①制造中心L生产甲产品的相关资产在2007年以前未发生减值。

②东方公司不存在可分摊至制造中心L,的总部资产和商誉价值。

③本题中有关事项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1)作东方公司资产组的认定,并说明理由。

(2)填列东方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与生产产品甲相关的资产组减值测试表(表中所列资产不属于资产组的不予填列)。

(3)编制东方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4)确定东方公司开始和停止资本化的时间,计算东方公司2008年和2009年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并作借款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

(5)计算确定技术改造后设备A的入账价值。

资产组减值测试表 厂房H 专利权K 设备A 设备B 设备C 设备D 资产组 账面价值 剩余使用年限 权重 调整后的账面价值 可收回金额 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分摊比例 分摊减值损失 分摊后的账面价值 未分摊减值损失 二次分摊比例 二次分摊减值损失 应确认的减值损失总额 计提准备后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

(1)东方公司资产组为三个制造中心:I、M和N。理由:东方公司是以三个制造中心作为其管理中心,且所生产的三种产品均供对外出售,表示均存在活跃市场,能独立产生现金流。
(2)资产组减值测试表:


 

厂房H

专利权K

设备A

设备B

设备C

设备D

资产组

账面价值

8 000

160

840

600

1 560

480

11 640

剩余使用年限

15

4

6

6

6

6

 

权重

3.75

l

1.5

1.5

1.5

1.5

 

调整后的账面价值

30 000

160

1 260

900

2 340

720

35 380

可收回金额

 

 

 

 

 

 

11 196.626

减值损失

 

 

 

 

 

 

443.374

减值损失分摊比例

84.8%

O.5%

3.6%

2.5%

6.6%

2%

 

分摊减值损失

125

2

15.961

11.084

29.263

8.867

192.175

分摊后的账面价值

7 875

158

824.039

588.916

1 530.737

471.133

 

未分摊减值损失

 

 

 

 

 

 

251.199

二次分摊比例

 

 

24.1%

17.2%

44.8%

13.9%

 

二次分摊减值损失

 

 

60.539

43.206

112.537

34.917

 

应确认的减值损失总额

125

2

76.5

54.29

141.8

43.784

443.374

计提准备后的账面价值

7 875

158

763.5

545.71

1 418.2

436.216

11 196.626


(3)编制2007年12月31F=I的减值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443.37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厂房H 125
    一设备A 76.5
    一设备B 54.29
    一设备C 141.8
    一设备D  43.784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
(4)开始资本化时间:2008年9月30日;停止资本化时间:2009年9月30日。
2008年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1000×6%×3/12—400×2.7%×3/12=12.3(万元)
2008年没有占用一般借款,故资本化金额应是12.3万元。
2009年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专门借款: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1000×6%×9/12—200×2.7%×3/12=43.65(万元)
一般借款: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100×6/12+240×2/12=90(万元)
一般借款只有一笔,故年资本化率为7.2%,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90×7.2%=6.48(万元),2009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43.65+6.48=50.13(万元)。
借款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
2008年:
借:在建工程 12.3
  财务费用 108
  应收利息 2.7(400—2.7%×3/12)
  贷:长期借款一应计利息 123(1500×7.2%+l000×6%×3/12)
2009年:
借:在建工程 50.13
  财务费用 101.52
  应收利息(200×2.7%×3/12)1.35
  贷:长期借款一应计利息 153(1500×7.2%+1000)×6%×9/12)
(5)技术改造后设备A的账面价值:
设备A至2008年9月30H的账面价值=763.5—763.5/6×9/12=668.0625(万元)
技术改造后设备A的入账价值=668.0625×(1—350/1400)+500+(1000+12.3+50.13)/4=1 266.6544(万元)


下列指标的计算中,没有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的是( )。

A.获利指数

B.净现值率

C.投资利润率

D.内部收益率

正确答案:C
解析: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额/投资总额,不涉及净现金流量信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