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模拟试题(2021-11-02)

发布时间:2021-11-02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考试共59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判断题和简答题和综合题(主观)。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证券公司可以为本公司事先预留所代销的证券和预先购入并留存所包销的证券。()【判断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证券公司承销证券的方式。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为本公司事先预留所代销的证券和预先购入并留存所包销的证券。

2、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借款人提前偿还贷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计算利息的方法是( )。【单选题】

A.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间计算

B.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间计算,实际借款期间小于1年的,按1年计算

C.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

D.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但是借款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3、某制造企业2018年取得商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出租设备租金收入200万元,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18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企业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万元。【单选题】

A.10.8

B.15

C.16

D.1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符合题意: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销售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本题的销售收入=3000+200=3200(万元),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销售收入的5‰=3200×5‰=16(万元),18×60%=10.8(万元);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4、如果某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没有约定,该有限合伙企业的下列做法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多选题】

A.限制有限合伙人以劳务出资

B.同意有限合伙人作为合伙企业事务执行人

C.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

D.允许有限合伙人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限合伙人权利。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5、A公司为研究开发某项产品技术,成立了以李某为负责人的研究开发小组,王某负责采购工作,张某负责后勤服务工作,李某攻破技术难题并发明了该技术的产品制造方法。该产品制作的发明人是()。【单选题】

A.A公司

B.李某

C.王某

D.张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专利权的主体。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因此,本题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

6、审计署享有的职权之一是: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措施。()【判断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审计监督。在审计基础上,审计署向国务院报告和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提出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措施的建议。

7、下列货物适用9%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是( )。【单选题】

A.寄售商店代销寄售物品

B.销售旧货

C.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的商品混凝土(仅限于以水泥为原料生产的水泥混凝土)

D.杏仁油、葡萄籽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增值税低税率的范围。选项D符合题意:杏仁油、葡萄籽油属于食用植物油,适用9%增值税税率。选项A不符合题意:适用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选项B不符合题意:适用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选项C不符合题意:适用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8、王某为甲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甲公司主要经营办公家具销售业务。任职期间,王某代理乙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办公家具并将其销售给丙公司。甲公司股东会认为,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决定将其从事上述行为所得收入收归本公司所有,甲公司股东会的决定是正确的。 ()【判断题】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禁止的行为。董事、经理违反规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的,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

9、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要约没有发生过法律效力的是()。【单选题】

A.撤回要约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B.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

C.同意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D.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符合题意:要约的撤回是指“不让要约生效”;选项B不符合题意:要约的撤销是指“让已经生效的要约再失效”(要约生效在先);选项C不符合题意:承诺已经生效,合同成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视为新要约,原要约失效,但原要约生效在先。

10、某税务师事务所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月提供涉税咨询服务,取得含税收入800000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购入的小汽车1辆,取得含税收入52000元。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事务所上述业务应缴纳增值税()元。【单选题】

A.46283

B.46292.73

C.46843

D.4951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应缴纳增值税=800000÷(1+6%)×6%+52000÷(1+3%)×2%=46292.73(元);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级会计职称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08年考试真题)企业作为福利为高管人员配备汽车。计提这些汽车折旧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A.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是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的掌握。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向职工提供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如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汽车、住房等)、企业为职工无偿提供商品或类似医疗保健的服务等。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下列各项中,属于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动机的有( )。

A.替代现金股利

B.提高每股收益

C.规避经营风险

D.稳定公司股价

正确答案:ABD
解析:在证券市场上,股票回购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现金股利的替代;②提高每股收益;③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④传递公司的信息以稳定或提高公司的股价;⑤巩固既定控制权或转移公司控制权;⑥防止敌意收购;⑦满足认股权的行使;⑧满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需要。

2011年9月26日,甲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12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商品10000台,每台1.5万元。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商品13000台,单位成本1.41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零)。2011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每台销售税费均为0.05万元。甲公司于2012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该商品10000台,每台1.5万元;此外4月6日销售未签订销售合同的该商品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万元,货款均已收到。假定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

编制2011年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编制2012年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有合同的部分:①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05=14500(万元)②成本=10000×1.41=14100(万元)③有合同部分的产品的账面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没有发生减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没有合同的部分:①可变现净值=3000×1.3-3000×0.05=3750(万元)②成本=3000×1.41=4230(万元)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230—3750=480(万元)(3)2011年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480贷:存货跌价准备480(4)2012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该商品10000台:借:银行存款1755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1.5)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1.41)14100贷:库存商品14100(5)2012年4月6日销售该商品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万元:借:银行存款140.4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2)1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480×100/3000=16(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125存货跌价准备16贷:库存商品(100×1.41)141

某企业于年初存入银行10 000元,假定年利息率为12%,每年复利两次。已知(F/P, 6%,5)=1.338 2,(F/P,6%,10)=1.790 8,(F/P,12%,5)=1.762 3,(F/P,12%,10)= 3.105 8,则第5年末的本利和为( )元。

A.13 382

B.17 623

C.17 908

D.31 058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中,第5年末的本利和=10 000元×(F/P,6%,10)=17 908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