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财务与会计》模拟试题(2021-08-03)

发布时间:2021-08-03


2021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财务与会计》考试共6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2018年5月16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将一项专利权出售给B公司,出售价款为150万元。该专利权为2016年2月18日购入,实际支付的买价350万元,另付相关费用10万元。该专利权的摊销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2018年7月30日办理完毕相关手续。下列有关出售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2018年5月16日确认营业外支出为48万元

B.2018年5月16日确认营业外支出为0

C.2018年5月16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为48万元

D.2018年7月30日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为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专利权签订销售合同的累计摊销额=360÷(5×12)×27=162(万元);2018年5月16日,该无形资产应确认为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其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面价值=360-162=198(万元);调整后预计净残值=公允价值150-处置费用0=150(万元);2018年5月16日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198-150=48(万元);2018年7月30日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150-(198-48)=0。

2、天宇公司当年销售商品共100万件,售价15元/件,期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50万元,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金额为330万元,年末坏账准备余额是20万元,一年按照360天来计算,则当年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是( )次。【单选题】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年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50+330+20)/2=300(万元),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率=1500÷300=5(次)。

3、假设公司采用新的信用政策,企业的利润为( )万元。【客观案例题】

A.125.13

B.72.67

C.132.67

D.24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销售产品的利润=1200×20%=240(万元)改变信用政策的平均收账时间=70%×10+30%×50%×20+30%×50%×40=16(天)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日赊销额×平均收账时间=1200/360×16=53.33(万元)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机会成本率=53.33×10%=5.33(万元)现金折扣金额=赊销额×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现金折扣率=1200×70%×5%=42(万元)收账成本=赊销额×预计收账成本率=1200×10%=120(万元)信用条件下的利润=销售产品的利润-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现金折扣金额-收账成本=240-5.33-42-120=72.67(万元)

4、甲公司2017年12月1日购入的一项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类由于技术进步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预计净残值为0。2019年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4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对该项设备2019年度所得税处理时应贷记()。【单选题】

A.递延所得税负债30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元

D.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的重点是递延所得税及其发生额的确定。强调余额与发生额的区分。2018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000-1000×1/10=900(万元),计税基础=1000-1000×2/10=8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00-800=100(万元),201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2019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1000-100-100-40=760(万元),计税基础=1000-200-160=64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760-640=120(万元),则2019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20×25%=30(万元),2019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25=5(万元)。

5、下列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有()。【多选题】

A.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投资成本大于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的应当确认为商誉

B.在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不需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C.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D.合并方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购买日调整至其公允价值

E.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当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间一直存在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A,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选项B,合并报表中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选项D,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认可的是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不需要将其调整至公允价值。

6、下列项目中,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多选题】

A.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C.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

D.因产品质量保证确认的预计负债,其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E.因提供债务担保而确认的预计负债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BD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选项E,因提供债务担保而确认的预计负债,应该作为永久性差异来处理,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7、2020年2月2日,长城公司换入办公楼的入账价值为( )元。【客观案例题】

A.125000

B.130000

C.140600

D.1504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判断条件: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5000/(120000+5000)×100%=4%,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00+5000+120000×13%=140600(元)。

8、2x19年7月1日,影响甲公司损益的金额为()万元。【客观案例题】

A.200

B.180

C.120

D.15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x19年1月1日因增资使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为权益法,影响损益的金额=150(万元)。

9、长江公司2018年度应交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客观案例题】

A.425

B.465

C.615

D.39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事项(1):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额=460-300=16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60×25%=40(万元)事项(2):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额15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0×25%=37.5(万元)事项(3):账面价值为2 250,计税基础为3 000-900=2 10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其他综合收益】额=150×25%=37.5(万元)事项(4):固定资产减值额=900-(750-60)=21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1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10×25%=52.5(万元)应交所得税=[1 500-(460-300)+150+210]×25%=425(万元)

10、甲公司与乙公司同为某一集团下的子公司,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至2019年1月1日,该股权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假定在持有期间没有确认相应的损益以及其他综合收益)。2019年初,甲公司以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又取得其母公司持有的乙公司40%股权,付出无形资产的账面原值为3000万元,累计摊销800万元,公允价值2500万元,当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500万元。则该项业务对甲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单选题】

A.0

B.300

C.600

D.9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项业务为多次交换交易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2200 累计摊销 800 贷:无形资产 3000其次计算本次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8000×60%=48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取得的进一步股份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借:长期股权投资 600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600因此,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为600万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税务师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 )。

A.在中国境内开采并销售煤炭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天然气的中外合作企业
C.在中国境内生产自用应税矿产资源的盐场
D.出口应税矿产资源的国有矿山
E.进口应税矿产资源的外商投资企业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E,进口环节不征收资源税。

下列合同中,应按照"财产租赁合同"征收印花税的是( )。

A: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签订的租赁合同
B: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的租赁承包合同
C: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
D: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生活居住用房租赁合同
答案:A
解析:
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的租赁承包合同不属于财产租赁合同的范围,缴纳印花税;对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按合同所载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计税;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订立的租赁合同,凡房屋属于用于生活居住的,暂免贴花。

下列关于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在资产购建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先通过“在建工程—待摊支出”账户归集,待重新开始建造时再资本化
B.在资产购建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C.在资产购建过程中发生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D.如果资产购建中断过程是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必要程序,借款费用应继续资本化
E.在资产购建过程中因不可抗力的可预见因素导致中断,借款费用应继续资本化
答案:B,D,E
解析:
在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区分正常中断和非正常中断,正常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继续资本化,非正常中断期间连续超过3个月,应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未超过3个月应当继续资本化,选项A、C错误。

【知识点】 借款费用的概念和内容,借款费用的概念和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