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模拟试题(2021-05-20)

发布时间:2021-05-20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考试共10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分销渠道2017年实现销售额100万元,2018年实现销售额300万元。该渠道2018年销售增长率为()。【单选题】

A.33.3%

B.66.7%

C.200.0%

D.30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渠道盈利指标的计算。渠道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总额=(300-100)/100=200.00%。

2、下列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特定阶段的战略目标

B.企业战略管理的最高任务是实现企业使命

C.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的全体员工

D.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A选项、B选项、D选项均表述正确,C选项表述错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不是全体员工,而应该是企业战略管理者。企业战略管理者应该按照职能层次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

3、该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客观案例题】

A.管理人员判断法

B.德尔菲法

C.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

D.马尔可夫模型法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有人员核查法、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马尔可夫模型法。选项AB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4、某企业选择两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实行专业化经营,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这两个目标市场上。该企业采用的目标市场策略是( )。【单选题】

A.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B.差异性营销策略

C.无差异营销策略

D.集中性营销策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集中性营销策略。即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制订营销组合方案,实行专业化经营,把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较小的目标市场上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5、下列关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物流目标的表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新产品介绍阶段的物流是在充分提供物流服务与回避过度支出物流费用之间进行平衡

B.新产品的介绍需要高水准的物流活动和灵活性,以适应物流量的迅速变化

C.成长阶段物流活动的重点是不惜代价提供所需服务

D.成熟阶段的竞争状况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和作业要求的灵活性

E.衰退阶段企业需要对物流活动进行定位,使风险处于最低限度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物流目标。成长阶段物流活动的重点从不惜代价提供所需服务转变为平衡的服务和成本绩效,所以选项C错误。

6、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其不包括( )。【单选题】

A.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B.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

C.流动资产投资

D.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初始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2)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3)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7、技术供需双方对技术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转移的契约行为是( )。【单选题】

A.技术贸易

B.技术转移

C.技术合作

D.技术合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技术贸易的含义。技术贸易是指技术供需双方对技术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转移的契约行为。

8、某40英尺干货集装箱最高计费吨35立方米,箱内实载8级货物38立方米,重量为25吨,已知8级货物每运费吨收费25美元,则这批货物的运费为()美元。【单选题】

A.625.00

B.850.00

C.875.00

D.950.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集装箱最高运费。25<35<38,所以有25×35=875(美元)。

9、心理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心理特点,迎合消费者的某些心理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定价策略。下列属于心理定价策略的有( )。【多选题】

A.备选产品定价策略

B.尾数定价策略

C.声望定价策略

D.招徕定价策略

E.分档定价策略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定价策略的形式。定价策略包括尾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声望定价策略、招徕定价策略、分档定价策略、习惯定价策略。选项A属于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10、影响该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是( )。【客观案例题】

A.本地区的人力资源供给率

B.行业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

C.职业市场状况

D.企业人才流失率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部供给信息预测时,必须考虑影响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本地区的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供给率、本地区的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宏观经济形势和失业率预期、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和职业市场状况等。(1)本地区的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供给率。这一比率决定了该地区可提供的人力资源总量。当地人口数量越大,人力资源供给率越高,企业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就越充裕。(2)本地区的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该指标决定了在年龄、性别、教育、技能、经验等层次与类别上可提供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3)宏观经济形势和失业率预期。一般来说,国家经济低迷,失业率上升,劳动力供给就会比较充足,企业进行外部招聘比较容易;而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失业率低,劳动力供给就会相对紧张,招聘工作的困难将增大。(4)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国家短缺或地方性的有关政策会对地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产生影响,在我国,可参考各地劳动人事部门、规划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等公布的统计资料。(5)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包括本行业劳动力的平均价格、与外地市场比较的相对价格、当地的物价指数等,都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外部供给产生影响。(6)职业市场状况。企业在考虑外部人力资源供给时,必须收集一些关于企业所需人才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来自职业市场。职业市场是指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市场的状况,例如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相关的劳动力市场。职业市场中的劳动力的择业心理、工作价值观、同行业其他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外部供给。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级经济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晋升与调动的陈述,正确的是( )。

A.调动是指员工的职位轮换,不包括工作地点的改变

B.“彼德原理”是指员工只有得到提升才会有工作积极性

C.职位轮换是解决晋升需求不能满足的一种弥补措施

D.调动应该由组织首先提出,不应该由员工首先提出

正确答案:C
调动可以是保持职位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工作地点;“彼德原理”是指员工晋升到某一职位后,缺乏该职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无法胜任该职位的工作;调动可以由组织首先提出,也可以作为员工的一种工作期望,由员工首先提出。由此可见选项ABD的陈述都是错误的。晋升需求不能满足时的三种主要弥补措施之一就是职位轮换,故选项c陈述正确,符合题意。见第12章第170—171页。

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 )的风险。

A.背信弃义、违反约定

B.未能达到协议

C.在货币资金借贷中付息违约

D.在货币资金借贷中还款违约

正确答案:A
解析: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所有背信弃义、违反约定的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在货币资金借贷中还款违约的风险。故本题选A。

下列关于成本的计算公式表示错误的是( )。 A.MC=TC/Q B.AVC=TVC/Q C.AFC=TFC/Q D.ATC= TC/Q

正确答案:A
边际成本MC=TC/Q。参见教材P23。

在员工职业生涯的最早期阶段,在工资支付方面对员工实施“减额支付”,而在其职业生涯的后期阶段实施“超额支付”,这种做法只有在( )情况下才能够付诸实践。

A.企业实行群体奖励计划

B.企业的规模较大

C.企业已经形成了长期雇佣传统

D.企业实行效率工资

正确答案:C
解析:只有企业已经形成了长期雇佣传统,才能吸引那些准备与企业形成长期雇佣关系的员工,他们希望努力工作,以免在获得延期支付的报酬之前就被企业解雇。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